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今说过,生活是有惯性的,如果没有外在的重大转折,或者从来不在某一时刻回顾反思,生活是会一直保持现状不断向前的,即使正在步入深渊。

  当然我目前的生活不至于到达步入深渊的阶段,只是惯性前进中持续了月余(如果算上心态可能从更早就开始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RPG节奏的效率是最高的。但目前我还是觉得需要一些反思带来的微扰,震荡向前才会创造思想的果实。

生活的场

  最近看了一些量子场论的材料,虽然实际上只是在听故事,但是会在哲学观上对我造成些许影响。此前时常用数学表述或者定理模式来表达思想,这次不妨借助物理上的比喻吧。虽然肯定有许多穿凿附会的地方,但是为常见词赋予新的个人理解的含义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这更像是一种游戏。

  量子力学引入了“基态”一词(下文会提),量子场论里更有特殊意义的是真空态。真空态中没有粒子,却也有能量的涨落,场作为算符作用在真空态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粒子。生活的真空态当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那个与个体(我)没有直接联系的世界(狭义指地球上以人为主导的事,广义指宇宙或自然中的所有事比如太阳活动),也即是我在“自我与他人”中提及的后两个层面。真空能量的涨落对应在个体没有直接感知到的部分的变化,这种涨落可能以某种形式影响到现在或者未来的个体,但其中的作用方式也像量子真空态一样还让人难以理解。

  要重构个体目前的生活,便需要引入各种场,量子场论里的夸克场、轻子场创造物质粒子,电磁场、W和Z玻色子场、胶子场构建相互作用力,希格斯场为粒子赋予部分质量。

  以此为喻,生活中,关系(亲子、朋友、同事、爱人、师生)构建了基本环境,一方面关系需要有对象,这是一个具象的人(或者动物,如宠物),另一方面,关系又并非是一个个离散的点,也包含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独处时,所有关系都是隐性的,即关系的对象不会面对面站在眼前和个体有交互,而是根据以往的行为对个体产生影响。生搬硬套一点,把关系看成场,未关注时散落在生活这个希尔伯特空间的各个维度,而具体到某件事是变成确切对象的那一个维度。

  而个体出发的感知则更类似于相互作用力,感知本身分为潜在的感知,比如生活中各种无意识下看到的听到的事,以及表观的感知,即受个体关注,进入到考虑范围内的那些感知结果,前者更像场,而后者更像传播粒子,关系的演变,靠的便是感知,尤其是表观的感知,比如家人做了一顿好吃的饭,在味觉等方面的感知中产生了正向效应,便在亲子关系上有对应的强化。对于具体单个对象,以量子力学的观点或许更加适合我继续胡诌。原先曾谈及一个概念是,每次重逢都是重新认识,这像粒子在失去观测者时会保持演化,直到再次观测得出新的特征值,演化的规律与上一次观测和粒子的内在性质都有联系,而持续性的观测时,对象的状态并不会变化。不过生活中不存在持续性观测,对象出个门、上个课,在回家开门前都会自动形成新的叠加态,只是演化的时间没有那么长罢了。

  思想则更像希格斯场,虽然遍布全宇宙这点大概没法实现。但是对称性破缺和希格斯机制都还可以扯上点关系。外部生活环境(真空与关系层面)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到感知上,最初是没有差别的,眼睛会把所有眼前的事物照单全收,听觉也无时无刻不在工作,这种对称性由于思想的存在而造成了破缺,特别地,思想会预设一个期望,在这个期望附近,感知的对称性大大降低,有些信息会被个体自动过滤,虽然会有变化,但展现的是一个局部的状态。这种现状只是事实,无法以好坏判断,因为思想借助立场(支持某一方或者支持中立,都是立场)才会有了力量,没有任何立场的思想则会被生活的大环境稀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感知借助在思想预设的期望附近才获得了“质量”。关系场也可以借助思想获得质量,但并非全部,关系场本身也会有巨大的能量/质量。

生活的基态

  其实一开始上文的标题是“生活的基态”,可惜一提到量子场论便跑偏了。“基态”这个词源自于量子力学,指粒子的最低能量态,所以此处也回归到个体这一单一对象吧。生活的基态即是满足生活正常运作的最低要求。可惜这里谈最低要求暂时意义不大,毕竟我还没有过着难民的生活,所以只能说是一直以来外部世界塑造的我所能愉快接受的生活的基本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被打破,进入到更低的状态,但会使我感到不愉快。暂不多提。

  根据我一个多月的观察,在生活上做了一些加法和减法,得出的结果是如下几个要素。

  不会快速疲劳的身体与规律的生活。这一点的出发点是近日长期工作造成身体疲劳速度加快,脑子里还想学习,身体却已经处于累而不困的状态,各项机能都在提醒我赶紧休息(并非睡觉,只是什么都不做的那种休息)。我有时以睡觉应对,但效果并不好,反而造成了不规律的生活(半夜睡不着,早上很早醒等),也会加重糟糕的状态。目前的解决办法就是暴力宕机,空耗过一段时间(其实相当于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休息)后,回归规律生活+经历充沛的身体。但如果这种状态几度出现的话,则必然需要加以应对,建立一种长期合理的工作状态。运动(比如健身环)的影响对我来说时常是负面的,因为短时的运动造成的是身体的疲劳,长期的运动才会体现收益,而长期的运动可视为激发态,对我来说并不稳定,所以目前运动对我来说只是消磨过于无聊的时间,大部分时间下都是被我用减法去掉的,具体而言,各种球类及健身房的运动在尝试后已经被我否决了,因为不会给我带来快乐。

