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三部头至此终于全部阅读完毕,最后一本《人生的枷锁》本是“寒假共读计划”的备选,却因为开学后各种新书和事件的涌入而不断拖延,过了大半个学期终于开始阅读,而50万字、700多页的篇幅又有点让我望而却步,好在我还是利用空余的时间把它阅读完了。说实在的,一开始还是觉得毛姆写得有些冗长,两百多页的时候我就有种情节已经过去大半的感觉,谁知往后还是演绎出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说不上有趣,却让我的思路跟着主人公菲利普,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结尾处菲利普大约三十岁,而毛姆自己也说花了三十年去积累素材,作为一个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我有理由把菲利普的精神变化部分地看做毛姆思想变化的体现。当然同时,菲利普也作为一个独立于作者的人物,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故事脉络较长,在此不作梳理,只摘取片段情节抒发随想。

  菲利普作为一个在社会中打拼的青年,思想不断的变化,好在每一次变化都还是较为喜人的,可以说是更深切地认识到了人生与社会的现实,也可以说对他的处世态度有了更成熟的见解。第一次算是抛弃对上帝的信仰,由此也走出了宗教的束缚,他感到自己成了自己的主人;后面有一次是走出情欲的障碍,感到他的人生更为自由;最后还有一次是终于参透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没有意义,所有的一切都微不足道。每一次变化都有着大段大段的自我反思,有种破除旧想法,感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我在《复活》中看到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有过一次,然后从此他踏上了“复活”自我的道路。而在这本书里,毛姆一次次的让主人公领悟到新的意义,并且都是以一种波澜壮阔的形式。这或许是我喜欢毛姆文字的原因之一吧,也是让我看完这本书的动力所在。

  菲利普在变化,那么他的变化是变得世故,顺应社会与现实,还是更为成熟呢?据译者的评语而言,菲利普最后放弃了年少时“周游世界”、“随遇而安”这样奔放的理想,选择了稳固的家庭生活,算是一种志气湮灭的悲哀。而在我看来,他对人生的理解更加通达了。其间有一段时间他是现实主义的,一切只顾实际利益,无视一切不着边际的理想主义,而在“顿悟”之后,他发现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上,有一种更为完美的东西。“它强烈,富有魄力;生活中的欢乐、丑和美、卑劣行径和英雄行为,它一概接受。它仍旧是现实主义,不过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现实主义。在这种现实主义里面,事实为一种更为鲜明的荣光所改造。”这种想法其实是和“包容一切,将生活所有的经历,好的和不好的,欢乐与痛苦的一概视为人生的收获”不谋而合的。我知晓理想主义的单薄与无助,也不愿意在现实主义的势利中丧失梦想,于是便也会选择这种适应现实,而又更能让人感到激动的心理状态。

  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我也是支持菲利普所想的(或者说是毛姆借菲利普所言的)。人活着本没有目的,仅仅就是一种存在罢了。“尘世也没有什么残忍可言,不论是做过的还是没来得及做的事,一概都无关宏旨。失败毫不足奇,成功也等于零。他不过是暂时占据在地球表面的芸芸众生中间最不起眼的一个罢了。然而,他又无所不能,因为他能从一片混沌之中探出奥秘。”书中的波斯地毯算是一个不错的比喻:“地摊被编制的错综复杂,并非出于某种目的,不过是满足美感的乐趣罢了。”如此一想,便会有一种从“人生的枷锁”中完全挣脱出来的感觉:不需要去寻求意义,我们所经历的生活,若是满足了我们对于美感的需求,便足够了。这不是一种退而求其次,而是切合现实所做的调整。“枷锁”是否存在全在于一念之间,人完全可以赋予自己心灵的自由。

= =

  其实一开始就谈了这么多最后得出的结论,讨论菲利普最初经历的困厄似乎境界便有些低了。然而其实并不是的,以上的结论实际上还是针对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心态,在解决精神问题之前,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东西需要解决:物质,更基础一点则是温饱。

