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1. 1、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 2、 周国平《岁月与性情》
  3. 3、达娃·索贝尔《经度》
  4. 4、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 我的归宿》
  5. 5、丹·西蒙斯《海伯利安》
  6. 6、丹·西蒙斯《海伯利安的陨落》
  7. 7、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8. 8、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9. 9、哈特莱《不说我也知道你想干什么》
  10. 10、斯特拉·阿德勒《表演的艺术》
  11. 11、富田浩太郎《戏剧影视表演语言训练》
  12. 12、胡爱民《独白——表演中独白阐释的艺术》
  13. 13、弗洛姆《爱的艺术》
  14. 1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5. 15、老子《道德经》
  16. 16、陈揪帆《未来病史》
  17. 17、李泽厚《美的历程》
  18. 18、《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
  19. 19、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
  20. 20、达娃·索贝尔《伽利略的女儿》
  21. 21、保罗·戴维斯《宇宙最后三分钟》
  22. 22、《博尔赫斯谈艺录》
  23. 23、亚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24. 24、史蒂文·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
  25. 25、詹姆斯·D·斯坦因《揭示宇宙奥秘的13个常数》
  26. 26、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27. 27、房龙《宽容》
  28. 28、毛姆《刀锋》
  29. 29、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30. 30、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31. 31、《毛姆读书随笔》
  32. 32、保罗·格雷厄姆《黑客与画家》
  33. 33、《博尔赫斯谈艺录》
  34. 34、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35. 35、《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36. 36、罗文华《读书是福》
  37. 37、米切尔·恩德《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38. 38、东野圭吾《时生》
  39. 39、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0. 40、阿西莫夫《神们自己》
  41. 41、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纪事》
  42. 42、老舍《猫城记》
  43. 43、布赖恩·格林《隐藏的现实》
  44. 44、韦斯特《24重人格》
  45. 45、三毛《滚滚红尘》
  46. 46、凯鲁亚克《在路上》
  47. 47、柏杨《中国人史纲》
  48. 48、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49. 49、筒井康隆《穿越时空的少女》
  50. 50、筒井康隆《盗梦侦探》
  51. 5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2. 52、歌德《浮士德》
  53. 53、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
  54. 54、波普尔《开放的宇宙》
  55. 55、巴金《随想录》
  56. 56、彼得·沃茨《盲视》
  57. 57、《心理学与生活》
  58. 58、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
  59. 59、王博《庄子哲学》
  60. 60、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
  61. 6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62. 62、毛姆《人生的枷锁》
  63. 63、《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64. 64、《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65. 65、《洞穴奇案》
  66. 66、《夏与冬的奏鸣曲》
  67. 67、《我们仨》
  68. 68、《摄影的真谛》
  69. 69、《电影镜头设计》
  70. 70、《Alice in wonderland》
  71. 71、伍尔芙《到灯塔去》
  72. 72、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
  73. 73、考夫曼《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
  74. 7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75. 75、加缪《西西弗的神话》部分+《局外人》
  76. 76、加缪《鼠疫》
  77. 77、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78. 78、沃尔特·默奇《眨眼之间》
  79. 79、《看不见的剪辑》
  80. 80、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短篇小说集)
  81. 81、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82. 82、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像爱生命》(书信集)
  83. 8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84. 8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85. 8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86. 86、James Monaco 《怎样看电影》
  87. 87、《罪·恶》
  88. 88、《<王制>要义》
  89. 8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90. 90、郑亚玲 胡滨《外国电影史》
  91. 91、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
  92. 92、柏拉图《理想国》
  93. 93、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
  94. 94、陈来《宋明理学》
  95. 95、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96. 96、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97. 97、笛卡尔《谈谈方法》
  98. 98、王阳明《传习录》上
  99. 99、陈来《有无之境》
  100. 100、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101. 101、曹雪芹《红楼梦》
  102. 10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下)
  103. 10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104. 104、柏拉图《蒂迈欧篇》
  105. 10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06. 106、杨伯峻《论语译注》
  107. 107、杨伯峻《孟子译注》
  108. 108、《摩西五经》
  109. 109、《约翰福音》
  110. 110、《史记》先秦部分
  111. 111、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112. 112、余敦康《魏晋玄学史》
  113. 113、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14. 114、《故事》
  115. 115、《我的名字叫红》
  116. 116、丘成桐《大宇之形》
  117. 117、弗伦策尔《尼采传》
  118. 118、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
  119. 119、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
  120. 120、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121. 121、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
  122. 122、莫兰《现象学引论》
  123. 123、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
  124. 124、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125. 12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26. 126、萨特《存在与虚无》
  127. 127、吕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讲》
  128. 128、郑洪《南京不哭》
  129. 127、弗诺·文奇《深渊上的火》
  130. 128、特德·姜《降临》
  131. 129、霍金《大设计》
  132. 130、村上春树《当我在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133. 131、爱得·里吉斯《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
  134. 132、Edward·Frenkel《爱与数学》
  135. 133、毛姆《面纱》
  136. 134、毛姆《在中国的屏风上》
  137. 1、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38. 2、李娟《我的阿勒泰》
  139. 3、张辰亮《海错图笔记》
  140. 4、柳青《创业史》(未读完)
  141. 5、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重读)
  142. 6、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143. 7、莱姆《索拉里斯星》
  144. 8、斯特鲁伽茨基兄弟《路边野餐》(未读完)
  145. 9、莱姆《其主之声》
  146. 10、莱姆《未来学大会》
  147. 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148. 1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149. 1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李秋零译)
  150. 14、莱姆《完美的真空》
  151. 15、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
  152. 16、莱姆《惨败》
  153. 17、莱姆《无敌号》
  154. 18、莱姆《伊甸》
  155. 19、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156. 20、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157. 21、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
  158. 22、先刚《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谢林<哲学与宗教>释义》
  159. 23、先刚《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
  160. 24、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
  161. 25、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162. 26、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
  163. 2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164. 28、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重读)
  165. 29、尼采《瞧!这个人》
  166. 30、尼采《悲剧的诞生》
  167. 31、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68. 3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169. 3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170. 3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71. 35、加缪《局外人》
  172. 36、加缪《鼠疫》
  173. 37、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174. 38、《语言学的邀请》
  175. 39、韩炳哲《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爱欲之死》
  176. 40、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政治的逻辑》
  177. 41、萨特《存在与虚无》杜小真《存在与自由的重负》

