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说一下我遇见这本书的契机吧——这本书是刘慈欣推荐的,一并推荐的还有《宇宙最初三分钟》。

  我在图书馆查询的时候,发现只能找到前者,并找不到后者。看了这本书的序言,发现那本书应该就叫《最初三分钟》,而且还是和这本书不是同一个人写的。以后有机会我也会把那本书借来看一看的。不同的作者,我想会给我不同的感受吧。

  从民科讲起吧,数分老师提到过两种证明,一种是局部都是对的,但是整体什么都没说,这种基本上是学过数学的人;另外一种是连局部都不“连续”,证明处处有问题,那种就真的是看都不能看了。接着他又说了一句话:“在大学学四年数学,你可能证不出什么,但你知道你证不出什么。”深以为然,与君共勉。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却自以为什么都知道。

  有关民科,我的印象其实不多,一是在图书馆前看到一个人拿了个牌子在拉学生讲话,看牌子上的内容,“相对论是错误的”,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民科,远远地拍照留念闪人。二是前些天看到室友的一本书,叫“零分析”,还是从北大图书馆里借到的,然而内容一看就是瞎扯。还有就是各种道听途说了。总之,民科基本上是沦为我们的笑柄与槽点,供我们茶余饭后玩梗之用。而他们真实的情况如何,我便不得而知了,恐怕也是十分悲哀的吧,坚持自己正确的人基本都是从心底里相信自己的,所以才会在被指出错误后各种争辩。而他们的这些行为,摆摊、宣讲、出书,在他们自以为的“真理”之路上“奋斗”,为得究竟是什么呢?我不愿多谈,我不想多谈。

  有些跑题了(然而这不是惯例嘛)。民科的理论五花八门,动不动就否定相对论。而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最初是不是也被人们认为是“民科”呢?还是说因为现在他的理论被科学界所公认,他才被人认为是真正的科学家呢?哥白尼,伽利略之流不也曾被斥为传播异端思想吗?他们是否也曾有过“民科”的历程?

  我想他们和“民科”主要的区别还是他们的结论是能得到实践反复检验的,而不是空对空地一通乱讲。科学最终的目的似乎是指导技术、造福人类。一个新结论的发现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人的生活。

  还是回到这本书吧,因为科学知识所限,我无法区分书中的理论是确实受到广泛承认的,还是仅仅是一个猜想。不过我想,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让我的脑洞开得更大一点,当然,对以前一些问题也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答案。看完书后,最大的感受便是,科学让人类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也让人想象的边界不断地向远方延伸。其实对那种还未验证的猜想,还真有种民科的感觉呢,但是这些想法却非常的有意思,如果放在科幻作品里非常的适合。我想刘慈欣推荐这本书,道理就在于此吧。

  整理一下收集到的脑洞(猜想)吧:

A.太阳可能和银河系里大多恒星一样是双星系统,它的伴星可能因为太暗太远还未被发现,但是在引力效应上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B.把废物丢进黑洞来回收它们的能量

  以上两者当做设定就能写科幻小说(也确实有人这么做了)

C.掉入黑洞的人自己看来只有短短几分钟,而在旁人看来却是永恒

  刘慈欣《三体III》里便提到了落入黑洞的人

D.延长智慧生物生命的方法,一是尽可能长得活下去,二是加快思考问题和取得经验的速度。智慧生物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取决于他们处理信息的速率。

  书中提到对应的科幻小说有Robert·Foreword的《龙蛋》。我觉得这个脑洞让我对时间有了新的理解,如果我们的脑子运转地更快,那么我们的生命主观感受就会更长。书中对这个想法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包括在有限的外部时间内,因为处理速度不断加快,智慧生物能得到无限的主观时间,这个想法还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当然书中也提到了这中脑洞的局限:如果光速是最大速度,那么每秒信息经过的距离至多一光秒。所以这个主观时间是有限的。我记得书中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不过我找不到了。但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光速限制真是一个棘手的东西,如果能在一个新的理论里突破光速,很多设想可能都能更加轻松的得以实现。

