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1. 此在与世界
  2. 常人及沉沦
  3. 操心与存在
  4. 小结

  
  对海德格尔而言,存在问题是根本问题,而基础存在论又可以归结到“此在(Dasein)”之上,进而研究此在“在世界之中”的“操心(Sorge)”状态,具体而言有“被抛于世”、“沉沦”、“共在”等细节需要讨论……

  是不是像说天书一般?这本《存在与时间》中充满新造词与旧词新义,虽然海德格尔在每引入一个新名词的时候都花了不少的篇幅解释(原文甚至解释了一下什么叫“解释”,和“领会”还有所不同),但是初读之时难免半懂,于是便出现了越到后面阅读障碍越大的情况。但反过来想,如果把这本书的架构类似数学课本般理解,一步步弄明白概念与定义之间的联系,才能最终一窥全貌。所以对于初读的我来说,下述闲想应该是掺杂了很多自己的理解的。

  这本《存在与时间》原计划写两部,每部各三篇,结果写了第一部的两篇后,海德格尔便转而用其他方式探寻存在问题了,所以这其实是一本“挖了大坑但没填完”的作品。不过好在海德格尔在写作的时候架构十分清晰(分出123abc小点真是对我这种看不太懂的读者十分友好,还不时回顾总结一下),目前看完第一篇也隐隐感觉有所得。第一篇只涉及“此在”及其具体呈现,“时间”将在第二篇中涉及(也不知道我会不会写第二篇闲想)

  我这样是不是在有点绕圈子而不进入主题?主要也是我隐隐有所畏惧吧,因为一旦下笔必然挂一漏万,而且我又不太希望在写闲想的时候也钻进艰深名词的圈子里,况且我还得就此写一篇论文作为“现象学引论”的课程作业,所以有些犹豫。好了,还是让我们开始吧。

此在与世界

  “存在”(Sein,亦为“是”)问题始终是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存在”最为普遍却不可定义——定义一个概念本身就要用到“存在”。而我们在一切命题与认识中,始终自然地使用着“存在”,仿佛它是自明而不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海德格尔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对“存在者”的讨论,如“上帝存在”、“真理存在”,而忽视了“存在”本身的内涵,只是在一种含混地层面去意会。而在研究“存在”问题中,一个最重要的存在者便是在此发问的这个东西,海德格尔将其称之为“此在”,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它在其存在中有所领会地对这一存在有所作为。

  此处为什么不用“我”,而像笛卡尔那样走上“我思即我在”的道路呢?一方面,“此在”用于强调这个存在者与桌椅这样静态的存在物的差别性,“此在”对自己的存在有所领会,虽然这种领会还不显明,但毕竟是有一种含混地概念;另一方面,“我”并不等同于“此在”,笛卡尔构建的“我”是一个在思考从而承受这些思考的受体,而“此在”的概念中包含着“在世界之中存在”,即“在世”的重要因素,这使得两者完全区别开来,故海德格尔选择造了一个新词来为之命名。

  首先,“在世”并非指有一个“此在”,有一个“世界”,然后有一个“此在”存在与“世界”之中这样一个关系,海德格尔将“在世界之中存在”造成一整个词,就是为了强调其不可分割性,并用大量地篇幅一点点勾勒“在世”的图景,认识便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

  可以作如下比喻,仿佛一个人的认识像一盏灯,照亮了眼前的一小部分,而其余的东西都在光线之外。这里的照亮不是空间意义上的,而是关注层面上的,生活中那些正常运作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进入光线内,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就失去了存在性,而是掩藏在整个体系的黑暗当中,以自然而然地状态被此在接受了。那些出了错或者不在常规状态下的事物,则会从黑暗地遮蔽中凸显出来,进入认识之灯光下,展现到此在的面前,供此在进一步的考察。另一种进入光线的情况是此在主动地将认识投到事物上面,让其从自然遮蔽的状态进入视线。这两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海德格尔称之为“展开”。

  此在的灯不是外在于黑暗、投射到上面看清其他存在物的,而是就身处在黑暗之中。这种状态是此在无法选择的,也就是一种“被抛于世”的、从此在意识到自己存在并有所作为之时就已经决定的状态。由于这种必然性的状态,此在需要去应对遇到的静态的存在物、同为此在的另一存在物,以及此在本身。

常人及沉沦

  “被抛于世”的此在面前,有无数种可能性,此在“在世”时每时每刻都要尝试理解这种可能性,并不断地在时间中踏出向前的一步,直到死亡。也就是说,那盏灯是无法熄灭的,不论照向哪里,都驱散了一部分黑暗,将一部分事物带到光明之下,而在光明之下被此在看到的东西,就需要此在去应对,应对的方式与造成的结果有各种可能性,但这都需要此在去承担。虽然此在可以通过专注于某个事物而精通应付之道,但这毕竟无法推广至所有的情况,因为此在不是全知全能的,其周围有着无穷遮蔽但仍有存在性的黑暗。此时一个重要的“助手”,即“常人(das Man)”,平均状态下的理解,便会跳出来帮助此在找到应对之法。

  借助“常人”,此在可以心安理得地做出抉择——这是一种平均性的做法,就像此前含混地理解存在一样。摆在此在面前的可能性减少了,有时甚至坍缩成看似唯一的选择,让此在不必多加思考便可以在时间中平稳向前。但选择毕竟会带来责任,无边黑暗中其余的存在物能导致的结果不得而知,当此在的选择出错时,即黑暗中对此在不利的一部分进入灯光下时,再回去寻找那个帮助做决定的助手“常人”,却会发现,查无此人!“常人”不是任何一个固定的此在,确是所有此在给当前做决定的此在的一种综合性意见,事实上,做决定的此在也属于常人的一部分,而常人却无法帮此在分担任何责任——此在的责任只能由自己来承担。但可能性及其带来的选择接踵而至,此在时刻都在新的选择当中,常人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

