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断前的徘徊
我不止一次提过,当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时,距离解决它就不远了。往往问题本身就是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在迈出一步前在原地徘徊。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想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在当下或者可预见的未来去做。而此时的一大问题依旧还是我因为长远的事业规划,暂时放弃了在国内实践理想的生活,而又希望在新的城市创造理想的生活。在生活的跌落 这篇文章中,我意识到自己从生活跌到生活生存混合态后又跌到了纯粹生存的状态。但这回我意识到后,立刻就沿着绳子回到了混合态中。加之第二周后工作占据日常的时间已经固定,我站在了决断我未来一段时间日常安排的时间点。
而我反倒有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或者说不知道自己更想要什么了。我可以列出一些不想要的,比如纯粹把日子当RPG做任务般过(上学期的主旋律)。进一步地,我面对的是是否要抛弃自我剥削。我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让自己有了不自我剥削的可能性,使得它不再是日常中的一项默认设置了。以往在此背景下设立的独居-在家-在校-旅居四种状态实际上便接近崩塌了。以往设定的核心在于,计划好科研之外所需的时间,如吃喝、出游、社交、心情,然后将剩余所有时间投入到科研中,以换取某一时刻的身份突变。上一学期的安排中,完成所有的事(包括科研自带所需的时间)后时间就超支了,所以无需考虑特别考虑自我剥削的问题(其实还是在自我剥削,只是连去思考和选择的精力都没有了)。如今当它确切地浮现在我面前时,或许我就已经知道我的本心不愿再那么做了,此时在过往或许我还会再试一段时间看会不会有转机,如今的我更知道自己的脾气,此时也难以为继了。
于是问题变成了,如果计划好其他时间后,剩余的时间我希望投入到什么之上。实际上我需要先回答这个问题,再反过来去计划别的事情来配合这件事。相当于说,对我来说,学期中生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心中有个呼之欲出的答案(之一),便是阅读哲学书籍,借此与人交流。另外一个备选答案或许是找个伴侣一同生活前进。在选定答案前,不妨让我来想想成为答案的必要条件吧。
首先当然是能够吸纳几乎无穷的时间,即在做完其他事后,愿意在这之上无限制地投入时间。阅读哲学书籍这件事我实际上在去年独居的生活中实践过,一旦开始后确实会不太好刹车,即我会主动地放下别的事继续去翻阅一部又一部新的著作,我选定的康德到海德格尔这一时期的著作实际上也足够让我阅读。这一方面甚至能更上一层楼,就是“借此与人交流”。上学期以及这个假期已有了十分成功的与人讨论哲学话题的实践,只是我的底子由于没有持续输入而比较薄,所以讨论活动本身也有提升空间。
其次是能为我带来当下和长远的快乐。这两者或许缺一不可,当下的快乐需要至少让我不觉得投入时间时感到痛苦,长远的快乐也让我不必担忧当下投入过多后陷入及时行乐的陷阱。这点阅读与讨论当然十分满足,甚至正是第一容器的我曾向往与实践的。
在此让我想起了此前朋友的一句话,指我的本性从大学以来就没有什么变化。这里对本性的叙述当然很宽泛,我可以说某些方面我有变化,比如从表现外向而内心内向到表现与内心双重的外向,比如把学习作为最终目的到只把学习作为手段而把创造作为目的,比如从希望尝试一切到明确走向自己擅长和偏好的方向。但某些方面,如阅读与交友,实际上我的梦想一以贯之,只是以往的时期有太多限制与挫败,历经艰难后终于在大方向上实践了梦想而转向更细致与极致的探索。我最近其实觉得,现在(或许称之为第四容器)的心态反而和第一容器时更为接近,或者具体一些,甚至是大一第二学期。不过也本应该如此,因为如今这个阶段也是三年,且也会在三年后面临不确定性。