  另外也联想到,既然在宇宙的最后几秒钟内可以有无限的主观时间,也就可以做出无限地模拟,所以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就在宇宙的最后几秒钟内的模拟世界中呢?这恐怕又是一个不错的科幻素材。

E.真空衰变,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让一切在瞬间毁灭。

  真空衰变这个词在刘慈欣的《朝闻道》里第一次被我看到,现在想想肯定是这本书启发了他(以及后面有关宇宙的目的,也在这篇小说里出现了)。《朝闻道》是我很喜欢的一篇短篇,一是因为那种得知真理后过十分钟就化为灰烬的求知精神,二是小说中最后的一个问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小说开端提到粒子对撞会造成真空衰变,某个高级文明为了防止如此来到了地球毁掉了对撞机。当时觉得真空衰变非常地恐怖,就像一戳击破的气球,而在《宇宙最后三分钟》这本书中,我还是得到了我希望得到的解答:宇宙中粒子对撞的强度比人工对撞的强度强得多,所以人们不必因为担心引发真空衰变而放弃对撞机。

  不过相对的来说,真空衰变也让我想到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宇宙毁灭方式——一瞬间,所有东西都没了,就像电视一下子被拔掉了电源,世界上的万物,前一秒钟还生机勃勃,后一秒种,化为虚无。所以我们现在过的每一秒钟可能都是最后一秒。我们的生活就像一本书,很可能后半部分会被一瞬间地撕毁。

F.灾难在视界之外,到达的一瞬间我们才发觉。

  这点和上面比较类似,但是我觉得和一瞬间忽然毁灭相比,这种远方的灾难(陨石、黑洞什么的)感觉恐怖程度还是稍微弱一点的。

G.母宇宙与子宇宙,连接它们的通路断掉之后,两个宇宙就分开了。而且这两个宇宙的宇宙常数不一定相同。

  这个脑洞让我对平行世界的产生有了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包括《三体III》里的小宇宙,也变得更加形象。空间产生褶皱,就像气球被扭出了一块,然后中间联通的部分(虫洞)断掉,从此这两个宇宙就再无法往来。归纳地来想无数个平行世界产生也是有可能了。但这样跟宇宙本身的定义又有冲突,毕竟宇宙,本身就是全部啊,全部加全部,不还是全部吗?

H.宇宙的目的。如果宇宙有目的,那么达到了那个目的,宇宙的存在便毫无意义。如果宇宙没有目的,那么生存本身就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目的地的一场永无止境的旅行,那么生存有意义吗?作者将这个问题留给了人类的后裔,希望他们在宇宙毁灭之前能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这就是让我痴迷许久的终极问题的来源吧(当然不排除还有更早的来源,但我猜测刘慈欣的小说中是源自这里)。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而且还可以应用在人生上。人生有目的吗?完成了目的,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我联想到《棋魂》中遇见神之一手的sai安心离开),我们始终在前进,寻找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而人生真的有目的吗?我暂时的答案是没有的,而没有目的的人生有意义吗?逻辑告诉我没有,但我却希望和尼采一般赋予人生一个“强力意志”的意义。没有意义中的意义,本身就有点循环论证的意味。可能这个问题我依然要继续思考吧,

  科幻让我着迷之处是用科学的语言给我带来哲学性的思考,而不是民科的那种一戳就破、故弄高深的瞎扯。在我眼中,最好的科学应该就给人一种幻想的感觉,你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启发了多少人写有关时间的科幻小说,薛定谔的猫又让多少故事引人入胜。想象是走在现实前面的,而现实的推进,有时候也让想象走得更远。一个个科学现实,让幻想家们产生了一个个大到不行的脑洞,这些脑洞有些无法验证,有些可能在未来就成了现实,然后又会产生新一轮的开脑洞大赛。

  我想我学习数学,包括以后的想学习物理,动机也是希望能先稳固地掌握人类历史上历代人的知识财富,先明白“我不能证什么”,然后在向前,可能是用幻想,可能是用行动,去发现宇宙中我认为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