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1. 零零散散的前言
  • 独行篇
    1. 一路向东/西/南/北,到达地图的边界
    2.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历史与地理
    3. 与陌生人共享一片星空,然后不再相见
  • 共游篇
    1. 租一辆车,速通
    2. 城市间的随机游走
    3. 在甜茶馆与洗浴中心写论文
  • 美食篇
    1. 驻京办餐厅的五味乡愁
    2. 就为那一碗米粉
  • 海外篇
  •   一日早上看到沃玛写了本小书《发呆改变世界》,突然点燃了远方与当下 这篇文章里已然颓唐的心。写书当然可以成为理想生活的新元素,更何况我已有了两个颇有发言权的话题:旅居和驻京办美食。曾经我自认为是一个体验派,感受美好的瞬间而不在意有形的记录。此时的文字也并非记录,而是对过去的重述,同时结合当下的思考。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零零散散的前言

    点这儿看更新=w=

      旅居不同于旅游、旅行,是一种将出游与日常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有时它又和旅游、旅行在活动上有所重叠,或者说在基础的活动之上诞生出的自足的心境,才是旅居的核心要义。上来便摆出大概念大话题并不是一本书的好开头,让我尝试用具体的几个子话题,逐渐摸索出旅居的框架吧。我在许多知名或小众的城市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我并不想停留在叙述个人经历的层面,而是希望将一个地方的经验总结成适合更多地方的普适性理论。很遗憾,我不擅长散文式的书写,便用我习惯的说理与思考式的文风完成写作吧。

      由于这是一本书的草稿,不妨让我先畅快地写下率先想到的部分,而后再一一调整吧。先模糊地列几个标题作为大纲,未来可以慢慢补充。   

    New

    独行篇

    一路向东/西/南/北,到达地图的边界

      《河西走廊》在我人生灰暗的时刻,点亮了探索地图、了解文博、看纪录片三重爱好。旅居生活的种子,也在实践这些爱好时生根发芽。生活需要大方向才有动力,旅居的起点也需要一个主题。最初我为自己选定的主体便是,从熟悉的某地出发,乘坐高铁一路向东/南/西/北,到达我所能及的边界。这像在地图上尽可能地撑开骨架,此后再考虑填补血肉。

      第一条线路是从浙江出发,一路向南,途径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深圳、香港、海口到三亚。选择的停靠站多为有名的城市,暂留的目的也是快速体验当地特色,建立初步印象,所以一般只停留一天,去一趟博物馆或知名景点。高铁有几大重要的优势:首先是按公里数计价,超过一定公里数才有折扣,分段买票的价格和总价格相差不大;其次是自带线路规划,高铁沿线往往是重大城市,免去了线路选择的问题;三是班次较多且容易改签,一地周游完毕可以立马往高铁站跑,花费一两个小时便能到下个城市。此处暂不展开旅途的细节,留待以后相关的主体再展开。其间有两个有趣的点,一是体验了一回香港到深圳之间的高铁,谁曾想此后便会迎来三年的暂定;二是中间因为时间安排十分遗憾地放弃了泉州这所文化名城,而在三年后更为老道成熟时上演了人生值得铭记的快乐时刻。

      第二条线路是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北,途径大连、旅顺、沈阳、长春、吉林(市)、哈尔滨、漠河,最后到达北极村和北红村(返程还去了齐齐哈尔)。向南或许还有三沙市和广袤南海,但向北着实是到达了边境。看到界碑,双脚踏入界河黑龙江,望向对岸俄罗斯的山的那刻,排得上人生中铭记的重要时刻(看看下文还能想起哪些“铭记时刻”)。这条线路的特点是远长于直觉,北京到漠河两千公里,和北京到广州一样。其中同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和漠河相差一千公里,占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在高铁之上,需要引入过夜绿皮火车。白天坐着实有些费事,晚上坐又需要算好时间,不然半夜爬起来也十分不方便,其中我在北京到大连和黑龙江到漠河(和漠河回齐齐哈尔)这段选择了火车。前者时间不长,沿着海边绕了一大圈才凑足了一晚上的睡觉时间,一大早到达大连,我便直奔旅顺的各个景点,长长的白天下来足够玩一圈(记得甚至爬了个小山),晚上坐高铁便到了沈阳,睡一觉就能开启第二天新城市的旅途。而哈尔滨到漠河的火车超过了十二小时,睡一觉后接近中午才到,便有了火车上的唠嗑时间。第一条线路时,沿途的城市会约上过往好友一起,这次约到了只鸽子,我也破罐破摔地开始与身边的陌生人学着闲聊。东北的风格倒是热情而自来熟,(包括此后的旅途中)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的性格,也让我至今对东北都抱有亲切地感情。

