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在思考‖伍尔芙《到灯塔去》
许久不写“书后闲想”,再次落笔,发现了两件事:脑子里的想法积得多了;下笔的流畅度减小了。我想是因为近阶段的复习生活,让我有些浑噩吧。在考试期间的末尾,我还是选择了写这篇“闲想”,因为这本书,算是最能和“闲想”呼应的。
最初接触伍尔芙,是课本中的《墙上的斑点》,光是盯着一个斑点,便能滔滔不绝地写出大段大段地思维过程,当时被称为“意识流”代表人物的伍尔芙,还是颇受我的崇敬的。或许也是那时我便向往着借助文字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吧。虽然最后其实并不能深刻地体会意识流的魅力,对《墙上的斑点》一文也是不明觉厉,但毕竟已打过照面。
这本《到灯塔去》,其实最初是友人偶然间提起的,当时只是一些摘录,并未受我重视。第二次遇见是在久违的书店,拐入小门,从哲学走入文学的世界,当我在回望毛姆的三部作品和《毛姆读书随笔》时,发现它静静地在一侧。翻到序言,似乎提及有伍尔芙自身的影子在其中,便希望借此了解一下这位传奇般的女性吧,也重逢久违的“意识流”。
第一遍阅读时,同样有些毛糙与急躁,可以说几乎没有在心中留下波澜,只是明白“到灯塔去”是个什么事情。这次我并没有就此罢休,毅然决定了从头再读,不计速度地,慢慢地读。伍尔芙的文风还是那般,一不小心就会让人从文字中游离开去,脑子里旋转其他冒出来的想法。就像一架在跑道上滑行,时刻要起飞的飞机,我得集中精神才能在跑道上滑行更多的时间。
剧情不是重点,一句话,人们十年前没去成灯塔,十年后物是人非,人们终于到达了灯塔。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感受每个人的思维流动。我一直相信,思维是多线程并进的,而文字确是单线程的,用文字是无法完美还原思维的,尤其是不止一个人的思维,至多只能做到模拟。或许伍尔芙的文字,也只是把各个角色“主要注意力”在想的那部分展现出来了吧。行文之间常以他、她代称,有时甚至不知道这指代的是谁,一开始还想着找到思考者,后面干脆是放弃了,只关注思考内容而非思考者了,作者的笔常常偷偷从一个人的脑子里划到另一个人的脑子,有时还是挺让人晕头转向的。
“意识流”只是形式,私以为形式一般还是要为内容服务的,作者思考的核心,是人生的意义,包括人生在世的孤独、受限制等等,我想这些,才是让我写出这篇闲想的原因。作者以文字展现笔下人物的思考,我的思维也时常被带着思考,虽然可能如同前文所说,想的事儿和书里写的完全不是同一件事,但我想这种感受到自己意识流动的状态,也是阅读本书的一大乐趣吧。
下面就一些书中意识触及的点,给出一些我自己的见解吧。
生活与理想
书中的拉姆齐先生以哲学为业,却又拥有八个孩子的家庭。似乎他家庭美满,又小有所成,值得歆羡。而他却认为,眼前的家庭中的幸福与哲学中庄严的主题相比,何其渺小,“对一个正直的男人来说,在苦难深重的世界上沉溺于幸福似乎是最大的罪恶”。然而这仅仅只是他的认为罢了,他感到他引以为豪的东西在生活中遭到贬低,而他却依旧沉浸在这种生活之中,仿佛日常生活和学术是两个相背离的世界。
没有选择的生活是值得同情的,而能够选择,却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陷入思维与行动的纠结的人,那就是可悲了。世俗生活与理想中的生活,选择哪一个,我觉得都是值得认可的,儿孙满堂、享天伦之乐是一种幸福,醉心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也是一种幸福,两种幸福没有高下与贵贱之分。而想要又瞻前顾后、几经踌躇的人,才是空耗那纠结的心力与时间。
拉姆齐先生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浅薄,他的确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也的确去做了,他能给年轻人们热情地讲洛克、休谟,但似乎值得纠结的点不仅于此。当他的哲学被世俗之人,日常生活中的人以“胡言乱语”蔽之,甚至他自己也坦然接受这样的解释时,这种状态即需要思考了。
自以为,我极度可能陷入那种状态,我甚至在拉姆齐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未来的影子(虽然只是影子)。因为我明白个人的理想,在自己看来可能是很重要,而且的确是拼力去实现的,而在与旁人提及的时候,过分的认真似乎是不合时宜的,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是很容易滑入自嘲的境地的。在“胡言乱语”伪装下消解的理想,久而久之还是很容易把自己都欺骗了的。其实自己始终明白那只是自嘲,也难免落入不受人理解的悲鸣之中。其实我也是如此吧,其实在日常的闲谈中,我也是希望抛开那些毫无营养的段子与八卦,真正聊一些能让我感到心着实在跳动的东西的,但无奈不是所有人都能聊这些话的,于是便选择隐藏自己,聊些闲话了事吧。还是希望偶尔有那么几次,让我感到我与他人的思想与灵魂,发生了一丝一毫的碰撞吧。
少年与成长
拉姆齐先生纠结于理想与生活,而拉姆齐夫人似乎更专注于生活本身一些,并非思考生活便是思想境界低的表现,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她所想的很多,其一便是在织袜子时思考孩子的成长吧。在探讨话题本身前先谈几句思想过程本身的事吧,拉姆欺夫人手上一刻不停,脑子里思维却不断地飞旋,相较于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的冥想,这种“动中所思”的情形实际上是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遇到的,时常都是偶然触及一个点,便由此想开来,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受外物干扰,才发现已经神游了吧。用心理学现学现卖的话来说,“白日梦”咯。