  高中时期曾整理过《已读之书备忘录》,进入大学后,也曾重启目录,过了一个学期,也排到了三十来本,现搬运至此,作为索引。一些短的随想就直接贴在这里了。

点这儿看更新=w=

1、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详见《重新发现叔本华》

2、 周国平《岁月与性情》

详见《感受周国平的人生》

3、达娃·索贝尔《经度》

详见《科学与技术》

4、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 我的归宿》

  一开始的思动设定还是挺带感的,但后面有种复仇记的感觉,然后又遇上看外国小说的尴尬之处:容易迷失。后面变得不太有耐心了,比较快地翻完,又只能说,还是一本可以一看的书。

5、丹·西蒙斯《海伯利安》

  被奉为神作的一本书,说实话,神父的故事、上校的故事我真觉得写得不错,不过也许是有开始看一本新书的buff在,耐心还没流失。在看诗人部分时耐心有点流失了,在学者部分找了回来,最后的两个故事也是耐性不足快速翻过去。网上看了一下评论大多觉得神父和学者的故事比较好看,看来我的直觉还是在的,不太好看的部分我会很容易迷失,然后快速翻过去。看完之后其实没看出一个整体性,因为看得很粗糙,但好歹有两个故事让我感觉有点余味,于是便当日看了第二部《海伯利安的陨落》

6、丹·西蒙斯《海伯利安的陨落》

  有第一本书的铺垫,以及与第一本书不同的叙事手法,让我对这本书的兴趣还是保持了挺长一段时间的,但双线叙述导致我在提到第一本书里的七人的部分很有兴趣,另一条线就快速扫过(有点看《穆斯林的葬礼》的感觉),这回觉得第一本书的探险团的故事有趣起来了(而不是在看第一本的时候快速扫过,指当做《十日谈》一样的为讲故事的背景作的铺垫),总体来说,更有情节性了吧,而不是像第一本书那样,看完了一个故事,觉得不错,结果第二个故事开头上了又比较无聊。并且结局的一些片段写得都还不是不错的(即使是在我快速地阅读之下),我觉得如果我是一个本土读者,肯定也会有种读《三体II》的震撼之感,可惜我不是,所以冲击力少了很多,但我还是承认这点吧。两部结合起来在我心中才能算是佳作,第一部有种给第二部做前传的感觉。网上听闻三四部有点狗尾续貂,而且也是另开主线,于是便兴趣索然了,不准备再看下去。光是前两部,10分我可以给8.5分,比当年阿西莫夫《基地》第一本给我的感受要好多了,毕竟也掺杂了一些哲学性的思考,与更多动人的情感故事。

7、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8、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9、哈特莱《不说我也知道你想干什么》

  789都是写剧本时的参考书籍,还有一本《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没看,也不准备看了(因为剧本基本写完了)

10、斯特拉·阿德勒《表演的艺术》

11、富田浩太郎《戏剧影视表演语言训练》

12、胡爱民《独白——表演中独白阐释的艺术》

13、弗洛姆《爱的艺术》

详见《谈爱,实则谈人生》

1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5、老子《道德经》

(13、14、15、16写于2015.10.28)

16、陈揪帆《未来病史》

  国内的科幻作品,有些点子还稍有亮点,但是没有让我记忆深刻的,花了一天多翻完了。都是短篇,有空我再翻翻或许会写个书评什么的,如果懒得就算了。

17、李泽厚《美的历程》

  刚翻完,可能是本身看的心态就稍微有些不对吧,有点急。此外这本书是二刷,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聊就没看下去。这次的话还是决定把它看看完。一开始讲的是远古时期的器皿花纹之类的,进入文化时期后就开始以人物为中心讲社会审美的变革。不过毕竟这是一部美学史的巡礼,处处讲得都不深,我也就粗粗扫过,就当给自己梳理一遍了。看到最后结语的部分,还是稍有感触的,对这本书的感觉也有了一些转变,可能正是因为这本书囊括了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美学史,虽然多而不精,点到为止,但是如此的浓缩本身就是它的成就所在吧。

18、《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

  这本里有好多魔性的文章,如《交叉花园的小径》《阿莱夫》《圆形废墟》等,我还没看完这本书。同样是短篇,博尔赫斯的文章每次我都得看个两三遍,然后体会到作者的笔真是太炫酷了,脑洞不是一般地大。书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归结于魔幻,而又不是哈利波特那种奇幻,也和科幻有所不同,但又有所相近。内中的区分可能得我看完整本书之后,好好理一理再写篇文探讨一下。

详见《魔幻、奇幻与科幻》

(16、17、18写于2015.11.24)

19、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

  名字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目测也是哲学类书籍,然而看着看着忽然出现了心理学的内容,然后变成心理物理学对感觉的分析了。然后微分积分就出来了,忽然感觉好凌乱,这明明是在小说课上提到的。这本书每段都有加粗的字领头,我就有些偷懒了,不太想看的内容光看看加粗字就过去了。最后其实是囫囵吞枣,没看懂什么东西,连一直在讨论的“绵延”都不大搞得清楚,其实就是强行翻了一遍,应该是算不上看过的。不过嘛,在还能跟得上节奏的时候,稍微看到一些有趣的点:心理感受根据身体表现来体现强度。这让我想到了编剧书里的“动作即是人物”的概念,又联想到有很多潜意识其实是无法被自己感受到而却体现在身体的行为上的,当意识到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强度。不过因为本身书看得浑浑噩噩的,所以也不敢说这是书中的想法,只能说是看书时的联想罢了。不过,一本书的价值,不正在于它带给你的联想吗?

(19写于2015.11.26)

20、达娃·索贝尔《伽利略的女儿》

  这本书在看完《经度》后就借来了,一直放着没看,直到前些天才快速翻完。这类传记普及性文字给我一种百度百科细化的感觉,所以我在看的时候也是有选择地看,大致扫了一遍。感受同样和《经度》类似,最后总有一种迷之感动。粗浅的了解了伽利略的一生,体会了他所遇见的困难与障碍,他所受到的不公与嘲笑。我想为什么会被感动,是因为一人的努力会自然而然地引发另一个的崇敬之心吧。毕竟这个人还是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呢。

(20写于2015.12.01)

21、保罗·戴维斯《宇宙最后三分钟》

  前半部分看得有些跟不上节奏,后半部分有种神展开的感觉(虽然这不是小说啦),给我提供了很多新的脑洞,也加深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理解。不过总觉得这样脑洞开多了有可能会变民科呢。感觉民科和幻想家的界限还是稍有模糊啦,不过自嘲一下自己是民科也无伤大雅,就当是我的中二病吧。

