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解多种理论下的平行宇宙的科普书,书中提到了九种平行宇宙的构型。

  其中一些是我以前就接触过的,比如最简单的由“宇宙无限而粒子组合方式有限”导出的“百衲被多重宇宙”,由“量子力学中的概率波蕴含各种可能性”导出的“量子多重宇宙”,由“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多重宇宙”。这些平行宇宙类型此前我都稍有了解,在这本书里我得到了较为系统地阐述。

  而如“暴涨多重宇宙”、由弦论引发的“膜的多重宇宙”、“循环多重宇宙”、“景观多重宇宙”,以及“全息多重宇宙”,这些类型有的是我此前在科普书籍中略有涉猎的,有的则是我从未见过的,经由这本书得到大致了解。

  而最后的“终极多重宇宙”则是将所有数学模型都囊括其中,因为刚接触过非欧几何,我最直观的脑补就是存在一个满足双曲几何系统的宇宙。或者说存在一个以地球为反演球做一次反演过的宇宙。

  可以说,这本书是让我此前对于平行宇宙漫无边际的脑洞都找到了依附,也扩展了我的脑洞,顺便了解了一下弦论之类的东西(虽然我目测自己没看懂),可以说收获颇丰吧。不过以上都只是对这本书内容的简单概括,真正让我产生写这篇文章想法的东西,是书中最后提出的几个问题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

  看过《最初三分钟》、《最后三分钟》等科普书籍后,发现在书的最后进行一番哲学上的探讨或者展望似乎已经成了定律。我倒是也挺喜欢这种形式,把问题抛给读者,让人从被动接受一下子进入了主动思考的状态。

第一个问题:哥白尼是一种基本的科学范式吗?

  啊……一开始我看到这个问题也呆了一下。简单地解释一下就是,自科学的发展,人类的中心地位一直在变弱。先是日心说打败地心说,让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再之后人们渐渐发现,太阳、银河系都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平行宇宙论让我们的宇宙也丧失了特殊性,我们不再是天之骄子,我们不过是众多可能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

  以上这是科学方面让人类产生的想法,而我想到的其实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的过程。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最特别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发现,自己所在的市、省、国家,都并没有什么特殊性,而自己本来引以为豪的一些生活状态、观点与想法,其实很多人也都曾经历过。自己不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

  但我又在此打住,反过来想了想,因为一个人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在某些意义上似乎,自己还是唯一。我的经历、我此时此刻的感觉,世界上没有哪个人能和我一样,我所遇见的所有人所有事,都是我独有的财富。其实我对自己的“去中心化”并不是十分彻底,我现在依然相信,自己和别人在某些地方有确确实实的不同之处。不过已经不再是小时候以为自己是“被选召的孩子”的那种感觉,而是一种坚定地自信吧。我个人还是对这种“认为自己特别”的心态持保留态度的,因为它能让我更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与去体会这个世界。不过我想“去中心化”的进程不会停止,若是未来出现将人的记忆与感觉全面复制的技术,我想那时我在面对我的复制人之时,这种“唯我独尊”的自信恐怕要被削弱大半吧。

第二个问题:我们能够检验作为多重宇宙基础的科学理论吗?

第三个问题:我们能够检验现有的多重宇宙模型吗?

  这两个问题让我一同想到一件事,那就是,物理的意义在是什么?

  高中时期接触了一些科幻作品,感受到物理研究给哲学思考带来的意义,渐渐对物理产生了兴趣。而现在在即将切切实实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时刻,我不禁问自己:当我们在学物理时,我们在学什么?一个个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定律,一个个建立在简单假设上的数学推导,构建出物理学的框架。这幅框架,我们用它来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书中提到,物理的作用是预言,让我们更加有效地控制身边的事物。书中又提到,物理的作用不仅仅是预言,因为仅仅知道答案对物理学家来说是不够的,如果有一个黑箱,它能在输入任何需要的问题时给出答案,而物理学家们肯定会依然想尽办法弄清楚它的原理。这之中的原因,大概是对“真理”的追求吧。形而上的、“真实性”的东西总是能够让我们着迷。

  物理理论的研究让我们接触到了多重宇宙的图景,检验它们的存在也并非不可能。但我想思考的一点是,如果无法检验,那么这种理论有它的意义吗?或者放松一点条件,我们能够知道平行宇宙的存在,却发现自己无法对它们造成任何影响时(不然就不叫“平行”宇宙了),它们的存在对我们还有意义吗?

  对文学家来说,必然是有意义的。多少作品建立在平行宇宙的假设之上(《神们自己》便是一例),这些作品里,不同宇宙之间还是可以产生影响的(哪怕很小,只有粒子和能量的交换)。人类做不到,总不能让人想不到吧。我想在思维上构建出如此的图景,便是人类很大的一笔精神财富了。

  当然一些人肯定不能止步于此,知道平行宇宙的存在却无法影响的感觉就像知道珠穆朗玛峰在那里却无人攀登一样,是会让人着迷的。那句“山就在那里”让多少人振奋不已,而我想若是我,也会执着地去追求两个世界联通的途径吧。平行宇宙的诱惑力,还是太大了。

  物理上一些纯理论性的,对“真理”追求性质的探索,在我看来终究会变成实际操作中不可或缺的指导。

第四个问题:多重宇宙会如何影响科学的解释力?

  这是“去中心化”引发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的宇宙失去了特殊性。那么人们研究这个宇宙的物理定律还有意义吗?这个问题好解答,就像个人在世界上不特殊,但对那个人自己来说,积累经验、丰富心灵依旧是需要的。

  然后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宇宙失去了特殊性,那谁能保证我们宇宙的物理定律一定是如此完美的?为什么万有引力恰好和距离的-2次方成正比?为什么不是-2.000001次?此前这个问题可以由奥卡姆剃刀原理解释,而如果引入平行宇宙,当任何一种物理定律都能够对应一种宇宙时,这个问题不得不让人再次重视。粗略的解释,我想依旧是有点理想化的人择原理吧,唯有符合这种定律的宇宙才能让我们得以存活。

  其实引入平行宇宙也会让我产生一种怠惰感,这种感觉就像玩单机游戏修改数据之后,就没有动力慢慢打怪升级了。

第五个问题:我们应该相信数学吗?

  依旧是对数学是人类发现还是发明的一次思考。我原先一直认为数学之美妙让人都不敢相信那是出自人类之手,所以一直有种人类不过是在发现“数学定理”的感觉。而如今,这种感觉似乎略微受到了冲击。在不同的宇宙结构下,会有不同的数学结构,而对于我们这个宇宙,对于我们这些人类,数学工具似乎是人们发明出来,用来更好地掌握世界的规律的。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主要是考虑到了不同的宇宙会有不同的数学,数学不再是唯一,所以人类有可能宣称自己得到了“发明权”。但我又想到物理定律,同样是不同宇宙可能各不相同,但似乎定律始终只能被认为是“发现”而非“发明”。于是又有一些混乱了。我想这个辩题会一直在我的脑中盘旋吧,以后或许我还会对这点有进一步的见解。

  此外,书中有句话十分有意思:“日常经验一旦超出了日常生活的范围,就失去了指导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我总是不自觉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看看是不是靠谱。有时候也会遇到和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在此我能想到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泊松亮斑”吧,当时泊松可是闹了个大笑话呢。也以此为戒,日常经验是发现的基础,但并不一定是这个世界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