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最近重新听闻/想起了两个观点: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从被抛入世界时便需要面对自己的生命冲动。

  十一月的生活看似在放松,实际又乏善可陈。一方面,由于上课/给报告等散杂的学术活动,让我着重于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如何度过。另一方面,在学术大目标进入等待期后,生活的大方向暂时冻结,让当下的所作所为找不到未来的意义相呼应。这种状态曾在几次假期末尾,外出回到家里后经历过,大多是半个月左右,我会意识到这样不太对劲,需要做出一些改变。而这次由于一些杂事,显得我似乎做了些事,生活看似被充实着,实际上却是缺乏中心的核心目标的。简而言之,这段生活是没有反思过的,我面对着自己多出来的生命冲动,即在多余的时间需要做些什么的愿望,有些无所适从。

  我并非无事可做,以往务实系列文章给我总结的经验加上第一容器时阅读与思考的经验为我的生活铺了一层可做的事(下文会详细提到),但由于缺失了中心的目标,使得它们不能很好的结合并产生意义,于是最后往往在各种事的选择犹豫中走向了最不需要动脑子的事物,杀掉了多出的时间,又并未得到足够的放松。

  于是需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去理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得到什么吧。时间限定在学术的等待期(或许很短,也不过是到十二月底,也许很长,一直持续到这一学年结束)。

  首先是学术层面。私以为对各类事所经历的心态往往分为三个阶段:不关心、极投入与抽出并找到平衡。第一容器的我并不把学术作为生活的主轴,第二容器时以学术为主轴,但实际上还在学术门外摸着墙壁。第三容器这两年多来做到了及其投入的状态,也收获了对应的成果,曾经体验过每一天的努力都肉眼可见地使自己进步,曾经将自己沉浸在学术的快乐中而对其他事件的快乐程度都加以抑制。而在目前学术的等待期,的确是合适的机会抽身出来。此前我在学术上一个首要的决定便是,对本可以完成但学术志趣小于等于原先成果的新结果不急于求成,亦即,将心力放在更高远、更未知,且做完成后能提升学术整体水平的事物上。再简化些,便是从求多变成了求精。这点在等待期前我曾尝试做到,并在今年五月时有所犹豫,但最终发现最优策略似乎是在申请前求多更为稳妥。好在数学又一次回报了我的选择,多出的近一半的文章让我的申请力度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方面的焦虑感也下降不少。

  但上述决定只是在“战术”层面,我目前依旧在“战略”层面的抽出上犹豫。此前随着学术不断的进展,我从疯狂做减法,到允许学术为主的旅居,到实践学术为辅的旅居,已经是让平衡不断地向原本“正常”的生活倾斜。近来开始阅读与听取课程,已经有向第一容器回归的倾向。此外,此前在心理上解决了第一容器末尾遇到的问题,仿佛亦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让第一容器的生活与当下交融。

  但依旧存在障碍吧。客观条件是一周一次的见面,原先我曾引以为傲,认为这让我的学术状态每周都能刷新,且每次蜕壳后多多少少能前进一点,不至于在学术上陷入迷茫。而今依旧如此,即使这周我想了一些学术观点又自我否定了一些,但我至少可以和导师在近日内交流,或许是将部分彻底地扫进“不可行”的垃圾堆,或许就是从灵感的碎片中拼出能让新一周感到激动的见解。但这种规律性在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枷锁,逼迫着我每周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并获得足够的谈资,虽然一次次的经验证明,每次我觉得谈资不够而疯狂思考后,往往会得到超出预订时间的谈资,比如上次本来想随便问些soft question混过两个小时,结果快结束时的一个问题戳到了我的灵感,于是又交流了50分钟。当然这种超出一般是会给我带来额外的快乐的,完成任务式的交流也不是我所喜爱的。

  这种枷锁使得第一容器中遇到的冲突再度出现而且更为强烈,即学术兴趣与实现生活中其他想法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两者都需要时间与精神力,关于时间,现在可比第一容器时有大把的多余时间(至少我不用上很多课写很多作业),于是不会出现曾经想开始学数学却又因为杂事消耗了一个周末的状况出现。而对于精神力,第一容器的我或许曾经觉得精神力是源源不断地,只要是面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如今我的态度是,正如游戏中往往有防沉迷/体力值设定,生活中每天,甚至一段时间内的精神力也是有限的。这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中的力甚至可以解释成精神力,而心当然是欲望,即想要做某事的冲动。时间和精神力想木桶的两块板,我对生活的意义赋予依赖着短的那块板。当然这种结构性的理解也并非不可超越,一个办法是想明白时间与精神力的具体展现方式,从中找到一个最优函数使得时间耗尽时精神力也恰巧耗尽,那样便会感受到充实感。