详见《科学,让脑洞更大》

22、《博尔赫斯谈艺录》

  和看王小波的小说与论述时有巨大的反差相似,看博尔赫斯的小说和看他的论述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大的感受是博尔赫斯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身边与你慢慢谈他心中最直接、最朴实的想法,虽然有些遗憾的是我和他的阅读面稍有不同,很多他提到的作品我都没有看过,导致他的有些话虽然说得很耐心,很平实,而我却依然不能直接接受他想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觉得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在这本书里遇见了一个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博尔赫斯。他看过很多书,《神曲》是他十分推崇的,《白鲸》等一些我听说过的作品他也都看过,并且都给出了相应的评价。甚至连《红楼梦》和《水浒传》他都有所涉猎,毕竟是近代的文学家,时间上的距离感受就不是很大。几乎可以把他当做一个现代的文学家呢,感觉都可以和他愉快地聊聊天。

(21、22写于2015.12.03)

23、亚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然后发现书里的序言提到电影和书是齐头并进的,所以初始感觉比较好。感觉文字比较自然,我比较能接受,没有读外国小说的生涩感。有关内容目前不是特别愿意多提,虽然有感受但是感觉需要理一理。而且可能有了电影在前,这次看小说的震撼力就有些弱了。

(23写于2015.12.05)

24、史蒂文·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

  我发现周一成了我照例借书的日子,顺手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查了一下作者,似乎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过内容嘛,很严谨,不过稍显枯燥吧(其实是有一部我不太看得懂or懒得去搞懂),脑洞还是有一丢丢的,看到书的最后,依旧是熟悉的语调:对宇宙了解的越多,似乎觉得越没有意义。毕竟就是从无意义中去寻找、创造意义啊。这本书是《最后三分钟》里也提到的,可以说启发了后者吧。顺便看一下,还是不亏的。

25、詹姆斯·D·斯坦因《揭示宇宙奥秘的13个常数》

  这本是借24时偶然在图书馆看到的,之前因为不同宇宙常数引发不同宇宙的想法,而我所知的宇宙常数似乎最熟悉的就是光速。看到这本书的标题便被吸引了。书里回顾了一些我了解的常数(万有引力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等),也提到了一些我不太熟悉的常数,不过后者大部分是和我们这个宇宙有关的,或者说,对不同宇宙的生成似乎不太会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只是把已知的梳理了一遍。不过重点是,这本书借着常数讲了很多科学家的历程,这才是看点啊。看到历史上科学家们将探索的接力棒交接,心中还是有些小激动的。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预期是随便翻翻,后面竟也一字一句地看完了,总体来说还是超出我的预期的。

(24、25写于2015.12.08)

26、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一开始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这种标题一般会自动被我归为成功励志型文学之中,不过某班主任推荐加图书馆偶遇buff让我顺便就借过来了。前几页还写的不错,提到了要考察自己思维的方式,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能有最好的状态云云。初印象似乎不错。中途因为一些原因停了一周,再打开时却觉得是举例讲道理的一般成功学读物了,忽然兴趣索然,就草草翻阅完毕了。

27、房龙《宽容》

  稍微有点有种被标题坑的感觉,其实是讲人类(西方世界的人类)思想发展史,近来忽然对这方面兴趣不大,翻阅了几章就没看了,当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只是现在看的时机不对。

(26、27写于2015.12.21)

28、毛姆《刀锋》

详见《拉里与我之生活观》

29、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详见《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30、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在图书馆借书时偶然遇见的,小时候看过王尔德的童话,记得他的《快乐王子》,看着这本书不厚就接过来了。这本书是王尔德的童话小集子,当然包涵小时候看过的《快乐王子》。虽然这个书名很美,但是童话似乎没有特别打动我的感觉,所以就当时温习一下童年吧。吐槽一句王尔德的童话似乎都是Bad End,即使是《星星的孩子》里主人公历经艰险最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之后也还要加一段他死得早然后国家被邪恶地统治着,怎么说呢,什么仇什么怨。

31、《毛姆读书随笔》

详见《有关随笔》

32、保罗·格雷厄姆《黑客与画家》

  推荐者言这本书的思想有些离经叛道,但不失为一个好角度。读完之后,我同意这个见解。本来觉得这本书给我的带来的收获挺多的,但又觉得还达不到写长书评的冲动。我觉得我看这本书更多的是接受和输入吧,能通过“黑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也是挺有意思的。当然这里的“黑客”如书中所说那样,指的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黑客,而是在计算机方便有一定的热情和能力的人。
  标题“黑客与画家”倒是一个不错的比喻,书中也谈了很多有关设计的问题,不得不承认,黑客也是一种艺术。

33、《博尔赫斯谈艺录》

  在借《博尔赫斯小说集》和《谈艺录》时一并借过来的,却一直到现在才看。和博尔赫斯告别了一个月吧。中间认识了毛姆,这学期能认识这两个人,感觉还是十分幸运的。这本书看得并不是十分仔细,基本是当和博尔赫斯相关的资料在看的,所以不多言了。

(32、33写于2016.01.08)

34、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这本书理论上来说包含了很多脑洞,不过很可惜,没怎么看进去,快速翻完。不过开篇把哈利·波特的魔法想象成念出一段代码,然后我脑补了魔杖是高速运算的计算机,还挺带感的。可惜后面的东西虽然脑洞挺多但是似乎有点平凡,大多是在说技术快速增长啊什么。但看到书中对2010年的神预测让我还是听汗颜的。毕竟都没怎么实现,而且离实现还远着吧。但我转而又想,或许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已经实现了呢,只是我(公众)不知道罢了。不过后面有一段有关“我”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部分还是挺棒的,仔细看了看。余下的部分快速翻完。

35、《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这本书是某位同学一段时间前推荐给我的,只是报了个书名,也没多说什么。我借来一直放着,到现在才看。一开始看封面说是周国平、余秋雨、陈忠实等著,大致觉得质量应该有保障,翻开才发现是周国平的代序,余秋雨和陈忠实各一篇文章罢了。而且书中的文章和孤独的关系并不大。所以只有全书第一篇还算是吸引我吧,是讲租房子的,让我回想到以前在出租房里的生活,也联系到了自己老家那个确实能被称之为“家”的房子。后面基本就是快速翻了,并没有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文章。周国平的代序虽然我应该看过,但再看一遍还是不错的,本来还以为整本书会是周国平这个风格的,至少有理性的思考什么吧。结果是大失所望了。我想这类书快速翻过去愧疚程度倒是小了很多,毕竟周国平的文章里也说了,多看大师的书,少看平庸的书。

