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古典哲学之旅‖《精神现象学》
康德到黑格尔(加费尔巴哈)这段被看作德国古典哲学,初看这个概括时还有点惊讶,明明已经文艺复兴后了居然还加上“古典”二字。在了解更多哲学家的思想和著作后,才发现,似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才应该放在一起叫作德国古典哲学,而他们的源流除了康德还有斯宾诺莎,将古典形而上学中对实体的探讨发挥到了极致。此后的哲学家(叔本华、胡塞尔等)更多的是直接回到康德,可以说康德是看作近代哲学的开始,而黑格尔便是古典哲学的终结了。
《精神现象学》这本书是出了名的难读,因为黑格尔对哲学在历史上发展的重视,要仔细品味这本书的话得了解更多的哲学史,以及当时的德国历史。而且语言表述相比康德的三大批判可以说是更加晦涩复杂,加上黑格尔不断地使用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等手段,以至于一旦走神一会儿可能后面就跟不太上了。一开始我都打算直接弃掉而去看黑格尔思想简介的,但看了一些公开课之后还是选择硬着头皮看了几章,但最后也只是在意识、自我意识这两章看得比较用心,理性这章就开始跳着看了,而后面精神、宗教、绝对知识三章已经完全是翻阅了,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完全无法进入他的语境了。不过马马虎虎算是整体把握了黑格尔在这本书里希望达成的向外而又返回自身、整合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大概思路。鉴于我完全不敢说读懂了他的著作,下面的许多文字也不过是信笔乱写罢了,大多和正文思想无关而只是我的个人思考吧。
首先借着上面古典哲学的话来说,以往我始终纠结中哲和西哲风格的差异,但却不太有实感,仿佛中哲总是回到先秦文献,而西哲则在不断前进,延伸到当代并产生巨大影响。但如今我的态度有所转变,一方面是看了金观涛对中国思想史的一家之言 ,大致借着他的视角梳理了一下中哲的脉络。(对具体的人物其实我之前都比较了解,因为课程上有讲,但当时没有一种连贯起来的视角吧。)在这一视角中,虽然中哲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先秦的孔孟老庄,但实际上每一次都在当时的时代进行了转变,比如汉代是宇宙论儒学(天人合一),魏晋时期崩塌后引入道家思想产生玄学,并选择性的一些佛教思想,而宋明理学又引入易经中的宇宙学部分,实现了一个精致的哲学框架,而这一框架在此后也受到冲击和再现。这样一种说法当然是十分简略的,在此我想指明的一点是,中哲的发展确实也适用于黑格尔对哲学发展的历史视角,不断回到先秦只是因为每一次都需要把先秦思想作为内核或新的源泉。这一点上,黑格尔及之前的哲学家不断地回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不那么出名的巴门尼德、斯多葛学派等等,原因和效果在我看来是类似的,他们需要将这些经典著作中的思想与当下的时代或者体系对照,其实是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同的时代回应相似的问题。当然给出的解答各不一样并且可以说是循序渐进而层层相包吧。对看过《理想国》的我来说,对柏拉图的“理念”观吐槽已久,但当康德、黑格尔都再度阐发柏拉图的理念观时,我才终于明白,柏拉图“理念”观的重要性,或许不仅在于古希腊,还在于后代哲学家对此不断地再度发掘和阐发。
总而言之,于我看来,如果把黑格尔及以前看作古典主义哲学,那宋明理学及以前确实也可以看作古典主义中哲。朱子的理气观,和黑格尔的一步步上升到绝对精神,粗粗看来确实都属于当下不甚适用、但在当时属于集大成的精巧体系,并在那之后影响深远甚至到当下。
第二个可能是近来粗浅了解现象学后的感受(现象学和《精神现象学》的联系倒是十分微妙)。近来认为人和动物的差别之一人类有概念或者抽象思维,这一方面如上一篇关于叔本华的文中所言给人带来了更多思虑的痛苦,另一方面也让人拥有了“自动补全”的功能。这种补全的优点是能让人在少数信息之下便借助以往的经验或者概念去构建事物的全貌,当然缺点就是容易陷入错误的自我表达,即用自己粗浅的理解强行去套。这种补全,对待感观层面是看事物的三视图便能想象立体结构,双眼造成的立体视觉当然也是一个例子,在知识层面则能让人见微知著,更迅速的理解文本。这里的前提当然是以往的素材或者能力足够去补全出文本的大致环境,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以至于出现“每个字都懂但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的情况”。