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意识到面前有一个绕不过去的Open question——生活的含义,或是认清理想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想现在是时候,给出一个试探性的回答了。

  对我而言,理想的生活首先建立在四个基本要素上:够用的钱,良好的身体,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与非负面的心理状态。可悲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人往往为这四个要素而奔波。多少钱算够用?取决于要做什么,平淡生活,周游世界,购房买车,养儿育女?这其实隐含着把问题引回“什么是理想的生活”。良好的身体这一条我可以仗着自己年轻暂时不必考虑,毕竟还没到掉头发走不动路的年纪,但从另一角度而言这一条件指的是不过度劳累而使得未来被提前透支,至少要让“理想的生活”可持续发展。

  时间方面,“自由”的含义也十分隐晦,因为人总是可以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退一步说,在手头的事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后挪一段时间来完成其他事,但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ddl在三月后,而某件事需要一个月完成,那么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还是第三个月完成,所带来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以我自己的习惯,在第一个月完成代表着先苦后甜,未来两个月将会过得更尽兴,但有时往往是把第四个月的事也往后提前做了;第二个月完成,恐怕第一个月时会夹杂着期待与抗拒的心情对待这件事,直到第二个月结束后才长舒一口气,第二个月更多的是拿来休整与放眼未来了;而拖到第三个月完成,把前两个月拿来自由支配,此时恐怕会背上更为沉重的心里负担,因为不知道最后会不会翻车,毕竟我是个不喜欢赶ddl的人。综合而言,恐怕是会先磨蹭半个月,然后一个月咬紧牙关搞定,剩下一个半月进入“自由支配”的状态吧。

  心理状态,一方面会由于上述事件的影响,且各个事件会叠加,所以当有一堆事未完成时,便会进入此前我提及的RPG模式,打怪升级般的完成任务,我心中深知,这并不是“理想的生活”。另一方面,会由于一些重大事件而带来一阶段的debuff,比如某件事的失败以及某些情感上的挫折,或者更为核心的,我无法将一件事合理化入自己的体系,始终想不通(或者心理上不接受)为什么会变成如此的现状。而心理状态的buff一般是事件完成的成就感带来的,但这种成就感是根据以往的提前积累下来的,到后期容易当成既成事实,使得新近的debuff更为着眼。

  然而以上所述都不过是基础要素罢了,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大部分人挣扎在理想的生活的“经济基础”层面时(比如要努力赚钱、996还得不掉头发),我却在思考上层建筑的事。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至少对我而言),因为这本质上相当于一个合理化的过程,不然我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奋斗,完成诸多任务后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由于体系有bug会导致严重的debuff,进而让理想的生活成为不可能。

  先从形而上一点的角度去构建“上层建筑”,大学伊始,我明确的知道自己大学生活的大目标是“丰富自己的生活,尝试未曾体验的世界”,无论是各类通选课、哲学双学位、对物理课的试探、当主编、办杂志,还是出国交流、参加各种会议、遇见学术圈中的各色人,都是我此前想过,但未曾做过的。前些日子看了看大学第一学期的小结,发现自己列举了第一个半年内完成的各种“成就”,有大有小,但每一件事完成都让我感到无比快乐。在大目标的引导下,许多事许多人意外的闯入我的生活,在实现既定想法与成就的同时,也延伸出许多可做之事,而我的大学生活似乎用力过猛了,好像顺手把这些可做之事也试了个遍。当然并不是说世界对我已无新鲜之感(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必然是井底之蛙的态度),而是我觉得“丰富生活”这个矿好像被我用力地开采了四年,短时间内不太想让它成为我生活的主轴了。进而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思想趋向保守,即让生活中充满熟悉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种倾向,在实际方面我依旧体验着不同的丰富生活,但我觉得转向总是在思想层面开始的,在我发觉之时,便认为,保守的倾向必然也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便会成为按部就班的成人模式了。我的人生还是可以更为精彩一些的。

  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是,雄心的磨蚀,曾经我自以为傲的ambition,在一系列试探失败后缩回了手脚,转而说服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将所见之路走下去就好了。对许多事的态度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有些本能让人泛起热血的想法也逐渐淡去了,最明显的一处是对待“环游世界”的态度,亦即对旅行的态度。

  旅行,在18岁以前似乎与我无关,少数几次出省还是在学习培训或者比赛中,而在高考之后却发生了井喷式的转变,从曾经一个个城市到现在一个个国家,旅行的难度似乎一下子变低了,但我对旅行的热情缺随着所见的提升而消散。与我而言,旅行本有三种可能:一为环游景点,体验文化;二为与好友创造共同回忆;三为感受意外,结交新的朋友。

