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转向时期,因为我已经预感到过往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会出现一种差异,而在这个时点写下这些文字,不过是把这些差异具象化(其实也是简单化),类似于将过去的状态打个包,以后调用的时候知道采取如何的态度。当然这一次其实转向的难度会更大一点,因为在此之前,不仅有一年,而是大学的四年,而我的未来,则是作为博士的五年。当然目前我并不希望对未来做何展望,只希望点明一些过去的想法吧。

友情的起承转合

  过去这一年,恐怕是以最深刻的方式理解了“有些朋友只能是阶段性的”这句话。习惯了与从小到大的朋友保持一定的联系,即使有冲突也相信是暂时的,人与人的情感是大于短暂的几件小事的。而过去一年的两段友谊尝试,均已跌入低谷而结束,且最终演变成我已不想再继续。究其原因,恐怕是我接受了某人的理念:当一个人展现出与你原先认知不符,相处时让你感到不适,且你预计他未来不会做出改变时,大概以后就做不成朋友了。

  这三点缺一不可,因为一个人难免有缺点,结交朋友大多站在相互包容的基础上。对一些已接受的缺点,尝试以换位思考的理解方式,每次遇到设立一个固定的应对方案,是可以妥善解决的。而如果不是相处时,而是对方处理其他事物时的缺点(如畏缩、拖延等),作为朋友,应该是需要用合适的方式指正并协助改善的,最次可以让对方意识到,但也没有合适的改善方案,即处于达成共识的状态。而第三点是一个对未来的判断,简单地判定一个人未来不会改变是有风险的,因为人的态度或者说价值观,是隐含无法辩明的,只能通过行为来体现。而人的行为往往取决于当下环境,在不恰当的环境下,人性恶也能自然地暴露。所以仅从行为来判断其价值观,以至于达成“未来不会对这一缺陷做出改变”时,也是有一定的主观情绪参与的。说得简单点,可以用“我累了,不想奉陪了”概括,即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对方改变的期望值已经不足以让自己再花时间了。

  如上论证不过是某人断交三要素的具体阐释,我想友情本是一种情感性的东西,以一条条逻辑去判定未免有些过度阐释,然而实际情况中,往往是感性占主导做出冲动的决定,而理性不过是把好最后一道关罢了。但反过来说,最可怕的断交,是在冷静下来后,仔细反思,逐条考虑,认为确实值得。恐怕这个时候,才是最决绝的时刻。而感性在此时反而会往回拉扯,在情感上不愿接受,所以在心中会时有难受,而这种难受已经和对方无关,只是为内心做出了这种判断而感到遗憾和痛苦吧。而当最后连这种感情都变得淡漠(恐怕无法消失)时,友情的“合”才真的结束吧。

  然而小标题是友情的起承转合,虽然“合”是时间上最近,感触最真切的部分,但我想其实我可以以此为基准回顾,友情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当然依旧借助了上文“某人”的言论与想法。因为我上来就问了两个终极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成为朋友了?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已经不值得做朋友了?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如上,而第一个问题也有三个要素:有一段或数次接触的可能,通过闲聊相互了解,发现某个共同兴趣并愿意在此基础上延伸(共同实践这一兴趣)。回顾以往的结交朋友的经历,发现可以完美的应用。中学时期接触时间长,第一个条件容易满足,而进入大学后往往只和临近的人(室友,一起上课,一起参加学工)接触比较密切,所以第一条更难实现,而闲聊则是取决于腼腆程度,毕竟很多人(包括我)处于一种很能聊但需要人挑起话头的状态。这种状态不能说是完全的内向,而只是对成功引领话语环境的不自信,毕竟一个话题没人接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尴尬。当然这一点是可以通过个人心态的转变来实现的,即主动地与人交流,过去一年来,我还是逼迫着自己做出这一改变吧,但毕竟惯性很大,当没有必要的动力时,还是及其容易恢复到“自闭”的状态,不愿意主动改善话语环境,寒假宅在家里更是加深了第一条,于是便越发苦闷,最后会发觉,不如去外面的世界随便走走更有收获。第三点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弱势吧,因为我鲜有那种痴迷的兴趣,即愿意投入,且有愿望与人分享,拉人入伙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曾经有过。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状态,“曾经有过”意味着一种过去时,并非不了解,只是尝试之后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反馈,便放弃了,或者因为时间的推移与外在活动的安排,放下后就不愿意再拿起来了,比如视频剪辑,比如摄影,比如折纸,等等,如今连看书写书评都已经陷入了慢性死亡的状态,即我已有些不太愿意看书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了,因为有一种潜在的阻碍认为这样做无意义。不过前段时间的日麻、自走棋,倒是有一些兴趣的潜质吧,但这毕竟归于游戏这一大类,这也难免导致许多朋友最初都是一起玩游戏结交的吧。

