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先说一个脑洞吧,逝者离开世界是因为他们的时间耗尽,而耗尽的瞬间时间将会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他们会成为更高维度的一种生物,在四维空间里活着,因为维度差距,他们可以看到我们,就像我们能看到一张纸上的故事,而我们却看不见他们。所以从我们观察的角度看,他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实际上,他们在更高的维度注视着我们。只有当我们的时间耗尽的时候,才能升入更高的维度,再次与他们相逢。

  我承认,我在看《入殓师》中负责火化的大爷说出这句话时,脑内就是以上的想法,虽然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着。

  “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 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是啊,既然有这样的脑洞,并且几乎已把它当做事实,那为什么还要流泪呢?

  只是想哭吧,或者说,是一种告别的仪式吧。
  我曾经问自己问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人,你与他分别,并且确认你们未来永远不会再相见,那么,那个人活着和死了对你有什么区别?

  我找到了一个答案:不会相见,至少我能够得到他的一些讯息,从这些讯息中明白他还在这个世界某处活着。

  那再限制一下条件呢?你再无法得到他的半点新的讯息,顶多从他人的口中得到他的往事,那么他活着和死去有区别吗?

  我想说有,但仔细想想,似乎又觉得做不出决定。我不过是在潜意识中觉得他活着罢了。

  再残酷一点,他在一个你不知道的时候死去了,并且你永远无法知道他是否死去,这次他在活着时和死去有区别吗?

  我越发难以下判断了。不断地增加条件(或者说减少拥有的信息),我似乎渐渐接近了一个人的逝去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在此再次提一下我对一个人过世的感受吧:你不再能和他相见,无法获得他从现在这个时间点开始的任何讯息,留给你的只有过去。他就像你人生舞台上退场的演员,你只能在回忆里寻找他的踪迹。

  可为什么要这么想呢?为了淡化死亡给我们带来的悲伤?是的,的确有这样的效果。我并非未曾经历过死亡,当我将亲人的离去看做一场永远的分别时,心里似乎会更宽慰一些。但我也曾一度怀疑自己因为过度理性,在死亡面前都无法表现合理的悲伤了,什么东西都想得太明白,也并非总是一件好事呢。

  不过这么思考的出发点其实还有另一个,那就是,身处异乡上大学的我们,与家人的联系能够满足以上的几个条件呢?像我这种一周只有一次和父母通话,几乎没什么机会和其他家庭成员交流的人,我的家人对我来说,不就是分别并且得不到多少讯息吗?唯一还能满足的条件是在某一个未来(寒暑假)我能够再度与他们相见,获得更多的讯息。但当相见的间隔不断拉长的时候,某一次分别后成为永别的概率也会不断升高。再继续下去,我不敢想。

  罢了,还是谈谈影片本身吧。

  剧情梗概我无意提及,只是说些看时联想到的一些东西。片中有许多死者,他们对应的都是一段人生,而片中展现的仅仅是他们死后被入殓师化妆的场景。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不能直接告诉我们什么,但他们身边的物件、身边的人的表现却能告诉我们很多。澡堂奶奶黄色的围巾,代表着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女子们在死者脸上留下的红唇印,代表了她们最朴实的告别;主角父亲手中捏着的石头信,道出了他在弥留之际对儿子的执念。从细微之处见人之一生,我想是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之处。入殓师无言地化妆、家属无言地观看着,我却能从他们的表现中大致猜测出死者的一生。他们并不仅仅是剧中的死者模特,他们也有属于他们自己鲜活的人生。这让我不禁想象着自己成为静躺的那位时,周围该是一种怎样的场景。或者说我愿意会有什么样的场景,由此便可发现自己内心最本质的追求吧。

  剧中最大的矛盾点是主角妻子对入殓师职业的不理解。在此之前,这位坚强的女性一直是主角坚实的后盾,鼓励主角去实现梦想,在主角放弃后也淡然接受现实,回到老家一起过着平淡的生活。不得不说,这样的女性算是我脑中比较理想的伴侣了。有自己的追求,也会为伴侣的想法提供支持与帮助,两个人一起过平淡而富有理想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是非常美好的。回到这个矛盾点,影片中以妻子怀孕从娘家归来,看到主角为澡堂奶奶化妆为契机,让她理解并接受了入殓师这个行业,这点处理不能算是特别高妙,但至少在情节上还是很平滑的。最后夫妇俩一起去见过世的父亲最后一面,此时两人已经达成了更多的共识,以至于她能够自信地说出“我丈夫是入殓师”。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让这部片子有了更多温情的元素。当我流泪时,我心中是欣慰而非悲伤。

  最后我想说说那封石头信,不得不赞叹以物传情真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手法,无需多言,就能让观众体会到人物之间情感的纠葛与变化。石头的光滑或者粗糙代表了送信者不同的心情与想说的话,而这些都要靠收信者自己去揣测与判断。石头信蕴藏着父亲与主角之间的牵绊,而在片尾又蕴含了主角与妻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只能感叹一句,真是浪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