36、罗文华《读书是福》

  这本书也是上面那位同学推荐的,这次一并看了。这本书是一个人写得,内容也终于和标题有了一定的关系,阅读的感觉比上一本书好了那么一点。但总体也不算特别吸引我,毕竟罗文华这个作者我之前不太熟悉,看过之后也没有特别深的感触。所以也是快速过了一遍,就这样了。

(34、35、36写于2016.1.13)

37、米切尔·恩德《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这又是一个故事中的人物看故事结果走进了故事的故事之中的故事(真是绕口令,总之和《苏菲的世界》的故事构思有一定的暗合,不过《苏》是故事中的人物跑出来,这本是看故事的人进入故事)。不过看故事的角色进入故事的情节在书的中部就出现了,我还在想后面半本书该怎么演。结果就是进入故事的人物成了故事的主角,前半部分的主人公成了男二,继续开始奇妙的幻想故事。情节不算特别扣人心弦,但至少还是能看的,男主走入歧途到回归现实之路写得也很有象征意义。但我似乎更喜欢前半部分的男二和他的好伙伴吉龙福雏啊,所以就跟着这些人物一直走到了书的最后一页咯。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也看得我心里很舒服,总体来说阅读体验是不错的,觉得就当做一本充满幻想的童话书看还是非常棒的。

38、东野圭吾《时生》

以下为个人评价,如果你喜欢这本书,请无视
  当初看了《白夜行》对东野圭吾没有特别的想法,是偶然看了《解忧杂货店》才开始看东野圭吾的作品的,后面看了《嫌疑犯X的献身》,觉得不错,然后又看了《信》,便没再看他的作品了。这次这本书的封面倒是吸引了我,加上腰封上说这本书和《解忧杂货店》类似,一开始便对这本书挺有期待的。不过很遗憾,这本书完全是辜负了这份期待。这次还是好好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不喜欢这本书吧。
  首先序章就已经剧透完了全剧的重点:穿越到过去。一开始以为这只是小波澜,快速一提,后面还有大波浪。没想到,这竟然就是全书的核心,而且在我看来后面并没有对此有更多的发展。情节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儿子穿越回去和爸爸一起解决困难,顺便救一下妈妈,耍一番未来人玩预测的把戏。这种情节在我眼里老土至极,而序章剧透后我便已有了整体把握,觉得书中主角们的各种经历都不过是这个大框架中的一部分,便索然无味了。
  然后是人物的问题,说实在,我真的难以喜欢书中任何一个人物。书中的爸爸颓废空想,甚至连眼光和见识都没有,只是混日子做白日梦。儿子即使是从未来回来的,没无法起到主导作用,只是跟着爸爸继续瞎跑罢了。预测个比赛结果拿钱什么的,算是穿越剧中最老的梗了。我甚至对这些人物没有憎恨之类的强烈感情,只是有种不屑与无视的感觉。
  再次是核心故事,我明白这本书是借着穿越的壳讲人情。但无奈这个故事也并没有吸引我多少。书中的“爸爸”是被人收养的,亲妈告诉了他亲爸的一些信息,然后去发现过去的故事之类的。不算特别有意思和内涵吧。或者是在我给出糟糕的判断之后,快速翻阅,然后就被我无视了。
  总体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很差。当年《解忧杂货店》是一个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故事,其中的穿越情节也是搭了一个不错的架构,故事的内涵也很足,所以才能够引起我看东野圭吾其他的作品,看完《嫌疑犯X的献身》后其实我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现在的话,东野圭吾在我心中的印象是一个有佳作有烂作的作家,看他的书之前的确得好好挑一挑,不能被封面骗了。不过好在这本书总体花了我一小时不到,不算特别浪费时间。

39、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详见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短评

(37、38、39写于2016.1.17)

40、阿西莫夫《神们自己》

详见阿西莫夫《神们自己》短评

(40写于2016.1.18)

41、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纪事》

  依旧是科幻,这个作家的《华氏451》我此前读过,感觉还行,所以对这本书初感觉还不错。
整体是围绕火星,按时间顺序把一篇篇小说串起来,每篇之间略微有点联系,以至于我一开始把它当作长篇小说而不是短篇小说集看了。正想说这种写作结构挺不错的可以学习,翻到封面发现是短篇小说集。不过也没事啦,好看就行。火星从无人涉足,探险者惨死,到一片繁荣,再到又一次失去人的踪迹,每一个阶段都有令人思考的片段。短篇小说集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不同的问题上做探讨,如果一个点一个点细细讨论我想也是可以写出一篇很长的文章的,但最近写作欲望一般,便搁笔了。

42、老舍《猫城记》

  其实这本也算是中国早期的科幻作品之一了,况且还是出自名家老舍笔下,几个月前就看过几章电子书,但苦于没有实体书而没有继续读下去(其实读的兴趣也不算太浓)。现今终于把这部作品看完,算是了却一桩事了。
和上一本一样,这本书也发生在火星,不过设定上当然不那么严谨啦,到也不必特别在意,看内容即可。书中讲了“我”作为外国人游历腐化的猫国,最后见证它的灭亡。许多文字不用查资料也知道是讽喻,但我感觉作为一部作品而言稍显喧宾夺主,当然这与我看时候的心境有关,我不是抱着用这本书来解读二十世纪初新旧社会变更时的特征,而只是在寻求一个在火星上的奇遇的故事。猫人的设定也不算特别用好吧,换成狗人猪人似乎没有本质区别。书中描绘的猫国真的是烂到骨子里了,光是读着文字就感觉可怕呢,也难怪它最后被他国灭了。我想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意义是警醒世人(那时的世人)吧,用更腐化的情形来夸张地描绘现实,或许反倒能激起一些人的改变吧。

(41、42写于2016.1.20)

43、布赖恩·格林《隐藏的现实》

详见物理是什么?数学是什么?