  菲利普幼年父母双亡,被大伯收养,成年后一人出去打拼,屡受挫折,甚至潦倒到无家可归、落魄街头的境地。好在他曾目睹过有人因潦倒而自杀,并且建立了足够的心理防御,没有在最困苦的时候一死了之。他从低谷中走出,生活似乎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很无奈,在那样的社会中,他无法摆脱社会底层人的状态,即使精神豁达,生活也只能处于一种糊口的状态。这部作品在给人一种处世态度的同时,也为人展现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打拼的困窘。这让我联想到《平凡的世界》(当然篇幅和题材上也很容易联想到),同样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同样不断地被社会的浪潮拍打着,《平》是以第三人称叙述了多个人物的生活,在展现社会现实的方面和《人》相对类似,但前者让我读完只会感到一种淡淡的悲哀与无奈,后者因为在精神层次有所突破,还算是给了我一些慰藉。当然也可以说这种慰藉聊胜于无,更突显悲哀云云,但我想,毕竟菲利普本人在书的结尾,确确实实感到了自由与幸福,并认为部分地冲破了“人生的枷锁”,即使他的行动与思想对现实毫无助益。书中有句话很好地描述了《平》与《人》描绘的社会现实:这里既不好也不坏,有的只有赤裸裸的事实,这就是生活。于我而言,当我一个人在社会中打拼时,这份自觉与心理准备还是需要有的。

= =

  还有一个话题是关于情感,实际上以上三个话题的重要程度是逐级递减的,书中说“很多人自杀不是因为失恋,而是因为没钱”便可见一斑。但情感的确也在菲利普的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米尔德丽德,这个四次出现在菲利普人生中,三次将菲利普抛弃,并给他留下巨大精神与物质痛苦(此前菲利普穷困潦倒也是因为她)的女人,可谓将菲利普情感上的枷锁演绎得淋漓精致。菲利普不断地在改变,而她每次出现在菲利普的人生中时,都还是那副老样子,最终也难免走向了悲剧的结果。最初菲利普疯狂地追求她,第二次是同情与旧情复燃,第三次已经仅仅是怜悯了,而最后一次,真的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心灵的波动了,或者说,甚至还有点想笑。最后一章当他瞥见一个很像米尔德丽德的女人时,甚至有一种恐惧,好在最后他成功地摆脱了她,她确乎“再也没有出现了”,当然她给菲利普的情感创伤则会一直留存。

  其实最初的时候菲利普便有一种自知:这个女人毫无优点,在理智上根本不值得去追求,但他却无法在情感上摆脱她。即使有矛盾,最后他还是希望主动与她和好。这种状态其实我最初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明明知道不可能合得来还死命地要在一起呢?翻了一下菲利普第一次遇见米尔德丽德的情节,那时他是十分讨厌她的,却在几次见面后沉迷于她了。后面我想,也许只是一种莫名的冲动吧,目前的我可能还无法解释,但它的确是高于理智的,是处于人类的情感本能的。这种本能随着菲利普的成长不断地淡化,理智渐渐占了上风,所以菲利普不再沉醉于她了。但却仍旧有所残留,如同一种无法摆脱的梦魇,这使得菲利普一次次地让米尔德丽德闯进自己的生活并毁坏它,却又再下一次遇见她时原谅了她。我想这也是作者希望摆脱的一种“人生的枷锁”吧。我在阅读的时候,一次次地希望这个女人早些退场,而她却一次次的出现,可能也正是如菲利普的心态类似,连最后一章时遇见一个身影也要有一种隐隐的担心。

  《月亮和六便士》中其实也有类似的关系,帮助主人公的那位不出名的画家对他的妻子也是百依百顺,并且在妻子跟主人公离去后依旧声称“只要让我爱你就好了”,如此低身下气,和最初遇见米尔德丽德的菲利普如此相似。但我对前者抱有同情,会感到唏嘘,对后者则有种想让他赶紧摆脱这种状态的想法。我思考了一下态度为何有所差别,一个是我对作为对象的画家妻子和米尔德丽德有所区别,对后者我也近乎厌恶;另一个是画家在《月》中只是配角,作为读者我只窥见他生活的一角,对他的生活状态要求也并不是很高,而菲利普作为主人公,我在阅读时还是不自觉地会把自己带入进去,所以当他做出同样的表现时,我便希望他尽快做出改变。这或许也是主角和配角给人不同的感觉吧。

= =

  最后给一个总体的评价吧,这本书因为篇幅与内容,可能阅读性价比并不像《月亮和六便士》与《刀锋》那么高,但如果有耐心细细读来,还是能收获颇丰的,能够让人体会到“人生的枷锁”所在,并得到摆脱“枷锁”的一种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