  至于“承”,是一种兴趣到生活的辐射,因为如果只是停留在兴趣(有时学术也能算一种兴趣),会导致只能交谈某一话题,而单一兴趣的发展速度必然跟不上生活推进的速度,所以要成为进一步的朋友,必然要在生活上或者观点上有其他层面的接触(一起出行或者一同讨论一个新的问题)。而“转”,则是在这种拓展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特质,一些认可的特质让关系提升,而另一些负面的特质则需要通过理解去克服。往往一起旅行是一个快速发现新特质的方式,因为日常的接触,往往是暂时的,即一天中的几个小时,每个人有充足的时间隐藏自己不愿意被人发现的特质(有时是潜意识的)。一同出行,甚至要一同做决定,观念与态度的冲突则会更为明显。所以有些人虽然日常相处很愉快,但其实是无法长时间的连续接触的。而其间的各种应对,决定了友谊最终的走向。

  我想经历起承转合后,对我来说最可怕的一件事是,我对待友情的态度会从“得不到”变成“拥有过”。我想“已失去”的心态存在于受不可抗力改变时的怅惘心境,而“拥有过”则是平缓过度后的最终结局。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在寻找朋友这件事上不再热衷,转而将心情与思绪投向其他事。毕竟在这件事的衬托之下,其实我对原先中学以及大学朋友的态度也有所改观,一是心态变了,而是他们也通过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向我展现了更多的特质吧。我想在此时刻,上篇文章中“孤独的灵魂”的问题才彻底通过消解问题而得到解决,因为我已不再追求,这有放弃的意味,也有在另一种方式下得到实现的意味。

理智与情感

  我在某天心情崩塌的情况下,看了《理智与情感》的电影版,观影过程中几经心态的转变,“这就是过去的言情小说套路吗”-“为什么还有这种操作”-“理智与情感的方式难道都不得善终吗”-“结局太强,不愧是李安”。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观影体验,让我从置身事外到开始沉浸,最终心情被剧中人的境遇而牵动,结束时才能感受到电影的优秀之处。这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很少遇到,可能也与当时跌落低谷的心境有关。不得不说,这部优秀的电影成功提升了我的心情,从致郁变治愈,可以跻身对我影响重大的几部影片之一吧。然而我却没有为它写“观影所思”,也是我抒发想法能力的一种退步吧。

  其实在此提这件事,希望引出对理性感性二分的态度吧。最初我对于生活的决定是出于感性,我想如此,便去做了,小时候玩一暑假的游戏,时间转瞬即逝,却也有廉价的快乐。高中阶段意识到理性的重要性,将思想看作第一要义,做决定事依附于逻辑判断,并在大学得以高效实践。而进入大四,理性探索世界的态度趋于衰减,而感性体会世界的趋势又逐步攀升,因为我意识到不是所有事依靠理性与逻辑得出的结论都是最优的,逻辑推理本身也是一种消耗,以感性做出的决定有时更能提升生活幸福感(在希望娱乐的时候便投入地玩,而非已理性判断娱乐带来的放松价值是否抵消掉消耗的时间)。当然这依旧是目前转型的重要议题,我还未找到一个平衡的点,既能够以理性规划长远,又能以感性享受当下。