(43写于2016.1.22)

44、韦斯特《24重人格》

  这本书是《寒假共读计划》中的一本,没有借到实体书,以电子书的形式阅读完毕了。照我提出的计划,我应该写一篇长书评的,而我现在还没开始动笔。不是无感,我的确是有几个点觉得可以探讨的,只是因为近期书评写得不能让自己满意,有点不太敢下笔吧。具体随想我会在长书评里详谈的。
详见对待“非常者”

45、三毛《滚滚红尘》

  这本书是我的生日礼物之一,收到时,看到作者三毛,觉得还挺有兴趣的(以前看过《撒哈拉的故事》,给了中评,还算能看)。看了一下简介,发现是剧本,兴趣稍减,现在阅读完毕,并观看了同名影片,觉得给我的感觉与《撒哈拉的故事》类似,是不错的故事,但也不算特别的触动我。
  看剧本时觉得每场都很简明扼要,场与场之间有时跳跃很大,给我一种舞台剧的感觉。我一开始甚至怀疑如此简洁的剧本能否拍成一部电影,事实是电影会把一段简短的文字用声光影充实起来,一百多页的剧本(页面边角留有很大的空档)支撑起了近一百分钟的电影,我想这在剧本写作上可以供我参考。
  先看了剧本再看电影,弊端是剧透,好处是有些电影里有些跳跃的点我也能很好的跟上,电影在此基本上是把我自己的脑补具体的展现了出来。
  关于情节,没有特别想分析和解说的,唯一的一点是剧中时代的变迁给人一种浓浓的沧桑感,这也应了标题“滚滚红尘”吧。人物方面,男女主、女二月凤和男二余老板都是偏理想型的角色,感情的流露都十分的真挚诚恳,我都比较喜欢,我想这是我觉得这部作品不错的主要原因。
具体也不多说了,这本书和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值得一看的故事,仅此而已。

45.5、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非凡小人物》
  引入0.5是因为我只是翻了这本书的几页就决定放弃它了。这本书是一位同学推荐给我的,看了书名与简介我对这本书还是有所期待的。我脑补的是作者给我讲一些有趣的小人物的奇妙故事。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一篇就有种文论的感觉,我看得云里雾里的,往后翻了几章,又看了看目录,觉得似乎都是这个风格,好像不太适合我,我也看不太下去,就放弃了。在此还是向那位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学表达一下愧疚之情吧。

46、凯鲁亚克《在路上》

  这本书与《挪威的森林》一样,也是在书架上放了许久的一本书,在此终于打开。此前对这本书的了解是它写得很零散,而且阅读前需要了解背景知识。但本着我先感受原文的原则,我跳过引言看了第一部分,果然毫无头绪,我甚至记不得他们究竟干了什么,研究了一下背景知识和引言才知道“在路上”指的是主人公花式旅行的经历。没有什么主线,只是旅行中的略带奢靡的经历罢了。
  为了能够更好的领悟这本书的内涵,我特地稍微看了一下“垮掉的一代”的资料,也扫了几眼各种对这本书的评论,有一篇提到,看这本书的状态就像看英语“阅读理解”,不用管讲了什么,只管飞速地看下去,遇到不理解的就跳过,理解的就快速输入脑中。这种“速读”的状态正确与否我没在意,但至少我后面看这本书的状态似乎就是如此了。第二天早上看后面几部分时,脑子稍微清醒了一点,算是看到了一点点情节,但无奈脑回路和作者依旧搭不上,粗粗扫过一遍之后并未觉得留下了什么,只当过目一遍了。

46.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既然引入了0.5那就再来一本吧。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是文言写就的,不是特别能接受,加之我发现附录一是另外一次精简版的讲义,由主题内容浓缩出六讲,是偏白话的,看着大致是介绍古代一些艺术成就比较高的小说,读着还有点意思。不过看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就有点不太想看正文了,于是便放下了这本书。

(44-46.5写于2016.1.30)

47、柏杨《中国人史纲》

详见历史的波涛

(47写于2016.2.9)

48、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详见监狱与自由

(48写于2016.2.11)

49、筒井康隆《穿越时空的少女》

  这本书由三个短篇《穿越时空的少女》、《噩梦的真相》、《无尽的多元宇宙》组成,情节和内容都偏低龄,有种轻小说的感觉。我是在图书馆偶然遇见这本书和下一本书的,因为此前看过《穿越时空的少女》的改编动画觉得还不错,并且对《盗梦侦探》的改编动画也抱有挺大的兴趣,便一同把两本书都借来看了。这本书很薄,三篇也就六万多字,又是轻小说,风,不算很认真的快速看完了。觉得动画改编后明显更好一些,要不是下一本书,我想我可能对这个作家便失了兴趣了。

50、筒井康隆《盗梦侦探》

  这本书由今敏改编成动画电影,风评不错,我算是一直想看。这次在看完书后也顺带把动画看了。最大的感受是,动画和小说天差地别,但都是不错的作品。小说给我一种早先读郑渊洁的书的感觉,一个不错的点子,引申出来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并且能在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映射(我感觉应该不必用“影射”)现实的态度。所以阅读的过程是激动、紧张、喜悦并存的,在阅读30%后便以肯定了这本书是本很合我口味的佳作。
  不另开篇长书评了,就在这里简单谈一谈书中我注意到的点吧。一个是书中开篇便展示了一个能进入他人梦境的科技成果,而进一步的研究却受到阻挠,故事也全称都在叙述阻挠,研究在这个故事里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让我想到科学研究在到达一定的程度后,会遇到来自公众(书中的记者发布会)、同事(嫉妒之类的负面情感)、伦理(技术开放化会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影响,有个观点是,那些重大突破总是由偏执狂所引领,因为他们能够冲破这些所谓“凡人的障碍”。而动画里所长的一句话倒是说的很到位,大致意思是小说中的尖端科学家像拥有天才能力的孩子,而他身边的人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给他正确的引导。
  另外一个是虚幻和现实的边界,一旦一个故事加入了虚幻部分的设定(梦、幻想等),一个常用的桥段就是分不清虚幻和现实,这本书引出的《盗梦空间》便是一例,如此的桥段看一次会觉得很新鲜,细思恐极。但是玩多了,有时不免觉得,这不是画龙点睛,而是是个作文就套上的所谓“凤尾”了。当然这是我看过一部分这类处理方法的作品之后的感觉,并非说这样不好,只能对我个人而言,已经厌倦,尽量避免吧。

5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详见文明与进步

(49-51写于2016.2.20)

52、歌德《浮士德》

详见你真美啊,停留一下

(52写于2016.3.3)

53、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

详见重新发现心理学

(53写于2016.3.7)

