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写完了五千多字的长文,觉得应该再回到文初说点话,方便读者阅读。因为前段时间自己对读书随感的反思,所以写这篇随感时简单地根据拍的书本内容照片对想写的东西做了一个整理,最后大多涉及,算是把心中想说的话都一一说出来了。想法之间联系可能不甚紧密,但都是读书时或者写的时候想到的,觉得有必要记录。这篇仍不能算是一篇精巧的文字,甚至有些臃肿,但已经相对能让自己满意了,算是对这本书的一些纪念吧。

  这两本厚书(《中国人史纲》分上下)是我很早便有耳闻,半年前偶然够得,却在书架上放到现在才看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与此相同遭遇的还有百多万字的《全球通史》,只是这本书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战线还会拖得长一点。

  首先说明一下,这是一本有争议的书。有人批柏杨过激,书中观点片面。此前我看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光看标题即可猜测内容的激烈程度。那时我认为在大家都说“正话”的时候,是需要一个人说“反话”的,而这样的“反话”,并不应该是我听闻而臆测的那种“厚黑学”(我未曾读过那本书,只是从风评中得知,故称臆测),而应是一种批判并且反思的态度。柏杨的《丑陋的中国》虽然不算给我太大的冲击,但我至少肯定他的水平。这也是我选择阅读《中国人史纲》的原因。这本书以每百年为界,系统地为我梳理了一遍历史上的一些事件,虽然会有为了支持他自己的观点而有选择的阐述史实的可能,但我的确从这本书中读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毕竟历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浩荡的历史如滚滚的波涛(下文我便会提及《苍之涛》),是一个观点的大熔炉。

  我最早在心中酝酿的一个问题,是那个我总是在想的问题,也曾是一个辩题——时势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时势?在我所处的这片土地的历史上,有太多的事变与转折起因是一个人,有时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烽火戏诸侯),有时是一个有力的政治家(商鞅变法),有时则是爱国心泛滥误杀使者以致和谈破裂的军官。历史涛涛,无论什么观点都能对应地举出一大把例子。在反面,我同样能举出诸如“社会制度腐败催生官僚蛀虫”、“国家衰弱时必然会遭到打击和变革”这样看似时势占主导地位的例子。这里似乎可以像辩论赛结束出来打圆场一般,说两边都有道理,然后就此结束。

  但我不想止步于此,我想英雄与时势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历史历史,其实就是由一个个小事件组成的。英雄是后人论成败封的,而当时“英雄”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历史的未来是我们的现在,而在我们未来,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历史。如果我们贯彻了自己的选择,然无奈落败,或许可以归结于“时势欠佳”;而我更希望的结果是,我们能靠着自己的行动,成功地引领时势。我想我骨子里还是有些英雄主义的(至少在挫败感不强的现在如此)。我也看到了古往今来希望以个人之力引领时势的变法者们(管仲、商鞅、王猛、王安石、张居正、百日维新党),越到后来越难成功,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历史一年一年堆积下来的积弊。但我想在这个向前看的时代,情况已大有不同。

  一些导致历史的车轮发生重大偏折的个人例子,如淝水之战中败得不明不白的苻坚,如班超后继那个自负武断而让班超为边疆的付出付诸东流的官员,如多次出海宣扬国威却没有与西方世界发生接触的郑和,倒是让文学家们的幻想“趁虚而入”。“历史如果变一点点会怎么样”,在蝴蝶效应的指挥棒下,文学家能够构建出一个别样的世界。苻坚获胜给中国带来盛世的可能我在《苍之涛》中看到,郑和“发现新大陆”让东西方提早接触的故事也在大刘的作品《西洋》中有所体现。历史是一个很大的素材库,这让我不禁想到一句话——那些打不倒我的,终会使我更加强大。历史事件是无情残酷的,而基于历史的故事却可以是瑰丽灿烂的。

  我心中酝酿的第二件事,在阅读中不断地敲击我的心灵。那便是——我所处的这一大片土地上的百姓,遭受的苦难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以前曾经看到过一个说法,历史上和平的时间相对于混乱的时间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因为身处一个和平的年代,我对这样的说法没有特别深的感觉,而现在,我则是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一次次的内战外战,让百姓们如同韭菜一般,刚刚冒头又被收割。特别是在大大小小的分裂时代,混乱始末,人口竟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多!屠城、灭族之事在攻城略地后时有发生,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让我感到恐怖。但只是一方面,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令人痛心,我数次看到贩妻卖子、流离失所这样的字眼,甚至人与人相食的事件都时有发生。这是混乱时代,即使统一年代,贪污剥削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百姓也很难喘口气。