  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理性,或者说冗杂的思考,给我带来了一定的痛苦。直到后来我才强迫自己意识到,在未得到进一步的信息时,做出阶段性的判定便足以,反复思考并不会带来什么新的收获。而意识到思考有时也是有害的,则是看了一本书吧。这里是思考而非思想,一个是过程一个是带来的结果。充足的思想会带来更多的视点,做出更合理的思考与判断,而思考是一种过程性的东西,沉浸在思考中,反而是一种无法抽离的状态。过去一年,有太多的时间我在不间断地思考,想想未来的数日或者数月应该做什么。而如今的我才意识到,高中周末回家的大巴上,以及以往睡前那种飞扬的思绪,基础便是一种放松的状态,而非强迫性的思考,这种随性的思考让我愉悦,而强迫性的思考让我痛苦,且会不由分说灌入脑中。这种体验在我几次生病时半梦半醒的睡眠中尤为突出,那是一种无法不去想,而去想就又是一通乱麻的梦境状态,只有强迫自己什么都不想,才能获得解脱进入安稳的睡眠。我终于意识到深呼吸是一种很好的短暂放空思考的方式,选择一段时间不接受外界信息,单独地关注内心,而非思考内心,体会当下,而非沉浸过去与虚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在理性所属下的思考跌落神坛后,感性更优于把握当下的特质便更受我看重,但我依旧不知如何调配比例来达到理想的生活方式。目前积累的历史优势在于,我有充足的时间自我支配,这一方面意味着我有充足的时间试错,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必须要规划我所有的24小时,我想即使是放弃思考走向娱乐,也是一种规划吧。而如今的这段时间,我想是需要用来作为构建理想生活模板的,因为最可怕的不是没有过自己生活的时间,而是不知道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

期待与等待

  通过经历的一些事,我终于意识到了这两个词背后的寓意,而此后,这两个词在我心目中也被拉下神坛,变成不值得尝试的一部分。可能有些矫枉过正,但我希望至少以这样的心态先过一阵子。

  首先是“期待”,这是对未来将发生的一件事的憧憬,憧憬的背景是自己已在脑内构建了一个这件事发生时的情况,然而这种构建是虚构、片面的,因为真实发生时往往有许多未考虑到的部分,而这些是在未身临其境时无法感受到的。而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虚构为基点,再做进一步的幻想甚至是决定,反过来影响现在,则有可能陷入一种危险的偏离,即期待的事物和真实的事物截然不同,这种期待只不过影响了当下的决定。而当期待的事物真实发生时,会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感到失望。

  这当然是数次失望后的失败总结,采取期待与现实两分的态度后,期待便只沦为了改善当下心情的一剂虚幻药。当然再与“等待”相结合,则有可能造成可怕的结果。

  “等待”指的是因为未来的一件事必然只能在某日发生,无法提前,不论这件事是好是坏,因为它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导致这件事发生之前,思考无法跳脱,做所有事都要受到牵引。期末考试其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考完和没考完,状态就是不同。这种“未完成”的状态会给人很大的非安全感。而如果事件利好,则容易陷入“期待”的“等待”中,而忽视手头事情的发展。以理性判断,所有的等待都是借口,这里的借口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他人说“再等等吧”时无意义地将某件事的发生延期,第二是自己以此作为挥霍当前的理由,只想赶紧度过等待的这段时期,而生活其实就在一次次等待之中漏过,而使人错过了等待这段时期的生活体验。

  虽然以前模糊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并未明晰,所以时常还是要受到支配。“拖延症”不过是一种表观现象而已。但即使意识到、归纳到、将这两个词涂上负面的色彩后,其实也很难不在潜意识里受到影响吧,因为要抗拒,需要在意识层面主动地实行,而这其实要消耗额外的精神力量。明天的事情等明天到了在考虑,晚上的事等晚上到了再考虑,下一分钟的事等过完这一分钟再考虑,说的轻巧,其实实现还是很难的。这里xx的事是指必然需要在xx才能开始的事,无法提前,所以这并不与以往我提前做事的方针冲突,只是我需要告诫自己,别再为必然到来的事忧愁或者构建虚幻的期待了。

  这三个小标题其实是我某日想到的三篇想写的文章,然而在此却一次性糅合在一起了,算是一种简化或者说偷懒吧,但至少有一种形式完成了它们。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甚至决定着未来的努力方向。我想正是因为我没想清楚这一点,才会对当下与未来有所迷失吧。未来的这段时间,还需要继续试错,但可惜“拥有过”的兴趣太多,找到一个新的兴趣或者契机,变得越来越难了呢。

需要直面自己与生活的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