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非常者” ——《24重人格》
好吧其实我有点畏难情绪,怕这篇预告已久的文章写得像之前几篇书评一样不能令自己满意。不过观察了一下以前的书评发现令我自己满意、写得也比较顺畅的大多是边写我边看原文里我觉得不错的段落的,行文的方式也是一段书中话,一段我的随想与评论。而那些凭记忆写出的部分,比较会容易流于碎碎念。不过这本书我没有做多少笔记,所以可能仍旧是那种碎碎念,想到什么说什么状态,望见谅。
惯例提一句我看书时的趣事:我知道这是一本多重人格患者自述的作品,一开始看的时候就抱着书中会出现很多分裂人格的心态,然后当我看到书中的“我”和“我”的妻子瑞琪“同一天出生”、“分享过无数共同经验”时,下意识的认为瑞琪是“我”的分裂人格之一。那他们哪来的孩子呢?哦孩子也是分裂人格之一。不是还有哥哥么?哥哥也是分裂人格之一。那心理治疗师呢?也是分裂人格之一……不不不别被我骗了,他们都是现实(至少是小说中的那个现实)中存在的人,并非“我”的分裂人格。当我恍然大悟时,只能嘲笑自己神经过敏了。
这本书从“我”在生活中偶然激发了儿时遭到侵害时分离出的人格讲起,展现了“我”与分裂出来的人格之间从排斥、畏惧到理解、开放的心态。具体的情节交由读者自行品味,我直接进入我要讨论的主题。
多重人格在动画作品中经常出现,另一种说法是“背后灵”(@游戏王),这种情况一般是多个灵魂进入了同一个躯体。而多重人格则是人在受到重大刺激时,将记忆与精神状态以一个人格的形式分离出去,将痛苦交由那个人格承受,以保证主人格不至于崩溃。这和“背后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这些人格本质上都是“自己”,而且都是悲惨的“自己”。那种动画作品里和“背后灵”的美妙邂逅在实际情况下都残酷无比,那种与“背后灵”谈笑风生,时不时玩切换人格的幻想也不过是理想状态罢了。
但其实这些分裂人格毕竟只是承载着痛苦的回忆,本质上都是友善的(就这部作品中而言)。分裂人格们搞得一些破坏也大多是处于恐惧和不安,如果能够安抚他们,和他们平静的交流,也是能够和他们和睦相处的。
多重人格患者毕竟离我们还算远,通过这本书我也只是粗略的对他们的生活状态有所了解,细致的讨论专业性问题似乎并没有很大的意义。我想值得讨论的点是将多重人格加以引申为日常生活中被认为“与常人不同”的人。这些人可以是残疾人、病患者,也可以是特立独行的人。
对这些人的态度,要划分为两类人,一种是和当事人亲近的、知道内中详情的,另外一种是不知内情的熟人或者路人。前者大多能给予当事人理解与关心,在当事人与“非正常”因素抗争时提供支持。书中的瑞琪对“我”的状态一开始是惊讶的,但当明白原因后,夫妻之间的感情让她能够尽力维持“我”正常的生活。但这种状态其实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这让我想起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当他在残疾后在地坛中寻求解脱时,他的母亲更是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人。相比当事人可以有理由尽情发泄,那些身边人则需要更强大的内心,不仅忍受外人异样的目光,还要承受当事人无意间对他们造成的伤害。“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当时读《我与地坛》,这句话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只是希望自己在处于那种“与常人不同”的状态时,能够在考虑到自己境遇的同时,也多身边关爱自己的人。书中,瑞琪也有忍受不住的时候,她有过一段短暂的外遇,“我”表面上默许她,内心里却万分伤心,好在最后瑞琪选择了与“我”之间的夫妻之情,才没让这个故事以悲剧收尾。而若瑞琪真的就此离开,真的也无法对她有太多苛责,毕竟她承受的已经足够多了。
再来谈谈后者吧,我想平时我大多情况下是处于后者的状态的。作为一个身处“正常”地位的人,来看一个“与常人不同”的人,是很难避免区别对待的。我的区别并不是指冷落、厌恶,也包含着同情与怜悯。举个我实际遇到的例子吧,以前我曾有一位智力低下的同学,他并不听课,也不怎么和我们说话,只是呆呆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有的人会故意捉弄他,用“正常”的智商逗弄他闹出一个个笑话;老师只是要求他不干扰其他同学,也让其他同学不要捉弄他;而我,始终是处于无视他的状态,他对我来说,真的就像是教室一角的隐身人。我不算是厌恶他,有时也会无言的表达同情,但当他处于“与常人不同”的状态时,我便很难与他进行正常的交流,于是干脆选择了无视。以己推人,我想对于上文中提到的那种不知内情的熟人或者路人,不与当事人多接触是大多人的第一反应。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人是有一种将周围的事物纳入自己控制范围的欲望的,而“与常人不同”的人则会让这种控制变得异常困难,因为冷不丁就会出现什么突发事件。所以其实常人对待这些人的冷眼也只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吧。
但实际上,同一个事件,在旁人和当事人眼中天差地别。当事人感同身受,有时也会发现那些“非正常因素”也不过如此,如书中的多重人格也并不意味着危险,善加疏导仍旧能过于常人无异的生活,甚至更有趣味。而对于旁人来说,可能有时便会被心中的刻板印象所妖魔化,这些刻板印象来源于影视作品,虽然并非都是负面的,但即使是正面的(比如我上文提到的和“背后灵”谈笑风生),也会给人以错误的认知。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依旧是抛开原来的成见,耐心的去了解这些人真实的状态。这本书就算是了解多重人格这种“与常人不同”的人的一个窗口,同样对其他的“与常人不同”的人,阅读真实的经历与心路历程,或是在生活中主动的接触,都是不错的方法。如阅读上文提到的史铁生的作品,也会让我对残疾人士的心理状态有更深的了解吧。
这本书中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冲突事件,也不像一些有关多重人格的影视作品那么轰轰烈烈(比如说《搏击俱乐部》),也许这就是生活,虽然会有千奇百怪的经历,但仍旧能够平平稳稳的走下去。作者自学成心理学博士,致力于让大众正确了解多重人格患者的生活状态,他那写在文末的演讲稿,让我脑补出一场TED演讲呢。在此,为他致以诚挚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