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养生主》开篇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不断求知,探寻未知的事物,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之一,而庄子为何要大声疾呼“殆已”呢?道家一直以来讲求“弃知(智)”,所摒弃的“知”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庄子》内七篇的文本出发,探寻其中的缘由。

  “知”作为名词,简单归纳起来有三种意思:智巧、知识、智慧。

  《人间世》中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这里的“知”就是指智巧,人与人之间争斗时运用的计策谋略。纵观内七篇,庄子是希望在心灵层面寻求超脱的,对这些勾心斗角之物,当然是坚决摒弃的,甚至要称它为“凶器”。《德充符》中言:“圣人不谋,恶用知?”可见庄子理想中的人格(圣人)是不需要智巧的,把“知也无涯”的“知”理解成“智巧”,是说的通的:每个人都只有短暂的一生,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穷无尽的争斗之中,当然会让生命变得疲顿不堪,也就是“殆已”。不如舍弃智巧,达到《大宗师》中提到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的“坐忘”的境界。

  “知也无涯”的理解当然不仅仅于此,“知”可以理解成“知识”,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知识无穷无尽,追求会使人感到疲顿,言下之意就是不必去追求。但其实这样的解释是违背我们固有的想法的:不去追寻知识,岂不一无所知?社会不会进步,人类不会发展,很可能现在所有人都还保持在刀耕火种的状态。《庄子》中的这句话极有可能被解释成一种“反智主义”,成为贬低知识者的口实。然而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去探清庄子“不以有涯随无涯”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生也有涯”,“有涯”不仅仅是指时间上的生命有限,也指空间上一个人所能经历的范围的有限,更是指人作为人本身的一种局限,这种局限性是需要被承认的。一方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利用有机物组成的肉体得以存在,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判断,从身外之物获取知识,都需要依赖我们的感觉与知觉,而感觉与知觉上的局限是很难被觉察的,因为我们的思想本身被包裹其中。思考思想本身是很困难的,意识到“生也有涯”,本身便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在拥有这种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够更为合理地做出是否追寻的选择。如果仅仅是一味地向前寻求知识,不回头思考一下寻求知识的“吾”本身,那是盲目的。

  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由人处于的社会中,也就是庄子第四篇的篇名“人间世”之中,其他人的存在无形之中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获取知识时也处处受到社会赋予我们的观念的限制,更不用说社会对我们获取知识的行动本身的限制了。这种限制同样让我们的“生”变得“有涯”,而跳脱这种有涯,很可能就需要与整个社会的观念对抗,这是十分困难的。

  而对认识到这种种界限的人,仍旧决定追寻知识的人,庄子为什么说“殆而已矣”呢?难道有了这种认识,还不够吗?

  的确不够,上述的认识只是针对自我本身,也就是“吾”的“有涯”,而知识不可“随”的原因还在于知识本身的特性。《庄子》中并非对知识毫无褒意,《大宗师》中讲:“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我们如果凭借知识了解到什么是属于天的,什么是属于人的,然后让属于天的随于自然,让属于我们能知晓的一部分被我们好好利用,将它作为工具以应对这个世界,这已经是知识所能做到的最好之处了。这句话看似已经为我们面对知识的态度指了一条明路,但下文却画风一转,指出明路中的陷阱:“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不论是科学中的物理定律、化学结构,还是人文学科中的字词理解、社会规律,我们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外在事物的,或者说,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它本身就有一种局限性,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有所待”。知识所凭依的外物是在不断变化的,很有可能新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打破了数百年来大家公认的物理定律,也有可能新出土的文物让学者们对一句话的理解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调转。所有的知识,通过人类的归纳,仅仅是适用于得出它的这个时间点之前,而往后它是否适用,都还是无从知晓的。甚至有时候我们连哪些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哪些是我们无法知道的,都无法得知。所以,了解什么是属于天的,什么是属于人的,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困难而难以做到的事,又何谈好好利用知识呢?

  “知也无涯”在于知识广博浩渺,以一人之力无法穷尽,即使集结人类的力量,也会在知识的变幻莫测前败下阵来。以固定的眼光、刻板的知识去应对这个世界,是不可取的,这又是“殆已”的又一理解。那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该如何面对知识才不会“殆而已矣”呢?上文提到的《大宗师》中的话,其实后面还有一句:“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真人是庄子理想人格的代称,可以说也是庄子全书思想的具体展现。那庄子口中的真人是什么呢?真人的真知,或者说智慧,又是怎么样的呢?第一个问题牵涉到《庄子》全书,在此不多做展开,但可以从对“真知”的探讨中略窥一二。

  对于智巧,上文提到,“圣人不谋,恶用知”,真人是坚决摒弃的。对于知识,除了要认识到人的局限性,也就是“生也有涯”,和知识的广博与善变性,即“知也无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逆寡,不雄成”,也就是不拒绝微少,不自恃成功,错过了时机不感到后悔,顺利得当也不自得。这其实已经不局限于对待知识了,也是对待所遭遇的世事时应有的一种心态。知识无穷无尽,不可捉摸,便不需要对是否追寻得到特别在意。当忘怀得失,达到一种虚而静的状态时,可以说是掌握了应对无涯知识的诀窍。在《德充符》中对有“德”之人的讨论对这种心境也有所补充,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有“德”之人需要“才全”和“德不形”,也就是在世物流转之时保持安逸自得的心境,心像水与镜一般平静,不为外物所动,而又能映照出外物,与世推移,如此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也就是“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

  再回到“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身,其实这句话对追寻知识的人,尤其是对那些“已而为知者”,提出了一个潜在的问题:“生命是为了求知呢,还是相反?”《养生主》开篇这句话,当然持的是“求知是为了生命”的态度,因为这一篇,甚至《庄子》内七篇全文,探讨的都是如何在纷乱困厄的世界中安放自己的内心。在艰难的人间世中,人需要像“庖丁解牛”中的那个庖丁一样,用生命的刀在社会的间隙中翩翩起舞,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对周遭世界的控制力。“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在庄子心中,知识最终还是为了生命,以生命为代价求知的人仍旧是“殆而已矣”,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

  然而相对的,也有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誓死追寻知识的一派。在庄子看来,这是错误的,但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人似乎层出不穷,而且对究极的知识的渴望似乎激励着一代代学者们前进,人类的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似乎也基于此,如何面对与调和这种“求知高于生命”的态度呢?其一当然是在求知的同时认识到人作为人的局限与知识的变化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庄子的目的是“养生”,重在关注个人,而若站在全人类这个集体的角度上,可能就会对生命与求知有另一种选择。《养生主》末尾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生命是有限的,而传承却让它延长了,虽然不敢道无限,毕竟人类也有消逝的一日,但对一个生命本身而言,已经是“不知其尽也”了。这种传承,有建立在基因与肉体上的,也有建立在文化与知识上的,前者较为基本,为所有生物所有,而后者,则是人类智慧的创造。代代相传,或许是人类这个整体的“养生之道”吧。

  最终,庄子还是为我们点起了远方希望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