  海德格尔书中,常人的展开状态可以从具体的三类现象看出,即“闲言”、“好奇”、“两可”。这三种现象包括“常人”本身都是一种中性而非贬义的描述,因为它们是此在“在世”中无法彻底避免的。

  “闲言”是指不费心思地随意谈论,即“侃大山”,在这种现象中,没有人去深究说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内涵,人们不需要为说的话负任何责任,讨论的内容大多是人云亦云,将平均性与大众性的意见拼凑在一起,似乎表达了所谓的真知灼见,但究其根本,无非是大家、“常人”的理解翻来覆去地说罢了。“常人”的地位在这种过程中得以稳固与提升,当某个具体的此在再做决定时这种现象参与进来,仿佛某种决定获得了巨大的支持,但实际上,只是浮于言语罢了。

  “好奇”是指人们追逐新奇的倾向,这种倾向并不逗留在某一具体事物上,而是走马观花,对一处若有所知便急急地奔向下一处。这种倾向在工作的间隙或者完成后尤甚,人们会有一种获取新事物的见解的冲动,但这种冲动不断在事物之间跳跃,以至于得到的信息都是破碎的,但这再辅以闲言巩固,就能让人误以为自己有了许多深刻的理解。

  “两可”是指意见的飘忽不定,这一方面可以让失败的可能性和带来的责任降到最小,另一方面,它使得人倾向于意料而非确实行动,仿佛所有的可能都已经在意料之中实行过了,而这意料的过程夹杂着闲言与好奇,能让人们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而一旦到了付诸实施的地步,所有分散在言语之间的责任全都回归到某个具体的个体,人们却不愿意做出选择了。当有人真的做成事,两可带来的好处便又凸显出来——人们可以选择顺应事情结果的角度来说,然后宣称这是早已意料之中的。

  这三种现象以及由此“常人”状态的展开导致了此在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海德格尔把其称为“沉沦”。

  此处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从“非沉沦”到“沉沦”的过程,正如常人状态是此在不得不时刻依赖那样,此在从“被抛”之时起便是“沉沦”的,这种“沉沦”综合所谓的大众意见,在时间之中铺好若干条每一步都看似必然而无可选择的道路,而此在在时间之中不断向前,本来无数的可能性缩减为少数几个,沿着某一条道路前进。这种前进的路上仍旧会有充实的生活,每一步也仍旧在做决定,但生活变得那么容易,决定之前也不必多想十分轻松,直到某一天常人“出错”,才会人忽然惊醒,重新回到无所凭依(实际上只是凭依减少,常人是无法摆脱的),直面自己的“本真状态”。

操心与存在

  
  此在从“被抛”便进入“沉沦”的“非本真状态”,这种状态仿佛在黑夜中沿着道路行车,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全然不顾前方的断崖,但究其根本,这种状态为什么会持续呢?是对选择的逃避吗?实际上“沉沦”状态中也有一个个选择,只是都看似注定。其实是对选择带来的责任的逃避,进一步的,是对带来这种在无穷可能性中选择及对选择负责任的境遇,即此在的根本境遇(“在世”)的逃避。除去“沉沦”状态,摆在此在面前将时刻是如何应对“在世”,而此在对“在世”又是无可奈何的,这会产生一种畏惧,不是对某个具体的存在物的畏惧,而是畏惧世界本身。此在与世界无可分割,世界时刻在此在认识范围内展开,这种重压会让人喘不过气,而世界又随着时间滚滚地扑面而来,更让人窒息。这种情况下,“沉沦”之中的闲言、好奇、两可仿佛一个安全地港湾,让此在能安心地与世界间接性的接触而非直面。

  不论以如何方式,应对世界中存在物以及此在本身的过程,海德格尔称之为“操心”(Sorge),这种操心揭示了此在与世界的关系,也是存在根本意义之一。“操心”让人面对诸种可能性的自由选择中根据手头的信息,一步步成为他所能是的东西,即将自出生以来的无数种可能性随着时间不断坍缩,最终凝聚到一个点,就像许多纷杂散乱的线从一头不断捋顺,剪去多余的部分,最后成为一根长绳。“操心”在这个过程中如同那个编、剪的行动,此在的存在也在这种意义下成了一个有向箭头,从生指向死,不断在当前的时间点中涌现新的东西并稳固下来、不断向前。

  本真状态并非是不可达到的,正如“两可”的部分中,落实到实施之时常人似乎都退散而消失不见了,本真状态也可以通过减弱“常人”的影响来达到,但“常人”带来的大众意见毕竟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此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是,向死而在。

小结

  先写到这里吧,剩下的内容涉及第二篇而我还没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补上)。因为偏重论文的文风所以写得比较拘谨(虽然其实一点也不像论文好嘛),一些困难点如此在的空间性、具体的展开形式、领会与解释、命题与真理都不太敢写,因为写了肯定就是在瞎掰。然后原本是希望用一些数学化的模型增加理解的(比如提及的存在的有向箭头),但担心反而加重了交流难度,所以就舍去了。

  以及,海德格尔本人注重的问题始终是解读存在,上文中可能夹杂了一些存在主义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许会有所曲解吧,主要是因为存在问题实在是太难啦,我们还是适当地“沉沦”一下吧= =

衣服
17.11.19
22:24

*此篇参考的中译本为陈嘉映版
p.s.这个时间点一般是以往闲想的发送时间呢,大半年没写还是有些怀念的。

Contents
  1. 此在与世界
  2. 常人及沉沦
  3. 操心与存在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