兜兜转转,永远逃不开的话题,是生活。

  回到家中,前段日子的科研生活告一段落。由于有此前对家中生活模式的设定,这回倒是快速地进入了新的状态。每日的时间安排,近期可做的事,不说完全敲定,至少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而在设定好的“旧模式”下的新生活开始前,我希望先根据半年多来的一些感受,再次谈谈“生活”这个大命题。

  过去半年,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却扮演者不同的身份,活动的区域也和以往的教学区域少有交集。对以往大学生活中未曾充分探索的部分略作尝试(比如社团),并没有对我的生活造成显著的改变。且让我发现,曾经我不喜欢/聊不来的,数年后依旧如此。这坚定了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想法,过去的便是过去,曾经的遗憾再次重现也不会弥补,所以也就不叫遗憾而是某种选择的必然结果了。未来的生活依旧不断地铺陈在我面前,不断占据我的脑容量,将过去的事物以更快的速度挤占出去或者封存起来。

  同时,我也惊讶于对一些近期事物的遗忘或忽略。曾经让我小有自得的一个特质是我会着重记得一些重要的小事,而如今似乎人长大了心也大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事说过就忘,也不再深究了。从这一点而言,如今的我和中学时代、大学早期的我已是不同了。我无法评价这种特质的改变对我来说是好是坏,也不确定是顺其自然还是强行恢复,只是发现了这一现象。不过既然提及,不妨稍微多做一些分析。首要的原因,我想依旧是“走向自我”带来的,原先许多记忆犹新的小事其实是关于他人的,或者是自我与他人交互中发生的。而如今被我铭记的只有与自己相关的事,即使是与他人交互中,更多的也是记住自己的感受与反应,而不着重于他人的表现。但转念一想,似乎即使与自己相关的事,比如半年前的文章里的一些心态,如今即使看以前写的文字也不再有种重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情况可能就要归结于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的,我渐渐被务实所吞噬的状态。

  这半年的一大特点,是主轴放在科研。原以为暑假而来的工作在前半学期便会告一段落,一些意外之喜和意外的拖沓则让一整个学期都落脚在了一个项目之上。这并非坏事,毕竟有更多东西值得深挖总比另起门户来得容易。前几日,我本以为回家会是上述科研阶段的暂结,而我会转向半年多前暂时封存的一个项目,而近日的一些事则让我又产生了继续沿着这半年的路走下去的想法。这个决定至少会改变我未来几个月的科研计划,而我做出这个决定时,“内心”的声音却看起来是那么自然。“被务实所吞噬”指的就是,一切的选择看上去都是自然而然、最优的,而到未来的某个关键节点一回头却发现已经在一条岔路上走得很远了。“要多想”和“患得患失”之间的天平,在如今的我面前大肆摇摆。

  着眼于事情本身,往往无法得到令自己信服的解法。合适的方法或许是,追溯生活本身,探寻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一方面,我问出“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另一方面,我似乎又感觉到“过去这半年过得很值”。这似乎存在某种矛盾,但其实一个面向未来,而一个面向过去。未来与过去有某种连续性,但未来的生活并不自动由过去导出。暑假的旅居生活前,我问出这个问题,而后以数月的科研旅居的尝试作为回应,我可以坦诚地说,去年夏天过得很值得。秋季去北京前,我并没有问出这个问题,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裹挟着之后,目前而言也算过得“值得”,但却造成了“被务实吞噬”的迷茫情形。如果就此延续,情况必然越来越差,以至于某一天我会觉得过去的一段日子浑浑噩噩“不值得“。

  我脑中升起一个问题:值得过的生活是值得重复的吗?