54、波普尔《开放的宇宙》

  这本是探讨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科普向书籍,书中举出了许多支持与反对决定论的论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名词是“可估算性原则”,指的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预测任务计算出初始条件所需要的精确程度”。如果“可估算性原则”无法得到普遍满足,那么“科学”决定论就不会成立。
  其实我对书中的一些论证和驳斥啊都有点看得模模糊糊的,也没有特别的想法去细究,有种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吧。决定论这个问题是哲学里很重要的一个讨论话题,即使这本书给出了充足的论据,这个问题依旧会被继续讨论下去。就我本人而言,其实是一直在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再加上弱决定论之间摇摆的。我也曾有过建立在牛顿力学上的“机械决定论观”,而也在“量子态”出现时倒戈到非决定论之中。我曾有过重新定义自由而让自由与决定论不相冲突的心境。这些都是在我不断地接触相关的思想而得到改变的。这本书也提到了“还原主义”,即把“高级”的“社会学”、“生物学”、“化学”还原成基础的“物理学”,书中言还原主义是有漏洞的,就跟欧式几何无法完全还原为仿射几何、射影几何、拓扑学一般(这个类比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这其实也加强了我心中“人的意识”不仅仅是生物、物理、化学行为的态度。
  不过,不论是“决定论”还是“意识”,我对它们的观点总是会随着我的阅读和经历而丰富与改变,我相信这种改变是不断修正型的,让我可以更为精确地把握它们。

55、巴金《随想录》

  巴金的《随想录》有很多册,我看的只是1979年的第一集,薄薄一百多页,可以感受到巴金那种想将一些心里话留与世人的心态。这不免让我想到《相约星期二》中的莫里教授,同样是希望根据自己的经历给后来者更多的启发,而巴金更为幸运一些,他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健康的身体,当时七十多岁的他并非生命的结尾,他还可以老当益壮地写出许多文学作品。这本《随想录》像日记但又不仅仅是日记,因为巴金在写作时那种“分享”的心态。三十篇随想,一百页书,十分好读。未来有机会,我会把《随想录》后几集也看掉的。借此了解一下巴金晚年真实的心理吧。

(54、55写于2016.3.12)

56、彼得·沃茨《盲视》

详见自我意识有用吗?

57、《心理学与生活》

  这本书是心理学课程的教材,非常之厚,还有好多个版本,因为是图书馆借的,所以各个章节看的版本也不同。总得来说,在心理学方面让我涨了一点基础知识吧。(虽然最后还记得多少就不知道了)
  
57.5、《北大看花》
  这篇是搬砖选文看的,很薄,我只是快速扫过。但还是让我发现了很多北大以前的故事,甚至萌生了在北大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树的想法。

(56-57.5写于2016.3.28)

58、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

58.5、南怀瑾《庄子諵譁》

59、王博《庄子哲学》

60、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

详见选择权重于选择

6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详见
「逍遥游」若即若离的“逍遥”
「齐物论」可望而不可及的“齐物”
「养生主」个人与社会的“养生”
「人间世」直面惨淡的“人间”
「德充符」德与形,灵与肉
「大宗师」宗与师,道与天
「应帝王」我心浑沌

62、毛姆《人生的枷锁》

详见超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62.5、Marcie·Begleiter《从文字到影像》

63、《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这本书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和我对上线吧,号称让人欲罢不能的幽默小说,却全程并没有让我笑。当然我看得也很快,可能是因为并不重视这本书吧,本身只是当做闲暇随便翻翻。PS这本书是小说,别被标题骗了

64、《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这本同样是标题误导人系列,实际上旅行穿插哲学思考的一本书。旅行部分被我无视了,看到最后连有几个人都不知道。哲学思考部分还算不错,因为提及了一些我挺认可的想法,包括科学只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包括我们所意识到的只是事物很少的一部分等等,还提及了康德、休谟等人物。虽然其中的哲学观点我都曾见过,但是若是换做以前的我,或许能够收获很多启发吧。总体来说比前一本好,当做休闲读物可以一看。

65、《洞穴奇案》

  这是一个著名的两难道德判断问题,本书从各种法律流派的角度给出了见解,对我来说,我并不了解各种法律流派,只能把他们的观点(虽然都是作者编的)作为参考,最后给出一个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最后可能会以长篇“书后闲想”的形式呈现。
详见假想实验的力量‖富勒&萨伯《洞穴奇案》

(63-65写于2016.5.09)

发现距离上次写都快一个月了……这个月也不能说没看书,只是除了《庄子》外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书后闲想”吧,连上面这本《洞穴奇案》都还没再拾起来看,还是等到假期再说吧。

66、《夏与冬的奏鸣曲》

  这本书在寒假我回家前,忽然出现在了我的书包里,我考虑了一下没有带回去。当然后面才知道这是同学放在我书包里忘了拿回去的。那位同学看完这本书后极力推荐,我也就一直放在我的待读书目里,但这学期要看的书排排队,就一直放着放着,直到某次参加活动,闲着没事,便看起了手机上的电子书,全程看得也不是很用心,也有一种只是悬疑小说的预判,所以可以说看了几乎等于没看,而且结局部分我的电子书居然……没有了……我也懒得再去看结局了,所以其实对这本书也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

67、《我们仨》

  上个学期就想看这本书,结果也是一直拖着,知道杨先生过世了,才想着打开电子书开始看,这本书不厚,很快就看完了,但也不敢说有特别多的感受,权当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68、《摄影的真谛》

69、《电影镜头设计》

70、《Alice in wonderland》

  终于看到柴郡猫了=w=

(66-70写于2016.6.02)

71、伍尔芙《到灯塔去》

详见我想,我在思考‖伍尔芙《到灯塔去》

(71写于2016.6.19)

72、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

见下书

73、考夫曼《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

详见爱其内涵而非主义‖考夫曼《存在主义》

(72-73写于2016.6.30)

7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75、加缪《西西弗的神话》部分+《局外人》

76、加缪《鼠疫》

(74-76写于2016.7.10)

77、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78、沃尔特·默奇《眨眼之间》

(77-78写于2016.7.19)

79、《看不见的剪辑》

(79写于2016.7.20)

80、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短篇小说集)

81、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详见话语的魔力‖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80-81写于2016.8.8)

82、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像爱生命》(书信集)

  从《黄金时代》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再到这本《爱你就像爱生命》,我对王小波逐渐地路转粉,对他的印象也从谜样带感的黄腔变成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书信中仍旧流光溢彩的文字让我自愧不如,但字里行间那种不愿流俗,希望生命华丽地绽放的感觉是让我颇有共鸣的。因为时间关系我并不会专门写一篇书后闲想,但这本书算是这次的四本里我最喜欢的。

8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此前就因为它的篇幅一直没看,这次也全当消磨时间,顺带了解一些外国的梗吧。故事整体不太吸引我,反倒是其中那个让朋友试探自己妻子贞洁的故事给我挺深刻的印象。都说每一次看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又不知道会在何时再读了。

8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这是一本之前多次在其他书中被提到的书,上部每篇篇幅较大而不繁杂,尤其是对多数人的暴政与民主的关系论述得令人满意。下部略松散,每篇也都很短,所以比较快地就略读过去了。

8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又是一本攒了好久没有看的书,因为近期并不会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所以也并没有特别用心去读,又是涉猎的感觉(不是说不读英文版不靠谱么)。其中对中庸的一些观点让我觉得和道家有些类似,但亚里士多德写得更精细一些,对友爱的观点也是我比较认可的,总体来说,这本书算是一个让我喜欢上亚里士多德的契机吧。

(82-85写于2016.9.1)

86、James Monaco 《怎样看电影》

  电影演变与技法的介绍,略读。

87、《罪·恶》

  犯通教材,也是通俗读物,比较能启发讨论。一个核心的问题:犯罪是发现还是发明?

