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上篇文章 消解了对未来的犹疑以及踌躇带来的痛苦,然而这不过是给初段少年的失望 找了暂时的应对方案,这一事件发生前的意识到的压力的来源 再度浮出水面。了结远方的压力后,我还得应对当下的压力。

  在正式讨论前,我想再度厘清讨论的大背景。上一学期被视为过渡,假期时的疯玩为前一阶段(第三容器)的生活画上句号。这一学期开始,我自认为需要正视并应对海外生活遇到的问题,试图构建第二理想生活。正视意味着不再能将逃避作为解决方案,即我否决了学期中忍受痛苦,学期外疯玩恢复的办法,而希望在学期中创造自洽的生活节律。在未来问题出现前,我自认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磨合。通过多方面了解,我意识到当下生活轨迹的未来大概率无法导向理想的生活。我用“大概率”是因为最初我还有些许盲目努力的希望,上篇文章将这一希望从逻辑上扑灭,相当于我在面前岔开两条路时,思考与判断了其中一条路的导向后折返,在路口插了个此路不通的牌子,于是我便可以安心地走向另一条路了。

  插上路牌的瞬间,意味着我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去磨合,亦即我无法把问题推向未来,而需要在当下解决。而当下的压力来源,刨除未来的压力即事业发展的压力后,还有饮食起居、工作和同事社交。直觉的解决方案是必要的工作的社交外就把自己关在家里,过上博士期间海外的主动自闭生活。然后再度面对的是缺少娱乐的现状,还因为基础的工作和社交消磨掉大半精力,以至于也无法持续哲学阅读等需要精力的爱好。

  无解的现状下,合适的办法便是去掉某个强制条件。我考虑了去掉“珍视当下”这一条件,选择用游戏或睡觉杀时间,直到三周后本学期结束。但这意味着又一次的逃避,彻底宣告这学期尝试的失败,将问题拖到下个学期。长远来看,我努力的方向是让这样的“下学期”永远不会到来,所以原则上来说这确实是保底方案。

  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当然是观察到一种他人独特的解法而向之学习。然而这几乎等于是天上掉馅饼。当我对生活的探索初期,这种馅饼曾经很多,那些为我生活带来新元素的人也大多成为了我长久的朋友。如今我自认为在海外没什么朋友,也是因为生活中缺少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人,大多都是通过以往的经验自然能得到的解决方案。不过至少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对生活的诉求和我对朋友的诉求实际上是一致的,我感受到的孤独不过是生活中缺乏创新的另一种体现,好消息是两个问题可以合并,坏消息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我从哪个角度都解决不了。

10:51 2023年4月6日
没有动力时,精力也不再旺盛,一会儿便感到疲乏了。
衣服

20:44 2023年4月6日

  上午是心情大雪,下午再来了个心情大冰雹,教课被评价与学生互动不足。回住处的路上脑子懵懵的,感觉这学期的意义感被完全地抽离了,换句话说,这学期像是在各方面彻底地失败了。坐在沙发上也不知道做什么,便看了一部室友推荐的电影。其中一句“不是讨厌,而是无能为力”忽地打动了我。我苦苦在当下追寻解法而不想逃避,似乎是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而一次又一次地无力感袭来时,我便转而愤愤不平、厌恶环境。然而根据此前的铺垫,我倒是终于能自然地接受自己在当下的无能为力,承认同时平衡上课、做科研、办讨论班、参加会议、维持愉快的生活是做不到的。而做科研本身又是需要强大精神力和创意的活动,紧逼之下是难以一蹴而就的。所以若真的要放弃一项,那可能在剩余的三周日子里,放弃科研倒是明智的选择。暂时的放弃并不意味着每个学期都要放弃,否则我会认为博士后这份工作在舍本逐末,下个学期我仍能够砍掉别的活动来适当给科研争取时间。

  这让我想到本科时同时搞砸友情和面试的那个下午,点开《简爱》电影和《河西走廊》纪录片,让我重新积蓄起力量面对第二天的面试,也为我带来了看纪录片和人文历史旅行两大爱好,大幅改变了我未来的生活。如今同样是某种未来理想生活的破灭,我需要的并非游戏和培养独居时爱好,而是通过文艺作品构建新的理想的生活。室友倒是说了一句对电影的标准评价:人只能过一辈子,但通过电影可以去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理性陷入死局的时刻,还是试试艺术的熏陶吧。

21:28 2023年4月6日
好歹是找到点希望的
衣服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