  这里的重复,有多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的重复,是指日复一日过着类似的生活,我心中最直接的例子是,与家人每天一同吃饭起居,或是与朋友每天约饭聊天、隔段日子打打牌和游戏。原先我会觉得这样的生活不过是复制粘贴,没有一种向前的动力。我曾希望跳出这种循坏,而专注于一些实现“自我提升”的事之上。而近来却突有某一瞬间,让我感到了生活中简单的陪伴所带来的深刻的感受。许多话不过是寒暄,“你吃了没”不过是照例的询问,许多事一个人做更为高效,而和他人一同完成,共同相处的时间损失了效率,却能获得感受上的交流与认同。“自我”是原子化个人的体现,而与他人看似重复的互动则是个人与社会联结的体现。这种联结能够安抚原子化个人的空虚感。这种安抚,使人感到幸福,也使人得以沉浸。“天伦之乐”追求的,则是将这种生活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生活的目的与幸福的体现本身就蕴含着重复之中了。

  第二层次的重复,是重复地体验某种新鲜感。我心中的例子是,旅居中来到不同的城市,或是学习到不同领域的知识。这样的生活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每一处新的东西都会带来短时间内的新奇感,引得人向四处探索。而使得这类情形限制在第二层次的,是对事情本身先验的预判,即这种新鲜感是有限度的,只有不断转换探寻的事物主体,才会有持续不断的新鲜感。而事物主体本身是并列模式的,也就是许多事都会相似,而几次经历后也会归纳出一个大致的高效模式去探索新事物(比如旅居中如何定住处和交通模式)。原先全新的新事物,在体验数次同等类型的事物后,一部分不再新鲜,基本是照搬模式去应对,新鲜感集中于剩下的部分。好在一般这样的事物自身的特异性足够多,所以去除共有部分后的新鲜感依旧会让人觉得一次体验足够值得。

  第三层次的重复,往往原本并不被我当作重复,即不断探索向前带来的重复。我心中的例子即是科研的前进,与我不断探索内心的经历。科研新项目刚开始时,往往是学习前人的结果,如果止于这一步,那么还停留在第二层次的重复。而科研探索与第二层次不同之处,便是无法掌控结果。我为探索内心而写的文章也是类似,往往在写作之前,我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写作过程中,这个想法才明晰,变为一个落到实处的观点,这篇文章也是如此,对重复的探讨,甚至是对重复这个问题探讨的本身,是在写完前面几段后才诞生的。为什么我把探索也列为重复呢?因为我忽然觉得,一旦归纳出了一种高效的探索模式,其实第三层次和第二层次的重复之间的差别还是有些模糊的。第二层次的限制来自于先验的判断,或者说在做之前心里已经有个底了,而第三层次没有先验判断,可能仅仅是因为如今的我经验不足罢了。如果某一天我能够探索出其中发生的本质变化与本质界限,那么第三层次也就变成第二层次了。所以严格来说,科研的前进作为第三层次只是当下所限,未来某天是可能变为第二层次的。

  而第三层次本身应该包含更多的东西,我想我问题的出发点便是在于,如果某天科研从第三层次变成第二层次,那么什么才是第三层次呢?以及如果所有的事物都变为第二层次时,是否值得过的生活就变成了第一层次加第二层次的按比例调配了呢?换句话说,问题应该是:没有第三层次的重复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吗?

  这个回答或许依赖于年龄与人生阶段,“天伦之乐”往往描述老年人,第二层次的生活或许对中年人也已不易——许多人不过是借着前半生积累的经验完成一件又一件重复的事罢了,并无新鲜感可言。于是上述问题自然要加上我当下的年龄限制,至少是未来数年内的年龄限制。一个直觉的答案当然是“不”。

  或许我做如此澄清,绕了一大圈,似乎只是在表达,我不希望第三层次的事(科研与内心探索型写作)由于务实的浸染而落入第二层次。这或许只是去年底追寻务虚的文章的一种转述罢了。不过那时只是一种隐隐的感觉,而如今是一个更明确的表述。

  忽然想起《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主角逐渐失去智力的模样,不过我如今可能会丧失的,不是智力,而是探索世界与探索自我的人性光辉。

15:37 2021/1/18
倒时差时脑子不灵光的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