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摆四个字:强烈推荐!

  这是一本探讨心理学方法论的书,致力于澄清大众眼中对心理学的误解。而话题不仅仅止步于此,我在这本书中发现了对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叙述,这是让我喜出望外的,因为它为我此前希望探明的一些话题给出了不错的解答。

  “心理学的目的不是治疗心理疾病,而是让正常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完满。”这句话在某种角度上成功刷新了我的概念。书中提到,大多数人对心理学的了解是源于弗洛伊德,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心理学中并不占有很大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被否定的。而我反观自己,的确对心理学的了解也仅仅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之类的书籍罢了。此前还写过有关梦境和现实的文章,曾看到《穆赫兰道》和《梦的解析》有一定的联系还有些激动,现在看来似乎有点跑偏了。当然也不是在否定弗洛伊德,他的确在心理学方面有一定的建树,只是这是过去式了。在文学中,倒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告别了弗洛伊德,又剥除了心理疾病治疗这层因素,心理学这门学科在我面前如同一位全新的朋友,我需要重新去发现它的精彩。而这本书也的确做到了。首先这本书并非介绍心理学知识的书籍(那部分知识我在教材《心理学与生活》中能系统的看到),而是告诉我,心理学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能研究到什么程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心理学中的以实验为核心的实证主义精神,这一点让它能够成为一门科学而非人文类学科(说来惭愧起先我发现心理学在理科大类还惊讶了一下,我的联想是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顿时心理学的面目亲切了许多,作为一个理科生,相对还是喜欢这种“讲证据”、“可重复”的东西,因为有种可以掌控的感觉。

  然而心理学里另一个核心概念则是给我破了一盆冷水——心理学是一门概率性预测的学科。概率性,这个词并非贬义,这是这本书刷新了我的观念的一处。提到概率,人们常会联想到彩票、运气、不可控。然而这本书告诉我,概率中的结论比个体经验更为有效。注意,我都不太想用“可能更有效”这样的表述,因为这样就有微弱的否定义,而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是,概率性结论的确可以收获很棒的效果。“知识不需要完全确定后才是有用的,即便不能预测个体具体情况,但能对总体趋势预测也是很有益的。”书中提及,即使是“最靠谱”的物理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概率性的(并不仅仅指的是量子力学),物理定律源于实验验证,而牛顿力学到相对论的改变就说明了物理学也在不断地提高对事物描述的精确度。而心理学中一个结论,也时常被不断地修正。注意是修正而不是更改,因为知识是有关联性的,后续的理论需要包容之前的理论,并作出更符合事实的预测。

  除了对心理疾病的治疗,还一个坑我也踩进去了,那便是心理学其实并不会对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进行探讨。心理学只会研究可解决的问题,而那些有关生命本质、宇宙本质的问题,则是哲学的工作。书中自嘲地讲,人们心中的心理学加入了很多其他学科的元素,同时也有很多元素被误认为不在心理学范畴之内。举个例子,《心理学与生活》前面几章的内容便在阐述有关感觉的只是,即在说明眼睛、鼻子等器官的结构,这一块此前我一直以为是在生理学中出现的,而现在我明白,要研究心理学,这些东西是绕不开的。

  心理学受到众多误解的原因,是因为大家觉得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太了解了,执着于观念中的“常识”与“世俗智慧”。关于这一点,此前也想讨论,这一次倒是收获了一个系统的阐述。首先常识不等于知识,以前“历史滔滔正反观点都有论据”的想法便指向于此。以前人认可的常识,如“黑白人等级不同”、“女子需要裹小脚”、“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到现在就成了谬论,即使是现在大家认可的“常识”里也有很多互相矛盾的东西。而很多常识都是媒体为了博取眼球灌输给大众的。书中一段话“世俗智慧包涵一厢情愿的想法: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科学家们费力不讨好,告诉公众世界本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媒体本来可以发挥有益作用,却把重心放在‘娱乐’上,使情况变得更糟”可谓是道出了心理学家的无奈。在此其实又可以联系到“媒体如何引导大众”的话题上去,但那就有些扯得远了,不再赘言。

  这本书虽然只是谈心理学方法论的一些东西,但言语之间也提及了许多心理学上的一些结论与效应,简单罗列几个:安慰剂效应、“鲜活性”问题、选择性偏差、认知错觉、控制错觉、相关性和因果性之差。随便拿出一个都能写一篇文章来探讨,而很多误区正式我平时很容易落入的,一些误区也有助于让我辨明一些事情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提到这些效应的时候,没有把反思精神落下,话句话说,心理学家在叙述这些效应的时候,也成功解释了为什么在叙述过程中没有落入这些效应的原因。比如在谈及“鲜活性”问题(个例比统计数字更让人接受和印象深刻)时,书中解释了为何“用鲜活的例子来说明‘鲜活性’问题”是合适的,因为这个效应是建立在实验证据上的,叙述时不过是应用罢了。这让我联想我的心理学老师,在最初上他的课时,我总是觉得他虽然能够提出一些不同于常人的看法来批判常人的思维,而在此后的言语中又难免落入窠臼,这是让我很不喜欢的,因为有点自己打脸的感觉。而这本书的反思精神则让我看着十分舒服,也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的叙述风格。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探究心理学的书,书中的许多话,完全可以适用于科学研究!此前我曾写过几篇文章探讨科学的实在意义,而这本书则让我对科学精神更加明晰。作为一个对理科有兴趣的学生,我想在学习“科学”之前看清这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们能告诉我,什么才是科学。科学的特征,包括之前提到的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和验证可解决的问题。科学提出的问题,需要符合可证伪性、同行评审条件和聚合性原则。

  这里可证伪性指的是预测需要两面兼顾,能够包容证伪这个预测的证据,这马上就给那些事后强行解释的“马后炮”一记响棍。同行评审和之前提到的关联性原则一脉相承,让多少民科 洒泪归去。聚合性原则非常的有意思,它指的是,科学实验难免各自有缺陷,而如果对一个理论,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实验,均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则这些实验就能优势互补,共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如果根据每个实验各自都有缺陷去攻击整个理论,实际上是不明智的。这是一个新的角度,但我在想了想之后接受了这个想法,因为实验毕竟是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一个理论只有在聚合性原则的帮助下才能得到验证。

  书中对伪科学的判别法,几乎圆满地回答了此前我对“民科”的疑问,我贴之于下,与大家分享。

A、喜欢采用特殊的假定,使得主张免于被证伪;
B、强调主张是确证的,是不可辩驳的;
C、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
D、过度依赖逸闻趣事和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
E、逃避同行评审;
F、并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之上(缺乏学科关联性)。

  这个判别法的背后,也能看出被认可的科学的一些判别准则。如书中所言“科学确实是在把那些不符合最低检验标准的、自称是特殊知识的理论及疗法清除出局”。

  这本书是科学主义的,阅读完毕后当然也得想想反面,不能全被带着跑了。与科学主义的实证精神相对的是人文主义中无拘无束的虚构与幻想。在认可科学精神的同时,这些东西同样是需要被肯定的。需要否定的是那种以模糊界限来达到目的的伪科学们。我们需要科学来带我们探索物质世界,心理学可以摸到“意识”、“精神”的大门,但我们同样需要人文来让我们真正地去打开这道门,从中创造出无限的精彩。

  心理学,Come On!

(在此再次感谢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某心理专业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