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后,我在毛姆相关资料中发现了这本书。

  此前看完博尔赫斯的小说集,再看他的论述集,感觉就像舞台上和舞台下一般,让小说作品中如演员般展现的博尔赫斯重新变回了生活中的博尔赫斯,和你谈创作时的遇到的种种,困难啊,灵感啊,所思所想啊等等。看这本《毛姆读书随笔》也是类似,毛姆这次终于不是用“我”来隐藏自己了,书中的我确确实实就是毛姆本人了。

  书分三个部分:关于读书,名家和名作,哲学与人生。一三都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也分别得到了希望看到的回应。在第一部分中,毛姆提出了读书(非获取知识的专业书)是为了享受,所以即使对众人好评的名著,合理的跳读也是十分必要的。他还谈到了小说中的故事和畅销书的价值,特别地,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将作家放到与你同一年代,再去评价他。思忖一下,在读名著时,时间检验过的那种感觉会让我自然而然地给作品一个名著buff,即使觉得索然无味也肯定它未知的价值。而同年代的书我便不会如此,不好看的书有时我便会无情地表示厌恶(虽然同年代的书我看的不多)。这可能也是一种普遍心理吧。毛姆给出的这一视角还是很值得思考的,就拿毛姆本人的书来说,我觉得把他想象成与我同一时代的作家后,我仍旧对他的作品报以很高的评价。这本《毛姆读书随笔》中的笔调更是和我看到的现代作品,精确一点是现代母语作品(也就是原著是中文的书,因为外文书籍有时会让我感到难以适应节奏)十分相近。具体地说吧,我似乎找到了一种看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中谈读书部分的感觉,不冠冕堂皇,只从读者角度出发,谈对读者来说最有意义的部分。

  看完第一部分后,我先跳转到了第三部分。哲学,这个词本身就会激发起我阅读的欲望。毛姆是一个文学家,但此前我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探讨人生哲学的意味,在这本书里,更加的明显与直白了。毛姆谈了自己想法的发展历程(和《刀锋》等作品的人物经历有相似之处),提及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系统化),也有一些是他在阅读了一类书籍后的想法(宗教、伦理善恶)。总得来说,这种形式挺能让我接受的,阅读体验也不错。

  最后是第二部分,这部分我没有看完,也直接导出了我希望写本文的最强烈的想法。这部分谈的是一些名家的生平、作品、文风等。这些名家的作品有些虽然我没看过,但听总是听过的,所以一开始甚至有按照书中的作品名全看一遍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这之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毛姆阅读了大量和那位名家相关的书籍资料后,整理出的自己的想法,具体内容便不多说了,以下谈谈几个我阅读时想到的问题。

  首先,毛姆写的这部分作品和我现在写的“读书笔记”性质类似,不过他的更全面的充实。而我的现在所写的读书笔记,其实确切地来讲,内容大多是我阅读时想到的一些东西,这些思想和我写作时间的精神状态相关,而和作品本身可能关系不算很大。有时就是借着作品为一个引子,探讨了一个话题。所以看过原作,想看看我对原作看法的读者可能就要失望了,因为我的读书笔记中鲜有对原作的分析(早期是紧贴原作来写的,后面渐渐的成了个人思想的抒发)。所以会有种标题党的感觉,标题后的——《》似乎成了一个噱头。

  其次,就如同我阅读毛姆的读书随笔一般,若是这本书我不太了解,并且近期没有特别想阅读的想法时,我便想直接先跳过那篇。可能会留到未来想看随笔中提到的那本书或者那个人的作品时再相互对照着看,但即使现在看,感受也不会很深。这便是读书随笔的尴尬之一吧。想象一下阅读我的读书笔记的读者,若是上文提到的看过原作的,并且同样认为原作精彩值得探讨的,可能会愉快地看完。而若是没有看过的,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在看到我借着书大发议论时,可能也会用毛姆提到的“跳读”法吧。当然这无可非议,只是更多的情况下时直接整篇略过了(就像我只挑毛姆评论我熟悉的作家的作品看)。而就像上文提到的,我的作品其实更多的是借着作品抒发个人想法,所以因为没看过原作,忽略了一些脱离原作的有趣的思想,感觉也是挺可惜的。所以其实现在我读书笔记的这种形式有一种双重尴尬:对看过原作的读者,没有他们想要的对原作的分析;对没看过原作的读者,他们也并不想看到对原作的大肆议论。

  其三,也是我最近发现的一个问题:文章越写越长。原因有二,一是我语言不够简练,二是我把我的碎碎念一股脑儿都写出来了。同样是长,毛姆的读书随笔里蕴含了对作家生平的介绍之类充实的部分,而我的读书笔记则是一个个相互联系不大,只是阅读时从脑中蹦出来的想法的串联。对我这个作者来说,这样是很舒服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而且能够把想到的东西都写出来,做一个思想的记录,以供未来的自己研究。但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就比较痛苦了,就像一个多语症患者和你扯东扯西一样,可能很快就不耐烦了吧。而且在快节奏的阅读环境下,长文是不讨好的,一般点开来也是从顶部划到底部,扫一眼有没有感兴趣的部分,然后关闭(因为我本人就是如此,那还为什么要要求别人认真看呢)。毛姆提到的“跳读”是不错的解决办法,我也坦然接受,觉得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就足够了,总之我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我感兴趣的想探讨的,所以不论是就哪一部分和我交流其实我都是很欢迎的。

  不过此前其实有一个阶段我的读书笔记还是能维持在一到两千字的,因为受“一篇文章表达一个思想中心”想法的“熏陶”,差不多的时候我就煞笔了,对读者来说可能能够看到一篇结构完整,思想统一的文章,在加个点睛的标题,运气好点还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但对我自己,有时就会觉得想法还没抒发完全,但另开一文可能又觉得内容不够,就如此让其消散了,感觉也是挺可惜的。所以后面渐渐演变成了把读一本书时联想到的想法(有时包括那一阶段生活中get到的想法)一股脑儿写进书评,基本上是觉得要另起一个话题了才另开一个自然段,所以整体会显得比较臃肿吧。这时的标题则是写完了全文后,扫一眼全文,随意总结出一个最想表达的想法填上的,所以其实并不能涵盖全文。所以在这个标题党遍地的环境下,文中一些和标题无关,但我觉得有分享必要的部分,可能就被如此埋没了。

  当然以上的前提是有人看我的文章,而随着我转战个人博客这个渐渐被时代淘汰的平台,我想认真点开看我文章的人越来越少了吧。而且因为个人博客评论机制相对较差,互动性也少了很多。所以这个博客整体也处于很尴尬的地位吧,没有太多人在意,只能作为自己个人的一个整理了。是有那么一点孤芳自赏的意味,我倒也是坦然,因为自己的碎碎念最好的读者当然是未来的自己拉。不过还是小小的有一点祈愿,希望能够通过文章,让本来陌生的人认识我,了解我,并愿意与我交流吧。此前也是有不少成功的经历的,所以我会一直将读书笔记这个题材写下去,为自己,也为未来某个发现的你。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