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齐物论》比起来,这篇《养生主》算是非常短小精悍的,开篇一段“养生之法”,然后就是为熟知“庖丁解牛”的故事,接着一小段公文轩见独脚残疾者的惊讶和泽雉(野鸡)不祈于笼中的选择,最后一段秦佚对老子死后人们表现的评价,便了结了。总共七百来字吧,连一篇中学生作文的字数要求都没达到。然而在如此短的文章中,却仍有许多值得讨论的点,有时光是一句话,就能让人联想出许许多多的想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开篇三句,便有种我在《逍遥游》的“书后闲想”中提到的“寓味”,光是默念,就会有一种若有所得的感觉。然而从字面上解读,我很遗憾地发现,我自己其实正是那个“以有涯随无涯”的人,而且如今我“已而为知”,真的算是“殆而已矣”了。庄子哲学第一次与我的想法有了冲突。

  需要去调和吗?其实也是可以的。早先便了解到道家有种“弃智”的态度,在《道德经》中做得比较绝,需要复归“婴儿状态”,成为大智若愚的“愚人”,我虽能理解,但内心中还是有些不太能接受。我更喜欢《庄子》是因为它的思想还是更能让我接受一些,或者说,更可实现一些。老子出关绝尘而去,而庄子与我还留在这个人间世之中。

  但《庄子》中仍旧提及了“知无涯”的概念,并且其后的“殆已”有着否定“以有涯随无涯”的意思。强行调和出来的理解是,庄子知道以有涯随无涯是没有结果的,但却并未否定,仅仅只是知晓,却仍在追寻,于是随后自嘲般的补了一句“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包括后面的养生之法,也可读出“虽然这样可以保全自己,但我为了追寻心中所想仍可以抛弃养生之道”的意思。但这样整篇《养生主》变成了教导那些希望养生的人养生之道,而庄子本人知晓却并不去实践的文本了。这样的推导结果也和我的理解是有矛盾的。

  当然这里依旧牵涉知识与智慧区别的问题,这点我曾讨论过,知识为了解世界的媒介,而智慧为掌握并运用知识的方法。这里的“知”通“智”,所以理应是包涵两者的,这样看甚至连最后一点以“不追知识追智慧”的调和的余地都没有了。

  所以只能坦然地接受庄子本意便是不希望以有限的生命追随无穷的智慧的,坦然接受我和庄子的思想目前阶段还有一些不同的部分。道家的“弃智”似乎还是我本能地要去反抗的,毕竟我用于认识世界的东西便是我的知识与智慧。我想我对于这三句话的理解,应该就只能和上文提到的那样,是一种自嘲吧。孔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虽然实际上他指的是“实现大道”,但在我最初错误的理解为“了解事物的大道”,也就是“明晓真理”这个层面上,我还是对这句话很痴迷的。然而我有时又是一个怀疑绝对真理是否存在的人(或者说我几乎不相信绝对真理的存在吧,只认可相对真理),所以我心中的“道”,究竟又是什么呢?是这里我希望寻求的“智慧”吗?还是庄子追求的那种境界呢?

  我在读王博的《庄子哲学》时,看到一个问题:生命是为了求知,还是相反?在我前文的追寻真理的态度上,我似乎是支持前者的,但这句话的提出,又不得不让我想一想后半句话。如果人的求知只是为了更好的“养生”呢?我能接受这样的人生信条吗?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日新月异的发展不过是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罢了。那些无用的(即使未来也注定不会有用的)理论与想法,对我们的生命真的有用吗?数学知识很容易被划入这个层面,所以这个问题于我而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不过好在,目前我能够在了解两方面观点(生命为求知or求知为生命)的情况下,依旧暂时坚持前者,毕竟这是我前进的动力吧。即使被指出“殆已”这般毫无意义,我还要在狠狠地自嘲一番后,依旧如孔子一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吧。一不小心,又陷入了一种淡淡的悲哀的状态,这种状态真的是从《逍遥游》、《齐物论》,从打开《庄子》的那一刹那,便浸染其中的。

= =

  光是开篇这一段,便有如此多之感,由此可见我第一段并非空言。

  接下来是多次遇见,却终于有一次能够通读全文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这又是一个《庄子》中广为知晓的寓言。私以为个人的解寓能力不敢班门弄斧,便引述一下《庄子哲学》中的解读。王博把庖人、刀和牛解读为人、生命与社会,每个人都有生命,就像每个庖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把刀,而有的人能“目无全牛”,在社会之间游刃有余,有人只能被社会推着走,几年便已磨钝了生命。近来阅读了《人生的枷锁》,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颇有所感,在那本书的书评中详讲吧。(暂定下一篇写)

  高中辨析成语时,终于领会“踌躇满志”的含义,并非事前的自信,而是游刃有余地实现一件事后的舒畅的态度。在此通读庖丁解牛的故事,看到技艺精湛的庖丁在“不知其死”的牛面前“踌躇满志”的样子,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无怪乎文慧君言:“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和泽雉的故事,一个有接受自身缺陷之意,一个有不受世俗约束之意,在此不再赘言。

= =

  秦佚看到人们凭吊老子,哭哭啼啼,称他们不过逃避,死亡本就是自然的规律。这其实和庄子鼓盆而歌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我至今还未读原文,但借道听途说姑妄论之),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对死亡还是相对释然的(虽然可能只是自以为)。我在《入殓师》中的影评中提到过,如果把一个人的死亡看作是一个人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相对便不会特别感到悲哀了。而对自己的死亡,若有畏惧,或许是处于对未知存在形式无法掌控的不安,抑或是在人世间未完成一些事的遗憾,包括身后什么都无法留下的痛苦。如果将所有过往之事看作生命的部分实现,而将未来的、还未完成的事看作时间额外的馈赠,如此思考,或许会稍有释然。浮士德道出“你真美啊,请等一下”,而生命的消逝却把他的未来无情的剥夺,但当他说出那句话的同时,他的人生便有所实现了。不苛求完美,便会更随遇而安一些吧。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不禁感叹,这句话,真美。

  其实这便是“薪火相传”的出处(忽然感觉看到一个成语的出处总是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此前光看这四个字并没有很深的感受,而在“生命消逝”的背景之下,便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一代代人传递火把的场景。忽然又想起此前在某本书中得到的一个想法,人类的社会像一条大船,我们每一代人都是新的水手,接替前人,让这艘船继续向前航行。生命是有限的(至少目前如此),而传承却让它延长了,虽然不敢道无限(毕竟人类也有消逝的一日),但对一个生命本身而言,已经是“不知其尽也”了。这种传承,有建立在基因上的,也有建立在文化上的,前者基本,为所有生物所有,而后者,则是人类智慧的创造。或许这便是整个人类的“养生之道”吧。

  这一次,庄子终于为我们点起了远方希望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