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算是重读《浮士德》,起因是我某日我忽然想到的“寒假共读计划”,我的一位同学提及希望一同重读这本书,获得新的理解。而这本书(分两部)一直拖到开学两周才读完,本着增进理解的想法,我从图书馆借了我能搜到的所有研究《浮士德》的书(其实只有四本),快速翻阅了一下,补充了一下背景知识和各方的观点。

  第一次阅读《浮士德》是在高二,当时意气昂扬,恰好在暑假里看了《巴黎圣母院》,打开了名著的大门,便在图书馆借了《复活》、《浮士德》这种大部头名著开始啃。虽说理解力不一定够,但至少也算是我个人一个阶段的开始。《复活》让我写了第一篇长书评,而《浮士德》则让我发现史诗型文学也能读出趣味。不过当时对这本书的评价不像《复活》那么长(或许是我没有找到),我在高中时期的整理《已读之书备忘录》里仅仅写下了如下一段短短的话:

  “长诗的阅读对我来说倒也是一个考验,只能说第一印象讨论善恶让我一开始便有了充足的阅读兴趣,这份好印象即使是在感到文章稍显无趣之后也能坚持,最终看完,又稍作思考,觉得这还应该是本好书,只是语言和文体上让我只能领略小半风采。”

  当时最痴迷的是那一句“你真美啊,停留一下”,浮士德说出这句话,满足死去的场景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这一次重读,很大的原因便是想再次感受浮士德的经历,希望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

  这一次对故事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剧透吧,恶魔梅菲斯特和上帝打了一个赌,要使浮士德陷入堕落。梅菲斯特与对生活意义感到迷茫的浮士德签订契约,约定满足浮士德所有的愿望,而当浮士德说出那句“你真美啊,停留一下”,感到真正满足时,便收走他的灵魂。第一部中,梅菲斯特带着浮士德经历了“模糊中的热情”的享受,第二部中,则是对事业、美、创造的享受。最后的浮士德双目失明,在黑暗中带着对未来人民自由图景的憧憬说出那句话的,浮士德的灵魂最后也没有被魔鬼攫走,而是被天使带到了圣母身边。

  浮士德最初虽然是一个年老的博士,还为寻不得真理几近自杀,而在最初的欲望满足之路上,全无博士的风度。当然他本人也因为返老还童药水变成了年轻人,或许在心灵上他也变为了年轻人的心态吧。在我看来,此时的浮士德是算不上值得尊敬的,特别是他遇见单纯的少女时,迫不及待地想让梅菲斯特帮他促成情缘,这让我感觉浮士德像个好色而腐朽的小老头。而对应的,此时的梅菲斯特可以说是成熟老练,言谈间带着否定与嘲讽却又不失道理,比如“人在求爱时,甚至欢迎恶鬼”之类的话,让浮士德只能丢出“呸,放屁!”、“滚吧,媒婆!”、“你诱惑者啊!长虫!长虫!”这样粗俗的语句应对。所以,在阅读《浮士德》第一部时,其实我是更喜欢魔鬼梅菲斯特的,虽然评论家们说他诱惑浮士德做出种种趋向堕落的事,言辞间将梅菲斯特描绘成一个反面人物,而在我看来,梅菲斯特自有他的人格魅力。

  浮士德象征着一种体验世界的精神,这种精神其实是和我的想法有相同之处的。我也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感受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体验各种奇妙的经历。不过就如歌德本人所言,浮士德在第一部的享受,都只是一种“模糊中的热情”的享受,这与歌德创作时还是一个青年有关。对一个歌德笔下的这个青年(虽然本身是老博士)来说,就应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一段该爱就爱的感情,而梅菲斯特恰好是一个引路人,虽然他心怀鬼胎,但毕竟为浮士德领略世界创造了契机。更何况,有时梅菲斯特“否定”的观点在我看来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歌德为了凸显“模糊的热情”,让浮士德的想法与梅菲斯特的想法针锋相对,不然也不会骂出“放屁”这样的词吧。于我而言,我倾向于在拥有体验世界的热情的同时,也有着梅菲斯特否定与批判的精神,当然也要避免落入讥讽与保守的窠臼。

  第一部的故事一气呵成,但舞台相对较小。第二部一上来就是一长段让人有些晕乎乎的浮士德与梅菲斯特在宫廷中侍奉皇帝的情节,第一次阅读的“稍显无趣”之处大致就是这里,这次依旧看得不算仔细。这之后浮士德被第一美人海伦迷住,梅菲斯特帮浮士德牵线搭桥的部分里又有巡游古典世界的桥段,那段其实我看得也有些云里雾里,只是再度遇见了《钢之炼金术师》的“瓶中小人”的原型。由此联想到的便是,《浮士德》作为一部史诗级的著作,引用了许多古代流传下来传说与神话,而它自己也成了许多作品创意出处。刚才提到的“瓶中小人”便是一例。加之历来研究《浮士德》的学者不计其数,对它的解读也花样翻新,让我忽然想到了中国史上学术地位最高的小说——《红楼梦》。《红楼梦》可以被称为旧社会的百科全书,这本《浮士德》同样也可以称为某种意义上的百科全书,那些研究《红楼梦》的被称为“红学家”,而《浮士德》的研究者们,是不是也可以冠以一个“浮学家”的称呼?

  第二部中的浮士德不再局限于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开始追求美与创造。前者无法使人满足,一个愿望之后紧接着就是新的愿望,永无止境,并且不会在心中留下太多印记。而后者,虽然追求仍然没有止境,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浮士德并不是在实现愿望时得到满足的,而是在预见愿望即将实现时得到满足的。希望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它的美不在于希望实现的那一刻,而恰恰在于你希望的那一刻。未来瞬息万变,即使就在眼前的东西转眼间也会化为乌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握在手中,即使浮士德心中幻想的自由的生活,最终也在梅菲斯特的否定之下无法实现。而浮士德就因为这虚幻的想法,满足地死去了,受到了梅菲斯特的嘲笑,梅菲斯特赢了吗?我想并没有,浮士德在幻想未来的那一瞬间,他脑中的未来便在某种意义上被实现了。

  浮士德是进取的,“泰初有为”是他的信念,虽然最初的追求有些平庸,但他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当他的追求从简单的热情转而美与创造时,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而“否定”之梅菲斯特,最初的批判到最后则显得有些狭隘。我是倾向于《浮士德》是一部浮士德的思想,或者说歌德的思想的成长史的,歌德从少年写到老年,将他一生的感受融入其中,梅菲斯特的思想是他的对手也是他的伙伴,两种思想交融在他心中,而当他将心中的形象尽可能具象化的用诗歌的形式描绘出来时,那种创作的愉悦与成就感,与那种在时间遗留痕迹的希望,不就像他笔下的浮士德吗?当初读到司马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立言想法,感受到了一种沉重,而阅读歌德笔下如精神史的《浮士德》,不免也有类似的震撼感。

  《浮士德》最后是喜剧性的,浮士德没有如作者的原计划走入地狱,而是来到了天国,此时天国那个和梅菲斯特打赌的上帝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领导我们走”的光明圣母。在母性的光辉下,那个与浮士德相爱而陷入悲剧的单纯少女再度出现,净化了浮士德的灵魂。浮士德遇到了绝美的海伦,而最后在他身边的却依旧是那个朴实无华的少女,我的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感动。《浮士德》第二部的经历比第一部波澜壮阔得多,而结尾又回到了第一部,堪称神来之笔。让我也要不禁在阅读之时,道出那句“你真美啊,停留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