  那便在这一段落试着分析一下吧。时间相对客观,第一是用减法在生活中减去大段的被占用的时间,第二是用邻域的想法,将减法后得到的时间按长度划分,其中较短的部分需要乘一个有效系数才是真正能够被使用的时间,即10次碎片时间肯定比不上半天的集中时间。这方面,具体而言或许得等到这周五,因为我会同时完成课程/潜在的报告/此前预支的交流活动,剩余的周常活动便是周一和周二的晚上了。

  精神力的分析相比而言更难一点,一个合适的办法是将近期会遇到的或者想做的事列出并分析它们需要的具体的精神力。按照此前的观点,学术也细分为文献阅读、思考、交流、写作、修改等多个状态,其对应的精神力要求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也将它们分开考虑。

  第一梯队:学术思考、博文写作、阅读哲学/名著

  第二梯队:文献阅读、学术交流、学术写作与修改(这段时间暂时没有)、(数学或其他的)课程视频及相关材料(书籍与电影)

  第三梯队:一个人参与的游戏,娱乐用的番剧电影,轻松的书籍,筹划出行

  第四梯队:多人参与的游戏,出行(当日、数日、一周以上)

  第一梯队的特点是需要花一整段时间,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刚开始时状态一般而后才可能逐渐提升,最后由于提升的状态来决定给精神力带来正反馈(直接消除下次的心理准备)还是负反馈(开始下次前需要重新准备心理)。第二梯队的特点是所需的心理准备较少,总时长有限但在时间范围内精神力付出与精神收获基本成正比,即启动时需要足够的精神力,而结束时也能获得充实感。第三梯队的特点是,启动时并不需要太多精神力,但会将当日的精神力耗至枯竭,使得第二天的精神力得到补充。原先我一直将娱乐视为放松,而今我发觉它也是需要精神力的,这本质上是放弃当下来获得未来更多的精神力,但这个层面获得的精神力可能只能应付第二梯队的需求。而第一梯队的实践则需要第四梯队中活动带来的精神力补充。

  在这种图景下,或许我可以更清楚的描述此前的状态。由于少有第四梯队的活动,使得我无法积攒足够多开启第一梯队的精神力,或者是开启后由于负反馈(这是要精不要多的自然结果),每次又需要重新准备心理,所以生活时常在二三梯队间摆动。而由于周常科研见面的枷锁,使得我必须要尝试第一梯队里的学术思考,以及第一容器中活动的引入使得我想去阅读更多的优秀著作。而我的精神力却让我无法二者得兼,这种撕扯反过来又降低了精神力,使得往往两者都不选,而是跌落到第二梯队。第二梯队依旧消耗精神力,则靠着第三梯队来补充,补充之后却仍旧无法顺利开启第一梯队,于是便产生了空耗感。因为欲望指向是第一梯队,而所做的不过是第二梯队,所欲与所求的差距,便是心灵失落感的来源。

  有趣的是,阅读哲学/名著、其他课程视频、轻松的书籍、筹划出行与实际出行这一整条线路本来也是自给自足的,而且正是我所谓的引入第一容器的结果。而学术相关的活动自成一体本是第三容器一直以来生活模式。两种模式本都自相融洽,而放在一起产生撕扯的原因,或许能解释成,原先三四梯队获得的精神力供养一个第一梯队的活动不成问题,而今引入两件,便造成了上面大下面小的情形。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第四梯队的活动。当然另一个办法是提升整体的精神力。打卡式的RPG生活是增强精神力使用率的一大办法,因为不必将精神力耗在决定做什么事上,只需要把列表内的事务完成即可。不过我还在犹豫是否要祭出这套方案,因为它预设着生活的反思已经完成,剩下的便是实践了。而目前我又还在转折处,不宜继续延续或者动用这种注重效率的方案。

  或许我可以到这个周五后再做进一步地思考,或许再过段时间便是又一年生日,到时可以谈谈更多的展望吧。

11:34 2021/11/29
衣服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