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后,看画风迥异的福柯的作品,再看他们互喷,宛如当年黑格尔和叔本华互喷的景象。正巧黑格尔后还有胡塞尔、海德格尔,叔本华后还有尼采,两边分别是萨特与福柯的思想源泉。图片里是《词与物》,但实际上我也略看了福柯的其他著作,只是这本书里提出了“人之死”这一惊人的口号,让我多留意了一些。

  阅读福柯的第一大感受是,其许多观点早已融入当下的“常识”范围,虽在当时十分开创性,却少了些超越时代的震撼感。他的著作中涉及许多语言学的部分,草草阅读的感受与此前看维特根斯坦有些相近,我还几次搜索他俩是否有联系,结果是毫无联系,倒让我十分奇怪。福柯两大方法论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于我而言讨论的问题过于细了,然而福柯又致力于讨论知识与权力之间的联系,让我在几百页对具体事件与文献的细致描述里去搜寻核心的论述,最后不得不看各类碎片总结概括全书。所以事实上我并没有读也并没有读懂福柯,只是随便发表一些与福柯相关事件的看法罢了。

  那直接快进到人之死吧,原意似乎是人的概念是近几个世纪的发明,以人文主义指导许多学科是过度强调人作为整体的重要性。像尼采说上帝死了,指的是人们心中不再把上帝当做重要的思考对象了,而近几个世纪对人的考察也即将消散。对此说法,乍一眼看还是有些抗拒的,因为看这段论述并思考的正是“我”这个人,或主体。主体听到主体应该被否定,一来有直觉地反感,二来有理性层面的考量,即否定人的知识与探索十分容易丧失生命力而沦为教条,第三是否定人很容易让上帝或者永恒性回魂,如果同时否定上帝和人,那么便需要掏出新的对象。然而仔细想想,福柯所言实际上已经在当代的某些场景下实现了,我脑内的首要的例子就是临床医学将人分解为各项指标与症状,再以对应的药物治疗,这正是贯彻了人死了的想法。当然人文主义并未在所有学科遭到清除,而正是人文学科或人类学能够发现新时代的症结并尝试改善。这就像尼采声称上帝死了后,宗教仍支配着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思想,上帝也时不时的就在哲学家的著作中诈尸。而人之死可以被看作人文主义的一次退潮,在当代仍有重要的市场,比如我还算是忠实的信徒。福柯所消解的,只是人文学科的神圣性罢了。

  提到宗教,不得不说它是大多数人自己构建哲学理论仍旧避不开的对象。而福柯提到的人,实际上还包含着背后的理性,或从笛卡尔、康德一直到萨特的对主体性自我的体认。从福柯的著作来看,福柯更为关注人在社会层面的境遇,而实际上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就是Ta自己。即使大部分时间可以融入社会编造的洪流之中,醒来的瞬间或者睡前的那刻,或是在马桶上或浴室里沉思的片刻,仍是面对自己的。从这方面来说,我愿意退一步接受其他学科设定我日常生活的环境,将许多精细的知识精简为随手网上便能搜到的“常识”,但我仍希望保留个人面对自我思考的余地。这方面倒仍是存在主义框架走在最前面。

  由于近来谈及虚无,借着福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后现代的哲学家,发觉他们在拆解许多固有的概念时,反倒不会提及虚无感。我想这是因为虚无在追寻意义的存在者那儿才会诞生。若是单纯沿着拆解的路线,把人与事物都分为一个个零部件考察,那就只剩下是或否的知识,或是具体的效用,而虚无问题自身也消失了。所以恐怕通关后现代后,最终的落脚点还得回到海德格尔与萨特。

20:25 2023年9月13日
福柯应该去写维基百科,顺带夹带一些私货:)
衣服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