(86-87写于2016.10.13)

88、《<王制>要义》

  《理想国》辅助读物,略读

(88写于2016.10.18)

8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为写读书报告而读,就几页,其实还不错。

(89写于2016.10.19)

90、郑亚玲 胡滨《外国电影史》

  依旧是教材读物,简单翻阅与了解

91、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

  写得比《王制》要义易读一些,总体观点强调苏格拉底构建一个可笑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国是为了说明人应该超越城邦,虽然观点不错,但是《理想国》原文似乎并没有这层意思= =

(90、91写于2016.11.2)

92、柏拉图《理想国》

93、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

94、陈来《宋明理学》

95、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92-95写于2016.11.14)

96、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97、笛卡尔《谈谈方法》

92、96、97详见重新拾起的闲想‖《第一哲学沉思集》&《理想国》

(96-97写于2017.1.2)

98、王阳明《传习录》上

99、陈来《有无之境》

98、99详见有关阳明的碎语‖《传习录》上&《有无之境》

(98-99写于2017.1.10)

100、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坦白讲,能力不足耐心不足没太看懂吧,书比较厚情节又不太吸引我,只在一些闪光点上驻足了一下,对书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也不敢多发表什么评价了。

101、曹雪芹《红楼梦》

10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下)

(100-101写于2017.1.30)

10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104、柏拉图《蒂迈欧篇》

10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06、杨伯峻《论语译注》

107、杨伯峻《孟子译注》

108、《摩西五经》

109、《约翰福音》

110、《史记》先秦部分

111、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112、余敦康《魏晋玄学史》

(2017.4.27)

113、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14、《故事》

115、《我的名字叫红》

116、丘成桐《大宇之形》

(2017.6.1)

117、弗伦策尔《尼采传》

为《查拉图斯特拉》做准备

118、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

看完经济学10分钟速成课后把这本书快速过了一遍,定性了解了一下经济学

119、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

课程阅读,超级难看懂orz

120、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课程阅读,观点不错哦~写了一篇稿子但是因为是课程用就不发了

121、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

很短但仍旧很难读……

122、莫兰《现象学引论》

大厚书还没翻完,海德格尔部分还不错,胡塞尔部分依旧神游

123、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

教材,想看佛教结果大部分是其他教派的内容。

124、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三个字,过誉了

12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看完了第一篇,详见存在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一篇)

126、萨特《存在与虚无》

不太敢看,因为一个存在与时间就把我搞得有点招架不了,看了序言之后决定再放一放

127、吕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讲》

为了考试看的,大致理出一个印度佛教的框架。

128、郑洪《南京不哭》

偶然发现是MIT物理教授(华裔)写的,题材上有点兴趣就看了,觉得写得还是很不错的,人物形象立体,剧情上也没有可以诟病的地方,算是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

127、弗诺·文奇《深渊上的火》

合成体的设定不错,但是故事讲得不怎么样

128、特德·姜《降临》

太过于把一个科学定理嵌入到故事里

129、霍金《大设计》

越来越科普向了……

130、村上春树《当我在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131、爱得·里吉斯《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

132、Edward·Frenkel《爱与数学》

133、毛姆《面纱》

134、毛姆《在中国的屏风上》

(2018.12.06)

New

(2021.09,省略三年内许多书,故重新标号)

1、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李娟《我的阿勒泰》

3、张辰亮《海错图笔记》

4、柳青《创业史》(未读完)

5、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重读)

详见骨肉肤齐全的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

6、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详见毁灭与前进||《白痴》

7、莱姆《索拉里斯星》

8、斯特鲁伽茨基兄弟《路边野餐》(未读完)

9、莱姆《其主之声》

10、莱姆《未来学大会》

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详见思辨理性的高峰||《纯粹理性批判》

1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详见道德律与自由等价‖《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1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李秋零译)

14、莱姆《完美的真空》

15、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

详见先验哲学三部曲‖《判断力批判》

16、莱姆《惨败》

17、莱姆《无敌号》

18、莱姆《伊甸》

详见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梦||莱姆

19、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20、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21、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

22、先刚《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谢林<哲学与宗教>释义》

23、先刚《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

24、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

25、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26、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

详见痛苦与无聊夹缝中的幸福《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2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详见结束古典哲学之旅‖《精神现象学》

28、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重读)

看了下早期阅读的书目才发现以前看过这本书,虽然没太看懂。现在结合对哲学史的了解,对这本书算是大致入了门(完全看懂肯定不敢说),了解到这本书虽然是导论,但其实是结论,省略许多推演的过程。真要搞明白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得去看他的大观念(观念1)。近来其实本来也想写写意识、梦境等话题,但感觉在没读大观念前有点班门弄斧,而读海德格尔的话大观念不算特别必要,于是便也暂且搁置阅读与讨论,先去把主轴(一直到《存在与时间》)的阅读完成,再回过头来,像当初看《纯粹理性批判》那样仔细地看大观念吧,借此正好切入二战后的法国现象学和现代哲学。

29、尼采《瞧!这个人》

30、尼采《悲剧的诞生》

31、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上面三本尼采的书还是在一篇书后闲想里一起讨论吧,令我惊讶的事当时居然没把《查》这本书放进总集里,我明明都上了一门课,难道是上完还觉得没搞懂就没读完?书后闲想详见与尼采短暂重逢‖《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3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3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这两本书详见拜读或对谈||《哲学研究》

3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这回终于快速读完了全本,详见沉沦与孤独‖《存在与时间》

