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与我之生活观 ——毛姆《刀锋》
先来说说我与这本书的机缘吧。高中时代便看到有人推荐,因为毛姆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也算是个名家,就入了我的待读书目,而去图书馆却借不到,电子书不知下载没下载总之没看……
直到前些日子小说课上提到毛姆,提到他的《刀锋》、《月亮和六便士》,而我顺手再次翻了一下评论,大致还是偏优的,便决定去图书馆借来了。一周前本就已经开始看了几页,却耽搁了好久,一方面是被杂事占了道,另一方面是打开一部长篇需要勇气吧(虽然这本书算不上太长吧),本来还想继续置后,但觉得总是得看的嘛,就再次打开了。
昨夜至今日,总体不到24小时,翻完。是的,就是翻完。又是我此前提到的状态,一旦感觉阅读的状态脱离了文本,就会飞快地一行行扫过去,一开始有关艾略特的部分我兴趣不是很足,看整部书时也比较无视他的行为。最先让我的精神回到文本的是拉里和伊莎贝尔的和平分手吧。前面有关他们的部分我也一概没放在心上。从这段开始,我终于确定了拉里是我关注的重点,所以后面有关拉里的部分看得比较仔细点,其余的部分看得就比较粗略。
这种快速看完的状态,此前我也多次提过,本质上其实不算太好吧,因为这样遗漏了书中的大多数的精华。而第一次阅读,我想这样也未尝不可(我如此安慰自己),因为我觉得一篇小说,首先得吸引读者,读者先挑吸引人的部分看也是非常合理的,我告诉自己下次看的时候可以看得更细一点,换一个关注点。然而下一次在哪儿?我不知道。所以就有点挂一漏万的感觉,但毕竟名作,如此还是得到了一些感受吧,随便挑几点谈谈好了。
先从吸引我的第一个点——和平分手谈起吧。为何分手,原因在于追求的东西不同。男方追求精神满足,生活方面够用即可,单纯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女方虽认同男方观点,但依旧考虑到现实原因,实在做不到只是过着清贫自乐的生活,毕竟她无法像男方一样从知识中得到精神满足。如此两方的冲突很普遍,重点是相互理解。男方明白女方想要怎样的生活,也明白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做了衡量之后,向女方坦明。人各有志,没有谁对谁错,不合适的人成不了夫妻,还可以做朋友。女方将订婚戒指从手上取下,又套在了小拇指上,和平分手完成了。没有哭天喊地,没有爱恨纠缠,双方都看明白对方需要什么,就此分别,走入不同的生活。
虽然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很幸福,但在志趣不同时,如此结束感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吧。十年后,女方已为人妻,男方游历归来,带上女方的丈夫,三人共叙旧事,也是一副不错的图景。
接着说说拉里,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男方,他的经历与思考吧。经历战争,感受眼前人的死亡,由此产生对善恶、死亡、生命的思考,走上了追寻意义的道路。中途过程略去不谈,谈谈他得到的几个结论。
“你要尝尝糖的味道,你并不要变做糖。”人之个性想必是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最重要的一点吧。想起了那句“不做第二个XXX,做第一个XXX”,在此不多提。
“世界有善,同时也无法避免有恶。如果恶不存在,那么善也称不上为善。”虽然有些悲观色彩,但姑且算是对善恶的一种解释吧。
“一个人变得纯洁完善之后,他的性格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得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很自然地去接近他。如果我过着给自己安排的那种生活,它也可能影响到别人。”早些日子某位同学和我提到世俗化的问题——在一个人人都投机谄媚,把坚持自我看成一种孤傲的环境,是要始终坚持自己却处处碰壁,还是要选择被同化融入那个群体。站在理想主义的角度上肯定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但却又很多人想着理想主义的想法,却做着现实主义的事。
当时我给出的回答是:坚持自我,才能让你在某一天,遇见和你一样选择坚持自我的人事,不会被他认为是被环境同化的人。最可悲的情况是,今天你的过来人说你的这一套不够变通,是行不通的。而你选择了改变。未来,轮到你成为过来人时,由你来对那时的新人说这些现在你很厌恶的话。坚持自我,并不为谁,只因这是一个人成为人所需要的品格。而书中的这段话则更是鼓励了这种状态,肯定了它的意义。一个人可能无法影响整个环境,而一个人的光芒却能够吸引相似之人的光芒,如此延伸,最终使整个环境得以改变。而用“你一个人清高什么”之类的话挖苦人之人,不过是希望人们普遍平庸罢了。
