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近期第三篇有关生活探索的文章了,我想我终于能够自信且自知的去面对未来一个阶段的生活了。

  虽说每次都在谈生活,其实不过是借着生活这个大主题谈对生活中一些事件(如旅游、朋友)的看法。这次也会如此吧。

  刚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这标志着博士生活的开始——由于我的博士项目只有三到四年,我必须以更充足的准备或者更早的时间进入博士的状态。此前两个月我并未注重学术,而是在生活上探索。因为我认为博士阶段不同于以往中学、大学,而是带有明确目标的一个阶段。而一旦进入这种阶段,心态上便会从发散转而收束,所以提前理清许多纷乱的事务是有必要的。当然提前的心态准备必然无法应对未来的一切困难,大一时,我以为高中的思考所得能够让我在大学中都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会为常见的迷茫所困扰。但其实这种充溢的状态也只是保持了一年多,此后还是渐渐遇见了大学阶段的open questions。这两个月所做的,也是为大学的遇见的这些新问题给一个解答,并为未来的一些初级的问题给一个预案,希望至少能让我顺利度过博士生的第一年吧。

  对生活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体验不同的生活,才能有所比较,明白哪种状态才是自己乐于沉浸的。前些天,我终于有了一种想通了的畅快感,似乎这个问题短时间内不再会冒出来了,我能够自然地接受未来几个月内出现的那些可预料的事(如毕业、暑校)。这种感觉会让人觉得一切都在正轨上,而生活的列车的速度又是自己可控的,没有急躁感,而能对遇见的一些小小意外以好奇的心态面对。

  描述我现在的状态还是有些太困难了,总之就是很开心吧,和人说话会很开心,随便走走也会很开心,此前纠结的室友关系自然地化解了,对北京的失望自然地消失了,我的大学生活在北京与波士顿之间不再割裂,而是在融合之后为我带来了久违的完整感。不妨还是先谈谈我对生活实质的一些理解吧。

  首先,我将生活特指当下的所感知、所思考与情感状态,前者是事实性的,包含外在事物产生的影响与内在认定的东西(回忆,信念等),后者是判断性的,包含内在的理性与感情部分。由于人的感受器与大脑负载是有限的,所以生活是一个有限的概念,即如果某一部分占主导,其他部分便会受抑制。

  而另一角度上,生活并非只有现在,还包含着过去与未来造成的影响。这里过去与未来虽然在时间上不属于当下的生活,但可以通过施加影响占据生活的一部分。过去施加影响的方式是以回忆的方式重新感知某件事,造成感情的波动,其中主要的模式为对过去痛苦的再度感知与由此带来的后悔或者再次经历痛苦,以及现在的痛苦迫使自己追怀过去的美好感。后悔感对于我来说是最早消除的,所用的方法便是认定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自己独有的体验,所以都是有意义的,且后悔过去并不能做出什么改变,有时甚至让自己再回到当时的状态,再做一次选择,会发现选另一种也不一定会更优。追怀感也以被我解决,因为不同阶段所掌握的信息与环境状态不同,会有不同的经历,也有不同的乐趣,少年时代无忧无虑却也在自由上受到限制,青年阶段遇见更多丰富的世界却也会有更艰难与现实的问题,所以不必在青年阶段羡慕少年阶段,也不必年少时便期待着长大成人。