  我自己都不忍再列举下去,我只是希望再次表达一下我的痛心之情。这让我不由地对现在身处的和平年代感到珍视,而脑中也多了一份危机感。我终于意识到灾难很可能时刻降临到我的身边,我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

  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华夏民族那份不屈的斗志。这份斗志的源头是生活的愿望。在那样一个疾苦的年代,生的希望是最低的要求,幸福美满地活下去直到天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饱受摧残的人民们可能不会想到什么不屈,什么斗志,他们只想过一天安生日子,并愿意为这样的日子拼尽全力。如我此前把百姓们比作韭菜,不仅是因为他们饱受“切割”,更因为他们在受到摧残后,能很快的振作起来。在一些实行“休养生息”的时代,百姓们的恢复力是很惊人的。

  民间是一副样子,历史上的宫廷又是另一副样子。“朱门酒肉臭”这种奢靡话题我不多提,我想谈的一点是,权力的吸引力。这一点在混乱时代和统一时代可以分开来讨论。

  混乱时代给我的感觉,“称王称帝”总是坐不长位置,没过几年就会遭到政变或被其他势力所灭,而那些手握重权的人却又乐此不疲,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个称呼而翻脸。权力意味着控制,而王、帝的称呼似乎能够让那些人的控制名正言顺,让他们的权力欲和虚荣心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称王称帝”也意味着一定的独裁权,在混乱时代,掌握生杀大权,虽然也有被臣子杀死的风险,但总好过为人臣子性命在人手中吧。有关权力的话题因为了解不多无法深入讨论,但我想数千年历史的“熏陶”,已经让“正统”思想深入人心,不仅那些称王称帝之人,还有平民百姓。像刘备不是还得号称一个中山靖王之后来增强号召力嘛。

  在统一时代,皇位靠血缘传递,争夺皇位的事情屡有发生。其实对于一些不善治理的皇子,当当亲王其实倒是更加悠哉。而在一些生杀大权极其重要的时代,恐怕这些皇子们也都身不由己了。掌握生杀大权不一定要使用,而被人掌握生杀大权还处于一个危险的位置倒是挺闹心的。书中提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层人物总会有一种危机感,大概也是这种意思吧。这么想,倒是能够理解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了。另外“正统”思想依旧渗入,经常是野心家想夺权也要立一个废柴皇帝,虽然也不乏心里耐不住皇位的宝座弑君自己当皇帝的,但碍于百姓的接受度,野心家们其实还是会有所收敛的。

  关于帝王传承,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瓶颈。窃以为给了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我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帝王世家,而是一切首创的组织。一个新的组织在第一代创始人时都是很有活力的,但事情往往砸在交接的时刻,因为此前也当过某些组织的创始人,对此会特别在意吧。好在我的组织也算是成功度过了瓶颈期,而帝王世家度过瓶颈期后,百姓便会对朝代形成一种心理依赖,毕竟瓶颈期后,一般最初经历统一时战乱的一代都已经被生在统一年代的一代所代替了,相对来说造成的倾覆就会少一些。我为那些花尽毕生心血却葬送在子一代、没能成功度过瓶颈期的统治者感到惋惜。如秦、隋,都有点做了汉、唐嫁衣的感觉。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很可能就会造成一个时代,而这个人的死亡也就会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我想这又转回到最初的英雄和时势的问题上来了。

  我想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是国家的概念。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甚至更长),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我们把这五千年的历史都当做我们的历史?中华大地上有一个个朝代,其中不乏外族统治的年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把他们都归入我们的文明?是土地、民族、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或是帝王世家看重的血缘?我们口中的中国、华夏,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如此大的话题想必难讲,我先提一个书中的有趣观点吧。华夏民族没有犹太人的宗教凝聚力,他们几次分裂、被异族统治而又不至于丧国的原因,一部分是文字,而且是方块汉字。欧洲文字源头类似,但因为是拼音文字,经过时间变革后各地都发展了不同的变体,融为一体相对困难。而汉字的复杂性让华裔们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一些时期虽然分散,但必要时刻仍能四处亮起燎原的星星之火。窃以为,这样的解释忽地给了我一个新的观点,我欣然纳之。

  转回原题。土地,疆域多变;民族,也有异族统治阶段;语言文字,上文提及仅仅是汉族凝聚之源,对少数民族则不然;生活习惯,各地人民也天差地别。似乎血缘算是一个不错的回答,但其实这和民族同理,古时不乏对“胡人”的敌视,满汉之间也曾互相排斥,而如今他们都被归为中国的一部分,尤其是历史上血战的双方,就说最早的炎帝和皇帝,现在我们则是并称“炎黄子孙”。

  这让我联想到一件事,这件事也是在《苍之涛》里一再提到的——民族利益和作为人整体利益的冲突。《苍之涛》中,两位主角身处淝水之战中不同的阵营,最初都为了自己的立场穿越时空修改历史,而当得知前秦获得胜利后将会带来一个盛世时,一方选择了放下,而另一方却因为不愿受异族统治仍希望改变历史。即使抛下整体的利益,也希望贯彻民族的利益。其中固然有信任与否的元素存在,但若放下民族利益真的能带来更大的利益,若是让自己作为主角,该会选择怎么做呢?