书中的拉里对未来生活的想法是“在纽约定居,因为纽约有最大的图书馆。只需要很少的生活费,对住宿的地方毫不在乎。逛完美国之后,买一辆出租车,自己当司机,收入够用就行,然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非常理想的状态。他不看重钱,看重的是人生的丰富的经历。他对精神的渴求远远超出对物质的需要,在阅读和体验中就能获得快乐。如此的想法是理想化的,而不知是否应该高兴,我的想法也与他十分相近。忽然想起来了,我写这篇书评,似乎最初的想法是写写自己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前面一直拘泥于文本,反而忘了这层了。
目前于我而言,生活的意义在于体验世界的不一样,最好是世界不一样的美好吧。和拉里一样,我希望能时常去图书馆,借到自己想看的书,不在乎学到什么,光是阅读,感受前人的经验,再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想法与体会,便是一种自然的快乐了。收入的话,依然同拉里一样是够用就行,不过可能我的要求稍微高一些吧。他只需要解决温饱,我还是希望自己的经济能让自己在精神享受方面有更多的选择的,不过也不必太为钱奔波,那样太累。“走遍世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想法,没有特别强烈,但是如果有当然是最好的。至于朋友与配偶,能够互相理解吧,始终支持却也尽自己所能让其免于邪路。忽然觉得有点写歪了呢。这些内容其实在我高二时“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的七千字文里具体的有提到,这里再次简略的叙述,似乎是有种提醒自己的感觉。
最后谈谈读书本身吧。看完这本书后,我问自己,我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什么?一个故事,可做谈资;几个人物,可供效仿或警戒;一种生活态度,与我自己的生活态度相互映照。但具体地来讲,我的确是有种担心,看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就我读出的东西而言(我指的是我能读出的,而不是文本本身包涵的,后者显然比前者多得多),基本对我来说是范例和映照的感觉。这种感觉和看《人生的智慧》时很像,似乎只是自己价值体系的一种推演,得到的都是自己逻辑体系内的东西(即使有一些体系外的也被我自动忽略了,不够强烈),这虽然从乐观的角度讲是我和作者不谋而合,从悲观的角度讲我真正的收获并不大呢。
这也是我之前一直在想的输入输出的问题。有些文字可以给我很多新的见解新的看法,我对那些看法感到认可赞同并同化,这是输入,对我个人而言提升较大;而有些文字,如果在早些时候被我看到,或许能起到一个输入的作用,而现在只能起到一个引子,让我得以输出(比如以上的若干文字便是我的输出)。而我的输出于我自己的提升相比输入给我的提升来说,还是相对较小。所以可能有些遗憾吧。
当然我无法否认毛姆《刀锋》质量水平之高,如果我希望让别人感受上文我提到的那种生活观,我是会推荐这本书的,毕竟毛姆用一个故事,几个人物阐述的这一点,总比我空口讲点道理和体会来得具体的多,更容易让人接受吧。
此外提一下我阅读时的一些联想吧。一个是拉里经历战争,从迎合众人到选择自己,如此的转变让我想到了托尔斯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尤其是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拉里希望救助的放荡女子,让我觉得两者的剧情还是有一些暗合之处的。另外书中提到的有多个情人的苏珊,让我不得不联想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萨宾娜,她们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法又是如此地相似。前面提到的两者都是我之前在看《复》和《生》时很喜欢的角色,所以在这本书中不自觉的代入,导致我对书中拉里和苏珊也有别样的喜爱吧。
又是一次从书谈起,却抛开了主线剧情呢,也以免剧透吧,以上写的都只是书中的一隅罢了,这本书值得一读,至于你是像我一样快速扫完只关注重点,还是慢慢看来细细品味,取决于你阅读时的心境和环境咯。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