拉姆齐夫人不希望她的孩子长大,她觉得人长大了就要经历越来越多生活的艰难,“他们以后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了”,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生活的各种限制,还有孩子们一旦长大,他们身为孩子时那种简单地快乐便也离他们而去了,他们不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惊讶,不再感到每天都是全新的充满奥秘的一天,年龄的增长,伴随着经历、心灵的成长,孩童的生活,是一去不复返的。这也是大多数人怀念童年的理由吧。多少人说出“真想永远这样无忧无虑”,却无可奈何地踏上了成年的大船,甚至在说出这句话时,无忧无虑就已经是过去了。
对于成长,我不持否定态度。在我眼中,少年时代的确是一种值得珍藏的美好,而如今正在成长,迈入成人大门的我,依旧能让我看到有优势的一面吧。
其一是对环境的控制力,多少孩子说“好想快点长大”是在受到了家人的各种限制后,成年人的决定权是少年们向往的,当然少年们长大之后才明白,与决定权相伴的是责任。少年、孩童时代的美好,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成年人的庇护之下营造出来的,没有成年人对环境的控制,没有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孩子的幸福又从何而来呢?可以反驳说成年后依旧是被生活控制着,但我想说,至少成人后比孩子时更有力量去抗争这个世界吧。
其二是对生活的理解力,孩子会为小事而惊讶,每天都探寻新鲜事物,这是孩子一种普遍的心态,却并非只有孩子能获得,我们不再会为得到一颗糖而满足,但我们同样可以满足于身边之人的一个微笑,或者只是那道雨后的彩虹,将发现新鲜事物能力的丧失归咎于成长是不明智的。小时候问的一个个简明而不简单的问题,在成长之后得到了解答,就好比猜一个谜语,永远只处于猜的阶段,真的能符合你的心意吗?我们经历了生活,我们部分理解了生活(不敢说全部),这一点在我看来,已经让成长后的日子不亚于童年、少年时代了。
其三,额外的一点,时间是单向的(目前而言),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选择,这在上文看来是值得同情的,而当我们从少年迈入成年,从一个世界走入另一个世界时,以往的美好,珍藏于心中,已是对过去的认同。
孤独与渴望
我想下面要提到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写的莉莉了,虽然只是跟随她的想法抒发一下我的思考。
我们死去,在孤独中死去。
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地出现,如同魔咒萦绕在耳畔,想必它会激起一些人的感伤吧。的确,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由人本身的结构(以语言交流而非思想)决定,书中多次提到一种令人悲哀的心理状态:渴望与他人交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化为呐喊便是:“去吧,去说吧!说出来吧!”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说出那心底里最真实的话,只是言不达意地说些合时宜的话。每个人都渴望摆脱孤独,而每个人却又永远孤独。莉莉在拉姆齐夫人死去后,积蓄许久的话化作一声对拉姆齐夫人的呼喊,无奈这时交流已是不可能了。我想这也是历来人们,包括书中的莉莉,将思想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的原因吧,一张白纸就像一个面对着的人,会静静地聆听你想说的话,而你说的话,也会永远以画的形式留在这张白纸上。
但人是人啊!人渴望着交流,如果有一个真实的,能够放开心交流的人,让思想倾泻而出,毫无保留,我想,艺术会失落大半吧。就如同现在,我在这里以“书后闲想”的形式希望表达我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替代吧。因为那个人没有出现,或者说,我也和莉莉一样,以为自己不能去说,直到失去了才会感到惋惜,最终只能选择艺术。
孤独的问题,将会是人类一直需要去面对的问题,这种破除孤独的渴望,也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吧。
闲语若干
《到灯塔去》是一本阅读时不会得到故事,却能得到思想的书,它为我描绘了许多本难以捕捉的心灵状态,比如那种虚幻缥缈的充实:
“当你旅行归来或久病初愈,还没有步入习惯的轨迹,也会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令人恐怖:总感到有什么东西隐隐浮现。这时候生活便格外生气盎然。你可以随心所欲,不要故作轻快地走过草地,还有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话,你也全不必说。你悠然地滑行,摆动你的风帆(海湾一片忙乱,许多船只是在起航)置身其中而又飘然其外。你不再空虚,而是充实得要溢出来”
同时角色们的思考也容易带出一个个需要去好好想想的话题,描绘意识与解读意识本身,我想是“意识流”的魅力所在吧。
然而,这真的是一本需要集中注意力看的书,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第一遍后什么都没记住哦。
6.19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