      第三条线路倒是在中部晃了一圈,因为在东南西北的核心主题外,还有遍历每个省份(自治区)的计划。同样自浙江起,途径南昌、长沙、凯里、安顺、贵阳、重庆、宜昌、荆州、武汉。如此迂回的安排中,部分线路我与当地的朋友见面,部分线路我则是一人出行。与第一条路上一样,与朋友相见与一同出游在当时的我来看只是副线,实际上却也是为未来埋下众多伏笔的时刻。往后当我再度来到长沙、凯里、贵阳、重庆时,脑内浮现的首要还是过往与朋友的独特回忆(或许不全快乐,但都让人释然一笑)。而重庆被朋友介绍的凉虾更是成为了武汉生活的重大伏笔。民宿楼下的烧烤摊外还有个凉虾摊,某位朋友对凉虾一见钟情,吹大牛要在加州牛肉面之外还要把凉虾摊开到纽约,这也属于“铭记时刻”。武汉一别后,还未相见。

      大略算起,每段旅途历程三周,其间穿插一些在某个固定城市的活动,旅途的紧张和定居的安逸交替,算是旅居生活的雏形。有时定居的日子也恰好是三周,而且也是众多人生的重要时刻(毕业典礼、暑期学校、恰饭赚经费←这个大概不算)。由此,未来的日子里,我总结出了“三周定律”,即第一周熟悉环境(或节奏)、第二周用心体验、第三周着眼于变化。这样的“定律”还有很多,适用的时期也各不一样,但我靠着这些定律,尝试把握自己旅居的节奏,不至于太疲惫,也不至于太无趣。

      第四条线路则是补齐了东部和北方的省份,我从宜兴出发(恰饭期间去了趟无锡),途径南京、合肥、济南、淄博、太原、石家庄、邯郸、安阳,到达北京。期间又玩了一趟过夜火车的设计,不过这回是反着来的:从济南到淄博,将行李寄存在火车站,溜一大圈后等到半夜,坐夜车去太原,寄存后再玩一圈,傍晚便踏上高铁来到石家庄了。此后先往南到安阳再直接到北京的思路也是类似,仿佛在地图上拉开个弹弓,靠着一晚上弹跳到另一个城市。

      向南向北较为容易,我在向西的旅途上几经筹备和犹豫,最终在无人相陪的情况下,还是毅然决然地出发了。自北京出发,夜车到银川,在西夏王陵前留下了铭记时刻,借着帮忙拍照的话头与陌生的大哥聊得投机,还被免费送到了预订的民宿。听闻他正在出差,送我的还是租来的车,倒是为未来的租车之旅埋下了伏笔。银川到武威这段是第一回坐白天的绿皮火车,足足六小时的颠簸让我在数年后银兰高铁开通时喜形于色。此处略过了兰州单纯因为不顺路,但在归途时飞机在此中转,倒是也晃了一圈,体验兰州牛肉面(而非兰州拉面)时感受了一把机场到市区的高铁。当时还没有大兴机场,两地间这么远的距离也算是无语时刻(在铭记时刻外到也可以列列无语时刻)。

      自武威起,我终于踏上了河西走廊之路,可睡一觉第二天起来却是沙尘暴预警,吓得我没敢出门,还网购了几个口罩,黑色的。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见一次性口罩,没曾想几个月后黑色口罩在某地有了额外的引申义,又没曾想又几个月后我在异国他乡逃难时,从包里翻出的还是这几个口罩。同时武威还让我第一次遇见了大窑嘉宾这一烧烤绝配饮料,这也是未来一种事件与活动的伏笔。

      河西走廊之旅从张掖才算正式开始,途径敦煌、嘉峪关,而后则是走向了广袤的新疆,途径乌鲁木齐到达喀什,还去了塔县一日游。站在喀拉库勒湖边,远望白雪覆盖的慕士塔格峰,曾经是异国他乡寂寥生活中的回忆时刻,在未来西藏遭受层峦叠嶂的雪山轰炸后,这份记忆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作为地标留在了记忆中。

      由于时间与金钱所限,我探索地图边界的计划暂停在了喀什的烤包子和兰州的牛肉面上,未来对这份回忆的追念也造就了驻京办之旅。此次落下的广西、青海、西藏与遗漏的泉州,也在未来共游篇的最初企划。还有那靠名字取胜的东极岛,也在三年后的纷乱时刻给我片刻内心的宁静。或许我还会延续东南西北这个主题,走向真正的“东极”抚远。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历史与地理

    与陌生人共享一片星空,然后不再相见

    共游篇

    租一辆车,速通

    城市间的随机游走

    在甜茶馆与洗浴中心写论文

    美食篇

    驻京办餐厅的五味乡愁

    就为那一碗米粉

    海外篇

                                                   

    Contents
    1. 零零散散的前言
  • 独行篇
    1. 一路向东/西/南/北,到达地图的边界
    2.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历史与地理
    3. 与陌生人共享一片星空,然后不再相见
  • 共游篇
    1. 租一辆车,速通
    2. 城市间的随机游走
    3. 在甜茶馆与洗浴中心写论文
  • 美食篇
    1. 驻京办餐厅的五味乡愁
    2. 就为那一碗米粉
  • 海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