  一直以来的阅读经验让我倾向于选择更大的利益。日本明治维新全面西化便是一例,而天朝在打开国门的战争上节节败退却死撑面子便又是反例。前些日子看到自己的《历史的教训》随感,觉得对民族精神的核心仍需要仔细考量。还是那句话,百姓要的是幸福美满的生活。

  接连想到的是历史上那些“泛滥”的爱国心,就是刚才提到的大仗打不过杀使节充爱国却导致情况恶化的行径。不免让我联想到如今一些口口声声“爱国”之人。不多言,只希望爱国之人也需明智。

  下一个问题是舆论,犹指恶意的舆论。此前在阅读余秋雨相关书籍的时候,深感恶意舆论的力量,曾写过一篇《无缝蛋的尴尬》。在这本书里,算是给这种情况找到了历史的源头。历史上恶意舆论大显神威的条件和现在如此类似:言论所负的责任太轻。君王因为危机感,当身边之人说一名大将图谋谋反时,第一反应经常不是审视身边的人,而是先对大将施以压力,对一些神经过敏的统治者尤为突出。这些君王身边的人便可大发诬陷之力,将政敌或看不惯的人一一排除。与此同时引发的党同伐异之争,真的是令人无言。做正事的人光顾着窝里斗了,哪还顾得上平民百姓。

  最后谈谈这本书和作者本身吧。这本书直呼帝王原名,这就造成了一大槽点,那边是有些帝王的名字的确很糟糕啊。最早知道的周公姬旦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谁想到后面还有两兄弟姬忽和姬突,还有叫姬友的,不仅姬姓槽点大,齐桓公姜小白,还有前面的姜无知,总让人噎得慌。另外还有很多书中出现的名字和现实中我遇到的人重名,这又是别样的乐趣。

  然后作者本人有时倒也十分风趣,把道教和道家之分比作狗和热狗之分,倒是很直观,这个比喻在佛教和佛家出来时又被提了一遍。还有白用不厌的横挑强邻梗,总之有些颟顸(这个词也是这本书里反复出现让我记住了的)的人总是被作者提出来再会心一击一下,他们会不会大为光火(我只是想玩一下这个词的梗)呢?

  严肃一点说,作者是反儒家几千年来的绝对统治地位的,这从他在写尧舜时冷冷的语气中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尧舜是儒家尊崇的,在作者笔下儒家对他们多有粉饰),后面诸如批驳儒家崇古不肯变化、拘泥于称呼这种小结、四书五经的思想禁锢,作者也都不留情面。既然感受到了这种笔调,我在阅读的时候当然会多加注意,感情尽量不被带跑,客观地来看待作者笔下的历史。姑且把作者的批驳当成一个角度吧,历史中的归因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看法,这都没有关系,我比较厌恶的是一种党同伐异的言论,所以对一些批驳这本书的言论也不算特别支持吧。毕竟我在这本书中还是得到了很多理性的观点。至于历史真正的该是如何,我其实并不在意,毕竟即使是正史也不乏一些小动作存在,无所谓真的真。历史的真实性问题在《历史的教训》中便已讨论过了,在此重申:历史是人为解读,重要的不是真实性,而在于它对于现在的指导意义。就像《西游记》的师徒四人仅有唐僧和马为真,而唐僧还和玄奘大为不同,但这并不会让《西游记》失色,反倒是另一种有趣的“历史”。给我的这种想法套个帽子,是不是应该是“历史虚无主义”啊(我这只是字面意思强行套罢了,不要在意)。

  套用书中的叙述讲学的文字,我觉得看书就像去听作者的讲学,可以长期跟随,也可以偶尔对上几句,恍然大悟便满载而归(这词可是书中原用的,觉得甚是恰当)。这本书让我系统地梳理了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时代,粗扫一遍虽然无法完全领略,但我想至少我能够把以前书中阅读到的历史故事,和未来会遇见的历史故事,一个个嵌入到历史的长河中去了,现在我心中华夏文明的历史,终于连成了一条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