35、加缪《局外人》

36、加缪《鼠疫》

37、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38、《语言学的邀请》

39、韩炳哲《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爱欲之死》

40、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政治的逻辑》

41、萨特《存在与虚无》杜小真《存在与自由的重负》

详见虚无与他人

未完待续……

Contents
  1. 1、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 2、 周国平《岁月与性情》
  3. 3、达娃·索贝尔《经度》
  4. 4、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 我的归宿》
  5. 5、丹·西蒙斯《海伯利安》
  6. 6、丹·西蒙斯《海伯利安的陨落》
  7. 7、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8. 8、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9. 9、哈特莱《不说我也知道你想干什么》
  10. 10、斯特拉·阿德勒《表演的艺术》
  11. 11、富田浩太郎《戏剧影视表演语言训练》
  12. 12、胡爱民《独白——表演中独白阐释的艺术》
  13. 13、弗洛姆《爱的艺术》
  14. 1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5. 15、老子《道德经》
  16. 16、陈揪帆《未来病史》
  17. 17、李泽厚《美的历程》
  18. 18、《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
  19. 19、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
  20. 20、达娃·索贝尔《伽利略的女儿》
  21. 21、保罗·戴维斯《宇宙最后三分钟》
  22. 22、《博尔赫斯谈艺录》
  23. 23、亚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24. 24、史蒂文·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
  25. 25、詹姆斯·D·斯坦因《揭示宇宙奥秘的13个常数》
  26. 26、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27. 27、房龙《宽容》
  28. 28、毛姆《刀锋》
  29. 29、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30. 30、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31. 31、《毛姆读书随笔》
  32. 32、保罗·格雷厄姆《黑客与画家》
  33. 33、《博尔赫斯谈艺录》
  34. 34、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35. 35、《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36. 36、罗文华《读书是福》
  37. 37、米切尔·恩德《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38. 38、东野圭吾《时生》
  39. 39、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0. 40、阿西莫夫《神们自己》
  41. 41、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纪事》
  42. 42、老舍《猫城记》
  43. 43、布赖恩·格林《隐藏的现实》
  44. 44、韦斯特《24重人格》
  45. 45、三毛《滚滚红尘》
  46. 46、凯鲁亚克《在路上》
  47. 47、柏杨《中国人史纲》
  48. 48、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49. 49、筒井康隆《穿越时空的少女》
  50. 50、筒井康隆《盗梦侦探》
  51. 5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2. 52、歌德《浮士德》
  53. 53、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
  54. 54、波普尔《开放的宇宙》
  55. 55、巴金《随想录》
  56. 56、彼得·沃茨《盲视》
  57. 57、《心理学与生活》
  58. 58、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
  59. 59、王博《庄子哲学》
  60. 60、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
  61. 6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62. 62、毛姆《人生的枷锁》
  63. 63、《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64. 64、《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65. 65、《洞穴奇案》
  66. 66、《夏与冬的奏鸣曲》
  67. 67、《我们仨》
  68. 68、《摄影的真谛》
  69. 69、《电影镜头设计》
  70. 70、《Alice in wonderland》
  71. 71、伍尔芙《到灯塔去》
  72. 72、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
  73. 73、考夫曼《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
  74. 7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75. 75、加缪《西西弗的神话》部分+《局外人》
  76. 76、加缪《鼠疫》
  77. 77、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78. 78、沃尔特·默奇《眨眼之间》
  79. 79、《看不见的剪辑》
  80. 80、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短篇小说集)
  81. 81、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82. 82、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像爱生命》(书信集)
  83. 8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84. 8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85. 8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86. 86、James Monaco 《怎样看电影》
  87. 87、《罪·恶》
  88. 88、《<王制>要义》
  89. 8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90. 90、郑亚玲 胡滨《外国电影史》
  91. 91、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
  92. 92、柏拉图《理想国》
  93. 93、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
  94. 94、陈来《宋明理学》
  95. 95、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96. 96、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97. 97、笛卡尔《谈谈方法》
  98. 98、王阳明《传习录》上
  99. 99、陈来《有无之境》
  100. 100、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101. 101、曹雪芹《红楼梦》
  102. 10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下)
  103. 10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104. 104、柏拉图《蒂迈欧篇》
  105. 10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06. 106、杨伯峻《论语译注》
  107. 107、杨伯峻《孟子译注》
  108. 108、《摩西五经》
  109. 109、《约翰福音》
  110. 110、《史记》先秦部分
  111. 111、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112. 112、余敦康《魏晋玄学史》
  113. 113、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14. 114、《故事》
  115. 115、《我的名字叫红》
  116. 116、丘成桐《大宇之形》
  117. 117、弗伦策尔《尼采传》
  118. 118、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
  119. 119、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
  120. 120、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121. 121、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
  122. 122、莫兰《现象学引论》
  123. 123、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
  124. 124、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125. 12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26. 126、萨特《存在与虚无》
  127. 127、吕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讲》
  128. 128、郑洪《南京不哭》
  129. 127、弗诺·文奇《深渊上的火》
  130. 128、特德·姜《降临》
  131. 129、霍金《大设计》
  132. 130、村上春树《当我在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133. 131、爱得·里吉斯《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
  134. 132、Edward·Frenkel《爱与数学》
  135. 133、毛姆《面纱》
  136. 134、毛姆《在中国的屏风上》
  137. 1、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38. 2、李娟《我的阿勒泰》
  139. 3、张辰亮《海错图笔记》
  140. 4、柳青《创业史》(未读完)
  141. 5、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重读)
  142. 6、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143. 7、莱姆《索拉里斯星》
  144. 8、斯特鲁伽茨基兄弟《路边野餐》(未读完)
  145. 9、莱姆《其主之声》
  146. 10、莱姆《未来学大会》
  147. 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148. 1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149. 1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李秋零译)
  150. 14、莱姆《完美的真空》
  151. 15、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
  152. 16、莱姆《惨败》
  153. 17、莱姆《无敌号》
  154. 18、莱姆《伊甸》
  155. 19、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156. 20、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157. 21、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
  158. 22、先刚《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谢林<哲学与宗教>释义》
  159. 23、先刚《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
  160. 24、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
  161. 25、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162. 26、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
  163. 2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164. 28、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重读)
  165. 29、尼采《瞧!这个人》
  166. 30、尼采《悲剧的诞生》
  167. 31、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68. 3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169. 3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170. 3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71. 35、加缪《局外人》
  172. 36、加缪《鼠疫》
  173. 37、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174. 38、《语言学的邀请》
  175. 39、韩炳哲《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爱欲之死》
  176. 40、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政治的逻辑》
  177. 41、萨特《存在与虚无》杜小真《存在与自由的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