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后闲想总集(更新《存在与虚无》)
寒假时与朋友达成的共识如今犹在耳边,人总是要吃足够多的苦才能下定改变的决心,如果能通过思考直接改变,那许多的苦是不必吃的。
前一篇相同标题的文章 在上月末便写好,只是行文结束于犹疑,让我并未顺从当时内心的想法。此时在标题上加《又一》,让我忽地想到曾经的《生存与生活-又一》 ,和相同标题的正文和续一对比,所处的境遇与心境已有所转变,仿佛过去的自我抛出一个开放性的询问,交由数周后的自我来尝试回答。可或许两种境遇下的不同回答都各自逻辑上成立情感上也大致可以接受,只是最终发觉心中的愿景偏向后一种罢了。我想此文也是如此。
去年科研事业低谷之时,萦绕在耳边的问题时常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想明白浓烈的感情,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真切的联系,应是能让我不顾一切投身其中的梦想时,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在科研的绝对重要性崩解的时刻找到了圣坛上的替代品。
六月的生活进行着,有快乐与失落,但谈不上幸福与痛苦。理性通过独处与论文写作保有一块自留地,感性也能有几处渲染或宣泄的出口。而我的犹疑却又诞生了,即使似乎知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向想要的前进除了随心而动的行动,也不知道是否需要行动间歇的小思。
曾经说希望朋友如家人,因为想在朋友那儿寻得家人般的信任与亲近感。当发觉熟人、朋友、爱人模糊的界限时,反倒可以将家人比作亲近的朋友了。有些朋友身上的缺点十分明显,优点也格外突出,但我与其交往是看重这个人,在信任的基础上认为人的发展性能抚平一切能够发觉的问题,这正是如今我面对父母的态度。
把包含父母的“家”临时搬到波士顿,剥离大部分旧有影响还兼带新的环境刺激,我自认已是“在家”这种生活状态能达到的极致。然而正如寒假实现或发现了“独自”旅居的生活的极致与瓶颈,如今我对“在家”的极致的评价也是能让我感到安心甚至有归属感,但仍有未被填满的部分,即并未达到我认可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