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未到我的生日,但我便开始动笔。因为今年的生日对我来说并不仅仅是一天,而是一个阶段的状态。或许说,生日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契机为生活做些许调整,通过过渡期进入下一阶段的生活。这和以往生日后,生活随着惯性滑动一段时间的状况不尽相同。不过还是老套路,在今年的文章里谈谈对上一年文章陌生的自我 的回应吧。

  先调查一下过去几年的文章分布,除去生日作,17-18仅有两篇,不过我记得那时应该有许多日记。18-19有8篇,主要尝试回答“理想的生活”和“对朋友的心态”两大问题,进而探讨了“自我与他人、世界”之间的联系与隔阂。而19-20竟然有15篇,高产的原因是写了许多探讨某一阶段、时效性较强的文章。这一年经历了独居、家中、旅居、访问四个生活大阶段,每次都需要重新配置生活环境使得生活更好的运行。其间也遇到或解决了一大串生活中的“小事”,如“理想的生活”话题下继续讨论的快乐、焦虑、麻木、未完成感等各种感觉的体知、感受、应对。不过一个阶段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阶段,至少应对上面四个生活大阶段时需要各自分别讨论(我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新的阶段类型还是会在上述四个阶段中螺旋前进)。比如独居时遇到的孤寂与在家中的麻木,虽然都是属于负面状态,但却大有不同。而旅居时探讨了许多科研和旅行五五开的设计,包括24小时理论,在访问这个阶段中根本没有遇到。各次的分析时效性强,并不代表它们在未来毫无用处,比如最近从科研的高产期转为过渡期,说不定又得重拾24小时理论来保证持续的前进。

  上文提及“用处”,其实已经落入了“务实”的陷阱。我在过去这一年自认是着重于务实的,并曾经以为连续三年都会如此。然而在博士生涯小半的当下,借着过渡期的契机,我忽然有一种奔向“务虚”,或至少调和两者比例的冲动。一旦涉及到“务虚”,似乎便更难动笔,因为它不像一道待解且有答案的题目,或者一种待定而存在的设计,务虚这件事本身便令人捉摸不透。我可以说务虚在于不注重实际效益,但这是一种否定式的描述,我只知道务虚不是什么,却不知道务虚是什么。好在曾经写的务虚与务实 给了我一些答案:

>
我希望自己判断事物的价值始终是“对自己能力与品性的提升”,也就是注重内在的修养而非单纯为外在的表象。
>
所以才会强调“务虚”,即做之前并不去考虑最终能够得到什么,单纯凭借心中的愿景与冲动便做出行动。

  在此不得不感叹四年前的我的语言表述能力比现在的我优秀多了,现在的我似乎在一堵高墙外转圈而望不见墙内的景象,只看到大门上贴着的“务虚”二字。这也是这一年来(甚至源自18年出国)务实思想对我的改变。这里不得不再次引用曾经的语句:

>
或许“务虚”的削弱源于无人可谈,私以为,单纯的务实是一个层面,外表务虚实则务实(借xx锻炼xx能力)是一个层面,而纯粹为了务虚而务虚又是另一个层面。

  曾经我归因于无人可谈,这点在完成对“朋友”的探讨后,加之这几年我与朋友关系的改变,似乎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或者说不能称之为一个借口。我们如今的确有清闲地一同吃火锅的日子,但却发现无甚可谈,只有谈论口舌滋味而已。我觉得我丧失或减弱了问问题的能力,只是隐隐感觉到问题存在,而无法将其表述出来与他人探讨。仿佛内心的水池蓄不上水,开闸时也不过留出几滴。就像现在,每句话似乎都是憋出来的,而不是浑然一个整体。虽然无法完全对应,但我觉得自己的状态处在“外表务虚实则务实”的层面,我虽然写了15篇文章,仿佛尝试探讨很多东西,仿佛为生活提供了许多设计,但这些文字都未曾触及我思想的核心,对自己的品性没有质的变化,更多的是技术上的操作罢了。

  ……

  到现在,对于去年提出的问题,我想我能够明白自己内心的选择了:在理论与现实时,我的潜在偏好是前者。最初着重前者,除了见识的局限,内心也有一种声音,认为人类为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纠缠不清,真是无聊。进一步了解后,我当然要做一些澄清,这里的现实并非指的是“向现实妥协”的那个现实,而是指向人类现实的研究与体会,比如文化、历史、地理、经济、国际政治等。自19年起,我一度沉浸于这些学科,并依靠他们度过了许多空余的时间。而现在的这一瞬间的我认为,如果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理解它们,并将它们作为应对世界运行的一种工具,是不足以满足我的。或许对一个学数学的人而言,关心一些人文学科的事已经显得比较务虚了,但这便是我上文提及的第二个层面,表面上我在做一些与数学无关的事,但其实内心的目标则是借助它们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仅限于此,那并不是我向往的务虚。上文提到的第三个层面,纯粹为了务虚而务虚,其实是有点同义反复,并没有表达明确的含义。确切来说,我希望自此之后“关注内在的需要而非外在的表象”,“凭借心中的愿景和冲动做出行动”。这点也适用于我的科研,最近翻看一些教授对研究生的建议,一条重要的内容是:
>
保持原始的好奇心,而不仅仅跟在别人后面。

  原文的建议是建立在已拿到终身职位的基础上,而又提到许多拿到职位的人反而已经忘记了自己原始的好奇,或者已经失去了追寻原始好奇心的能力。而如今对科研刚刚起步的我来说,或许值得现在便开始警醒自己,因为人生没办法读档。顺带一提,我的确在过去一年贴出了第一篇文章,所以全年生日文里提到的两个问题算是被解决了(当然如今又面对务虚这个大问题),以及我觉得如今依旧在第二个大版本里(见去年的生日文),虽然看上去我希望做出改变,但其实这更像是将上个版本的务虚观念移栽到这个版本。上一个版本涵盖中学与大学时代,如今也不过是2.020d到2.020f的版本转变罢了。

  文至此处,依旧觉得写得有点空洞,不过是回答了去年的问题,引用了一些想法,做出了一个不甚明确的决定罢了。内心没有潮涌时我也知道无法写出酣畅淋漓的文章,所以便暂结于此,或许明后天会写更多的补充和感受,或许并不会,就让今年的生日体会稀释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吧。

11:22 2020/12/10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