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是后者这个情况,我归咎于一方面自己不够耐心品读与没有足够的哲学功底,另一方面则是当下的时代环境已经脱离黑格尔的时代环境,且黑格尔那时的遗存在当下已经被打散得不太能聚集起足够的场景了。像辩证法之类的,目前还多少活跃在日常语境中的东西,我便还可以通过日常或者遗忘的经验勉强去想一想,但也很难确认究竟是自己的臆想还是体会到精髓。这时候也就只能不管而去阅读其他更适合我思维与经验水平的著作了,正如对没学过低阶数学课的人去讲高阶数学课里的东西,也是很难让对方理解或者理会精髓的,即使当我处于数学科研状态,对于不熟悉的数学领域也是两眼一抓瞎。但每次从熟悉的领域出发稍微往外迈一步,某一时刻或许就突然能够看懂了,所以便把《精神现象学》更多的交由未来了。这种交由可能更多是彻底放弃,因为我心中判定把它理解的炉火纯青也不能对我有特别大的裨益,不像当年《存在与时间》只读了半本而如今我却为了重读先做了这么多哲学背景的准备吧。
此外吐槽一句黑格尔和叔本华类似,都在书中涉及了许多看上去有些过时的科学内容,黑格尔暴喷面相学和骨相学,声称谁和他谈就打一巴掌或者把头盖骨敲碎,可以说是把当时26岁的意气风发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种希望把科学融入体系的努力或许可以看作当时的时代风潮,不过黑格尔更多的理论叙述,或许在往后的时代有更多的通用性,因为讲的是如何理解科学而不是科学是如何,而叔本华以科学为例便更容易过时吧。这一点当然不必过于苛责,毕竟人家是两百年前的人了。总得来说,当时科学和哲学还没有完全分家,哲学家还是希望努力给科学提供基础的,这种希望反而让他们被时代所限制住了。康德的文字里这方面的叙述相对较少,因为它更多关心知性和理性的运作,反而能提供一些让如今科学依旧有所收益的见解吧。在这一点上,叔本华黑格尔的格局真的和理气观啥的差不太多,只能说他们尽力了。如今黑格尔的体系和理气观都已经过时,一方面让人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则更加重要。
最后谈谈,我从各种黑格尔介绍中得到的粗浅理解吧,即黑格尔的哲学是一种进行中的哲学,即文字或章节在前进时,对某些东西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和精粹。而且黑格尔的出发点在我看来比费希特更“原始”,因为后者是从“自我等于自我”等三条自明的事实出发的,核心在于从“我”出发,而黑格尔最初的出发点则是感性然后由感性的共相整合成意识,这个起点到又是和康德先谈先验感性论类似了。意识后的自我意识则对应于自我的部分,然后后面发展出理性和精神等等。不过似乎在后面哲学全书中,黑格尔的出发点是逻辑学,或者说是与本体论、认识论合而为一的逻辑学,粗看发现在探讨有和无,肯定与否定。只能说这些见解在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中也各有讨论(包括所谓的生生不息对应进行中),这越发让我觉得中西哲至少在古典时期的画风的相似了,虽然具体的论述或者关注的点(不同的道德观、理念观等),但真也说不上谁优于谁。至于近代的哲学,我想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才能做出一些评价。在我看来,哲学的一大作用是为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提供大的框架,黑格尔的哲学影响了十九世纪的一些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或许便是它最值得称道的事了。如今研究黑格尔的人当然也有许多,但我希望他们也能从黑格尔的哲学中获取对当代社会的看法吧,但其实这样一来,黑格尔就不是19世纪的黑格尔,而是21世纪再度发掘的黑格尔了。这正如孔子与柏拉图,在每个时代都熠熠生辉,但其实每个时代都各有不同吧。
往后的阅读计划是,粗浅的了解一下现象学,略读一下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然后便能进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阅读吧,毕竟这是这段时间来阅读德国古典主义作品后的最大目标。另一方面,由于有叔本华的基础,也可以细细看尼采的许多著作,毕竟这位也是本科期间一度痴迷的作家,虽然如今看来当时也是不求甚解了。尼采的周围有克尔凯郭尔、萨特等存在主义相关人物,也可涉猎。再一条支线是弗雷格维特根斯坦以降的分析哲学,虽然这看上去更加哲学专业化了,但估计我粗浅的了解一下还是可以的。想多了解一下维特根斯坦,可能部分也是因为,维特根斯坦就葬在我现在住处五分钟的脚程之内吧。
16:08 2022/5/19
中途溜去和人meeting了一下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