  而对痛苦的再度感知导致简单地重复痛苦,则是我在二月份所遇到的一大问题。对过去的某件事,如果重来一遍,还是会那么做,同时知道(至少自以为)所有事发生的总体原因,推导出这一切的发生都是相互错连而必然的(或即使有偶然性也是在当下的应对能力下根本无法解决的)。这便会带来一种每次想起都会给予再度创伤的痛苦。这种问题并非无法应对,一种方法是寻找最初的假设的破绽,因为一步步带有自我欺骗的推导会产生一个荒谬的结果,而否定最初的某个假设即可让整个错误推导崩塌,痛苦也就自然被消解了。另外一个方法是合理化,即将其认可并纳入自己的整体体系,或者说在自己的逻辑体系中加入新的公理,虽然可以继续保留其被否定的可能,但短期内可以尝试以此为基础继续前进。这种整合往往会使得个人的观念发生一个系统性的改变,成功后,过去的回归过去,像一本字典一样变成参考文献而不再会影响现在。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对待北大乃至北京的生活状态与周边的人的失望态度,最初的方式是以一个新的环境去逃避,重新建立另一套逻辑体系而完全无视过去。但毕竟这会始终是一个问题,还是需要从根本出发,对北大生活的核心进行分析,寻求自己喜爱的部分(如宿舍交流环境)去接受,而抛弃自己厌恶的部分(普遍性的迷茫与攀比般的随大流)。具体在此并不展开,以后如果有毕业总结或许可以写写。

  我对理想生活的理解是,将过去打包好,让现在占据主要部分,未来施加的影响占据次要部分。对过去的处理办法如上所述,而未来带来的影响往往会被忽视,以至于失去了现在,沦为未来的自己的奴隶。

  未来一方面是通过目标(或者叫梦想,理想)来影响现在的,这可以归结于信念,即认定自己需要在某一时刻实现某件事,由此理性拟出一个合理的计划,感情需要处于一种自信且高效的状态。总体是为了未来支付现在,典型的例子是高考。当然也有一种是通过期待,即由于预计会实现的某种希望,而改变目前的行为方式,如明天放假了今晚可以熬夜,下半年保底赚500万上半年先浪一波。后一个方面我在此前对期待与等待的讨论中有涉及,核心的点在于不要陷入这种心理陷阱,不要将对未来的错误判断变成当下判断的基础。

  而前一种影响方式可以说是成功主义大行其道的最好伴侣了。小学为了中学,中学为了大学,大学为了研究生或者好工作,一步步连环推人向前,现在始终被压榨,期许的未来短暂得到后马上又要因为新的未来而被支付。如果陷入这种逻辑,便会有一种需要无限超前的焦虑感。此前我始终没有找到解法,直到我想到了自己身上最生动的例子——心脏。它从生到死都在跳动,似乎永不停息,但却拥有每次跳动的间隙。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工作,但也有休息日或至少休息的夜晚。工作需要计划去使之高效与成功,休息也需要一整套逻辑体系去使其更起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单纯地说为了更好地迎接工作,因为如此并没有摆脱未来造成的影响,而是指,这种对休息时间的运用,直接涉及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以我此前自己的经历,对生活的茫然无知体现在不知道应该在休息的时刻做什么,却认为休息单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强制休息而不知如何休息的病态,有时甚至为自己无法按时入睡而干脆起来工作,而我对生活意义的寻找,很大程度上是对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的寻找。旅行是一大方式,但需要厘清哪些是自己喜爱的,哪些是反而会加重自己负担的,于是便有了上一篇文章。

  这一次再补上一种自己认可的休息方式,这也是经过各种生活体验后让我确实觉得可行的。这种方式有三个要素,聊得来的朋友、会做菜的手艺、共同吃饭的机会。如果还要加一个,那就是吃饭时一起看节目(如美食纪录片),制造话题点。这种方式不需要旅行那般的消费与奔走,但更需要一个契合的朋友与适合的环境。在一个长久的日常环境中算是一种不错的休息模式。

  谈了过去与未来,那么现在呢?学习与工作并非完全属于未来,也有一个个瞬间有所得的乐趣,这也是理想的生活中未来需要占据一部分的原因。而剩余的主体部分呢?其实不必多言,因为这就像写代码,上述的文字把过去与未来写了个包,需要的时候调用就行,剩下的时间专注于现在,至于现在做什么?旅行与一起吃饭只是两个目前我抽出的认可的点,生活的丰富性远多于想象,随着生活的探索与对自己喜好更多的认识,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例子吧。

  至此,框架终于搭完了,“理想的生活”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个基础的回答。豁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