  令人愉快地吃喝。这一点来自于不同口味的食物带来的对比,好吃的食物让人开心,一般般地食物让人饱腹,难吃的食物还是直接丢掉,吃了反而会有副作用。最后一点主要来自于这里糟糕的freefood,以前吃的是水果/茶/饼干,现在则是学院和系里的奇怪三明治,让人毫无胃口,有好几次当他人在freefood时吃得津津有味并表示回家不用再吃饭时,我都想赶紧回家自己搞点东西吃。对于自己做的东西,走心不走心三七开,走心时做出来的东西吃了的确让自己心情变好,生活状态也更加积极了,不走心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意外惊喜,加上一个短期buff,至于有时一般般地食物,也勉强能够饱腹。在这种情况下,外出吃喝对我来说成为了一种激发态,即没有特殊原因,我还是愿意回来自己做着吃。

  轻松的工作状态。这一方面包含客观环境,目前我在家里客厅工作,比学校的办公室自由许多,我的效率也一直很高(除去身体原因的时候),甚至学习已经成了一种自发状态而非激发态,即在无事可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休闲而是不如学点什么(看点课程视频也好)。换句话说学习的激励机制基本已经形成,如今要做的其实就是如何维护这种状态(比如身体方面)。工作状态的另一方面包含任务与ddl,对于前者偶尔会冒出一些杂事,我尽量用减法消去,但关于制作视频这一激发态,依旧保留在我的生活中,其实我目前的内心有一种让其回归基态的倾向,但也说服自己多给激发态一些额外的能量。ddl的事除了每周一的见面,没有什么强制性的外界压力,所以总体状态不错。

生活的激发态

  可能直到这里,才引出我想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吧(这是常见现象,写文章的出发点往往只在文章末尾被一笔带过)。在生活的基态下,我的生活按部就班地运转着,这在博士生活中是一层不错的底子。不过我也在思考是否要多利用生活中的能量,创造出一些激发态,或者说,做一些加法。对于激发态,我的态度是短时而非长期的,但如果一系列激发态相互运作,或许会变成长期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需要重新考量基态。

  曾经的尝试有很多,旅游便是其中一个,但考察后最终决定取消,直到有人同行,这之中有文化、基建、方便程度的考量,在异国他乡只能怀念国内的高铁自由行。第二个是运动,如上文所述,考察尝试甚至用健身环来做激发点后依旧发现是一种不太稳定的激发态。第三是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或者说云旅游,这一点接近尾声,但完成的不错。第四是学点物理,目前算是圆了标准模型的梦,细节我依旧不想去深究,并且我已经认识到物理细节不是我喜欢的,我感兴趣的是物理理论带来的哲学思考,目前剩余弦论和宇宙学,后者还属于物理,近日会了解,前者在我眼中已不属于物理(无实验验证)而是一种信仰了,所以待定。

  第五便是新闻阅读,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吃瓜后,我忽然觉得长时间的沉浸或许并非好事,因为这就像每天追日更小说,不断地有新鲜事物,但其实大多在一段时间后会觉得不过是短时的兴奋。所以暂时的想法是裁撤成一周一次,这样可以专心吃大瓜。但剩余的大把时间则需要重新分配(每天30min-1h),或许又要召唤出看书这个古老的激发态。它曾经是基态,后期却被当作激发态一次次引入而一次次淹没在生活琐事中,好在不论看或不看,书不想碎片化的即时信息,总是会在那里等待。第二个能够填补的活动是古典音乐吧,这里虽然不像波士顿有音乐会,但至少我有足够的环境(家里)去安心听音乐,既然有大把时间,不如挨个听过去呗。

  最后便是朋友,这是最不确定的激发态,因为不是人与物,而是人与人。暑假里我曾建立有关朋友的一系列系统性想法,而如今其实在第一步日常便已经夭折,因为我的生活基态便是面向一个人的,这倒不是大事,因为最初在波士顿也经历过一段只有一个人的时期,如今已有了更完善的体系,更加容易面对。日常方面也不是完全落空,因为我的室友至少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朋友,只是还停留在文化交流上。第二个迈入的方式是帮助,这也是曾经的做法,在越发独立自强的现状面前,出现的可能也比较微小。第三种方式是一同出行,这也不是我所能安排的,因为我倾向于做一个被动参与转换为主动参与的角色。于是短时间内,三条交心程度的入口敞开却没有人光顾。所以我得出了不期待新朋友的结论,专注一个人的前行。

  朋友不仅包含新朋友,还有过去的朋友,经由未观测时的演变,或许会出现新的特质。交心程度的剩下两个部分:排解与交流。前者我暂时不太需要,所以关注的重点也只能落到交流层面,这里特指思想交流。其实从我自身角度出发,感觉前段时间为了塑造基态,无意已关闭了思想交流的门,终日言不及义,每当这种时候,一篇文章带来的外力则会让我的行为转向。这便是这篇文章最初的出发点:再度提醒自己思想的重要性。至于如何去做,我想便是提出一些话题,与人讨论吧。这种方式很原始,但或许最为直接有效,能为生活带来新的精彩。

12:30 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