  四年的出游之路却让我对这三点各有一些负面的看法(或者说并不是负面,只是我觉得某些中性的事实无法满足我的要求了)。环游景点容易成为成就打卡,名胜古迹自不必多说,千万人路过,发出同样的惊叹,五岳不过几座山,七大奇迹也不过是票仓,而小众景点,在我还无法成为小众景点的发现者时,我不过是在重走一段人相对少的路罢了。体验文化,却大多不过是一句空言,当地美食、特色产品,只是过客创造自己所想看到的当地文化与生活的素材。这些经历、素材能拓展世界观,为未来某一时刻创造话题,但更像一种付费增长见识的途径。此时在我脑中产生的第一个类比是买电影票,用一笔钱一段时间,体验一段设计好的故事,为人物动容,以情节讨论。以此类比,环游世界像在电影院看遍各类电影,可能,但没必要,毕竟可能只有一小类电影对胃口,而且看完所有电影需要消耗许多的时间精力,实际的状态是对其他的电影以更间接的方式了解。

  第二点,只能说一起旅行是最能看穿一个人本质的方式。当然不需要看穿所有人的本质,因为所有人在一定环境下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与有些人相性不合,便不再一起出行,然而这之中有漫长的试错过程,而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少到我都不想再主动多做尝试了,毕竟“和好友一起旅行”这个成就早在第一学期就达成了。第三点出现在旅行的更高阶玩法中,而我却无心尝试。我曾想象过住青旅,去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有隐私空间都与陌生人共享的感觉(睡觉、发呆时的思考状态等),我也曾在旅途中被带着认识一些陌生的朋友,却发现这些短暂的友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互相了解上,而在基本的自我介绍后双方又将重归过客。以我对情感的重视程度上,我会对好友与熟人有着清晰的区分,而那些旅途的朋友甚至连熟人这一层都未达到,就像大学班级中,四年来也不曾认全的人那样,与你在某一时刻有联系,但又复归沉寂。没有惊鸿一瞥,只有蜻蜓点水。

  当旅行的所得与含义被认清,剩下的便是等价交换了,没有未知,不过是一次次重复的尝试,走完五十个国家,恐怕还没有第五个国家让人印象深刻,踏上一百个地区的沙滩,都不如第一次见到海时的兴奋。世界有不同,但这不同是城市与城市间最大的相同。

  谈这么多有关旅行的想法,是因为旅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对“理想的生活”的回答,在以上这几种意义下的旅行,恐怕无法成为理想的生活的备选方案。但正如文初所说,我希望为理想的生活给出一个答案(即使是暂时的)。因为我注意到了旅行最初的特点:离开原先的环境。这时常被认为是放松、散心的标志,让人从原先忙碌的生活中逃离,可以更多的时间直面自己,思考人生。但其实在以上三点意义下,直面的对象是世界、朋友与意外,而非自己,旅行让一处的忙碌变成了另一地的奔波,人最终还是疲于逛景点、与朋友磨合、解决意外。真正直面自己的时刻,可能是在飞机或者大巴上入睡前的片刻。

  所以这似乎指向了另一种可能,一个人(或者与磨合顺利的好友或者配偶)来到一座新的城市,不去打卡景点,只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导向,引导去往景点路上时的一种体验。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景点本身不是特别吸引人的情况下,如果是名胜古迹可能一整天的目标便在上面了。而且不能处于特别急切的状态,这对于那种今天完成a明天完成b的旅行计划便不再适用,进而的要求是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以至于即使在某处过多的“浪费”也无妨。这种心态十分微妙,因为如果有一段确定的时间(如七天长假),会让人更倾向于安排合理以至于更为充分的利用。需要充分利用往往是源于交通和住宿成本较高,所以在这个角度,“够用的钱”是多到让人觉得这一成本的变动可以接受,从而可以放心“浪费”。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旅途中依旧可以看paper或者思考(前提不是排满的行程),这让“浪费”的时间变得更有收益——如果由于意外情况需要在候机室等待数个小时,则读完一篇paper会让人觉得这段时间并未浪费。

  于是一种可能的理想生活图景正在慢慢出现:在一段学术交流可以暂时自给自足的时间,到一个不重景点而以氛围为重的城市,或者多个值得信步一走的城市,带上paper和想法,便逛便想。早上起来,如果有状态就做点学术,如果状态不好便出门走走,看一个所谓的景点,获取一些意外的知识。

  仔细想想,这一方式的核心在于,不急躁,与想到就做。只可惜,目前这种方式暂时只能适用于一人行,且当地消费不高的情况,毕竟多人的话需要磨合,也不能想走就走,更多的是采取上述第二点的模式,而当地消费不高则是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吧。再仔细思考一下,可以发现这种方式结合了持续性工作带来的长效成就感与脱离原先环境(一个城市待久了可以换一个,如果交通费用不高)带来的新鲜感与放松感。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以往我所经历的旅行的变种,是旅行与工作的折中,让旅行不再是一件要做的事,而是一种我能够接受的生活。不过这种状态往往是厚积薄发、积攒数年才能达成的,毕竟实现四个基本要素已是困难重重了,实现之后的,恐怕都是幸福的烦恼了。但我想我所做的,便是为了能让这种状态可以尽可能的持续吧。

  顺带一提,新一阶段的形而上的大目标,是“认识自己”。“发现世界”其实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世界的样子掺杂了自己的视角,发现它不过是认识了发现的主体,“我”。希望在未来,能通过自己对待世界的下意识反应,更多认清自己未被阐释清楚的界限吧。

不知以后会不会有新的“理想的生活”模型呢?
衣服
16:14 2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