对中学与大学早期时代的我来说,往往在第一年时向外探索,第二年上半年尝试实践阶段性的理想(如用心维护一个希望其蓬勃发展的组织),第二年下半年迫于升学压力而减少课业(如今叫事业)外的活动,而在第三年初期混到个未来不错的去处(或做好奠基),在第三年末期反倒轻松自在。这种模式让我又能充分体验当下阶段的特点,又能在长远上顺利发展。本科末做好奠基后的滑铁卢让我将博士三年都打上了自我剥削的底色,使得如今我告别自我剥削时还有些心有余悸。我曾低估了本科申请博士的难度,如今也早已耳闻博士后申请助理教授的难度。但如今我又知道,此时的难度已不再是零和一的差距,而是一到十,或者说期望与所得相差所带来的难度。我如果放低期望,对应的也会放低难度。更诱惑的是,放低期望似乎也已能达到我第一类理想的生活,甚至是必要条件。在机会成本陡然提升的情况下,第二理想生活的诞生才更为艰难。
谈了这么多,或许更像是我在给自己找一个放纵的理由。近来《三体》剧集一下子更新了十集,而此前是一天一集。我明确地知道每天一集能让我每天都有值得开心与放松的事,而我却也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看完了,提前透支未来两周的快乐。我似乎不是一个节约或倾向于延迟满足的人,因为我往往期待着未来有更精彩快乐的活动,放空当下的任务清单迎接新一天是最好的状态。甚至有时,有些未来更极致的快乐是建立在当下实践快乐之上的,节约快乐还会错过更大的惊喜。当下的我,甚至有点像当时申请季惨淡结束时天天打自走棋日麻时那样,惊讶于自己又一次沉浸于过往朴素的快乐中。
无论如何,我都得和自我剥削说(暂时地)告别了,未来科研会被分配其应得的时间,正如上学期提及的工作那样。毕竟事业长远来看虽激动人心,但它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哲学阅读与讨论能够承担生活时间的最终兜底物,便让它来试试吧。
22:13 2023年2月5日
衣服
同样作为附录,来简单谈谈工作吧。这似乎是当下时段的结构性问题,甚至是未来数十年需要面对的,除非我最终忍受不了而选择了不教课的研究所。对它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便是为我最终抉择做准备。
工作的问题是把日常时间分成更小的几段。不甚恰当的借用性反应周期的划分,我觉得生活/事业需要准备期/拖延期与熟练期/沉浸期之后,才能走向享受期/爆发期,而最后还有恢复期/收尾期。当时间被硬性切割后,活动往往处在前两个时期而在到达第三个时期前便被打断。如现今我一三五上课,一周变成了两天、两天、三天的配置。而工作自身也有部分能让人享受,但前后的准备期压力和恢复期的简单娱乐则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于是便会演变成,两天内,第一个半天工作,下午与晚上作为科研的准备期,第二天或许有一段沉浸期,但马上又会有下一段工作带来的潜在压力,而无法在第二天毫无顾忌地进展科研。三天的配置中或许周六能做到科研的爆发,但这又与正文中放弃自我剥削的想法矛盾,因为周末本应更偏向生活的。或许我能找到解决办法,比如第一个两天里做些准备后,第二个两天工作之余尝试迅速地进入爆发期。然而如果我所言的节奏是客观规律,我又放弃了自我剥削,不将日常中剩余的时间全部投入科研,那便成为了一个结构性问题,即不打破这个设定就无解的问题(如博士期间的压力)。另一个办法是,与合作者交流能快速地进入爆发期,因为对方或许已有一些准备。所以暂时放弃个人从准备、沉浸到爆发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即在学期中便更注重集思广益,而到学期末假期前再集中精力爆发,到假期后段则注重实践理想的生活,以此循环。
近来许多文章,仿佛是给日常生活加上些许限制条件与想实现的点,几经逻辑推理,发现解空间的大小。如果一不小心条件加多了变无解了,则需要删去一些条件。经由这种方式,能够让自己不再患得患失吧。
22:35 2023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