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稿子我拖了一周多才开始写,忙碌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不敢下笔,起先是怕陷入循环而无意义的讨论,而当我重新翻阅了我拍摄的原文片段时,则是感到一种沉重的窒息感。

  这本书我在高中时便看过,当时没怎么看懂,只是觉得故事性不是很强,但我深刻的记住了一个书中的想法:大脑是有局限的。举个例子,人的眼睛不断在动,看到的图像就会变得模糊,如果动作太快,大脑无法整合,眼睛就干脆在两次停顿之间歇业,而大脑把之间的空白编辑掉,把定格画面连在一起,构成连续不断的假象。动画动起来便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而如果只在间隔之时运动,大脑就会对它视而不见。

  意识的局限性我是了解已久的,我深知身体机能中许多部分都被自动化地完成了,而真正交给我们去思考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上述观点则是让我意识到,即使在自动化处理之时,也有极大的缺陷。书中的外星生物便是利用这个缺陷成功地在观察者的眼皮底下悄悄移动。虽然大脑是人类最自以为傲的器官,这种缺憾也让它不再完美。

  如果说上述观点只是让这本书变得“有趣”的话,书中的其他观点可没那么轻松。首先是最大的问题:自我意识有用吗?

  古往今来,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一直是哲学中激辩的命题,其核心是自由意志是否存在。而自由意志建立在自我意识之上,只有想到了,才能选择去不去做。这本书中并不探讨自由意志的存在性,而是在更高的层面,直接抛出了一个否定了自我意识存在意义的观点。

  书中有很长一段话批驳自我意识,称它不过是身体的“寄生虫”,大脑认识到“我”,不过是一种对系统与资源的浪费。而如果没有自我意识,我们会做的更好。这简直是在和帕斯卡尔“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唱反调,将历代哲学家引以为豪的东西贬得一无是处。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个体生物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上的,这种感觉我在阅读《自私的基因》时有过。从哲学家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歌颂思想;而从这个有些冷酷而却难以反对的角度出发,个体是“自私”的,于是浪费资源的自我意识便可以被放弃。“大脑是生存引擎,不是真相探测器。如果自我欺骗更有利于健康,大脑就会撒谎。不去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真相从来都无足轻重。重要的只有健康。”

  当然这只是一个看事物的角度罢了,作者只是呈现了这个角度,甚至有可能并非认同这个看法。如同《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也不过是利用文学的手段给人们一个新的视角罢了。对这种与常识相对立的角度,其实我是很喜欢看到的。因为当你总是从一件事的一个方面去看,很容易囿于自己的成见,忽略很多东西。就如同书中所说,“如果进化累积的经验断定某种东西不大可能出现,眼睛就干脆不去注意它”。而这样一个对立的角度,则忽然将原先那个“常识性”的角度从稳固的座位上拉下来,拉入到思考与辨析的竞技场之中了。不过“否定自我意识意义”的这个角度更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连竞技场也要打破。然而我们去思考它,却又已经是落入了思考的竞技场。“只有在迷失之后我们才开始了解自己。”书中引用的这句梭罗的话真是应景。

  至于我个人而言,当然还是持“人的思想决定人的高贵”的观点,就如哲导课上所言,有些东西,最后只能归结到信仰。

  然后说说标题里的“盲视”的意思吧。就定义而言,大略是感受不到视力,却依然对视野中的东西有感知,大脑依旧在无意识之中完成了对信息的运算。而书中进一步讨论了一种全感官的盲视。“没有任何感受,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主动的意识。”“他们知道了,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知道。”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全自动化的状态。书中也提到了“中文屋”的概念,我觉得当一个人完成成为一个中文屋时,便是以上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即是剔除了自我意识的人,在“常识”中看来与行尸走肉无异(虽然“常识”不等于正确),是被人们所不屑与贬抑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人们对计算机智能的态度。五局四胜的Alpha Go在人们口中不过是只“狗”,其中便有人们自觉高“机”一等的意味。当然Alpha Go不会知道自己被称为“狗”,它也不需要知道,因为一切信息都只是在它的“无意识”中运算的,它不需要自我意识便能比人做得更好。所以当我们理想中的人工智能发展出“智能”,即自我意识时,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书中也提到了与盲视相反的症状,那便是失明了却坚持自己看得见。也顺便提到了一个观点:我们的大脑中有对这个世界的模型,我们根据感官去不断更新这个模型,而当数据无法更新时,大脑依旧会根据原来的模型继续运转。所以我们体验到的世界可能已经早已不同于世界本来的面目,我们只是在经历我们大脑假设构建的模型罢了。

  这个观点虽然有种“缸中之脑”的意味,但是稍有不同,因为它至少还是默认世界本来是存在的而非完全由大脑模拟的。它指的是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有偏差,这个上文提到过(意识与知觉的局限性),有意思的是数据更新被切断时的反应。这有点那种老套剧情的感觉:某人出了重大事故,变成了植物人,在病床上继续脑补了他未来的经历。个人认为这种可能也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考虑现实的真实性时,不但会受到“缸中之脑模拟”的动摇,也会有“植物人脑补”的可能性。那种老套剧情的结尾一般是植物人醒来,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一股浓浓的怅然浮上心头,而在上段提到的观点里,毕竟那个人又能接受新的数据了,在从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也算是值得庆贺了。

  与剔除了自我意识的状态相反,还有一种只有自我意识的状态,那时,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要集中全部的精神(当然还不一定能够完成),稍一放松便会失败,也是一种极度可悲的状态。这里涉及到一个灵与肉的关系的问题。灵魂基本可以等效成自我意识,而肉体姑且被等效成那些无意识的操作与处理。在考虑剔除灵与剔除肉的状态后,对灵肉合一的意义算是有了更深的理解。柏拉图费尽心思论证了“灵魂不死”,而没有了肉体,灵魂只能感受,几乎无法对外物造成影响,从这本书中的功用的角度出发,和没有无异。

  这本书的观点都很“黑”,这里的黑指的是《三体》中的对黑暗森林的那句形容,“黑,真TMD黑”。换个词,就是冷酷吧。书中提出了一个个冷冰冰的事实,让人光是读一两句话便感到一种由衷的窒息感。书中的主角被切去了半个大脑,性情大变,在某种意义上原来的他已经死了。他成了一个“综合观察者”,可以冷静地以绝对客观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想象你是XX”是常用的句式,意味着主角可以随时随刻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人。当然,书中对这种能力也做了狠狠地、不留丝毫情面地批驳:“共情不过是句自我安慰的谎话,也许你以为自己知道其他人什么感觉,但其实只是你自己的感觉,我们都在猜,而我与你唯一的区别是我没有自欺欺人。”对于早就感受到共情局限性的我来说,这样的话不过是把我的感受阐述出来罢了。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哀。“我”只能是“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无法完全感受他人的悲喜,算是人类的一种局限吧。而这种局限是优点还是缺点呢?在没有实现之时都无法有定论。

  早先讨论了有关多重人格的话题,而这本书即给出了一个未来的认知方向:多重人格被看做一个合理并且更为高效的存在,用“替代人格”代替“多重人格”的说法。不同人格之间相互合作,更好的处理事件。在这里似乎多重人格已经成了一个正面的存在,但作者最后又给了一个负面消息:主角团最终的混乱是一个新萌生的人格造成的。在此不再多谈,只是提一句,多重人格能够被合理对待,常人眼中的“非正常人”最终也会变成一种正常的存在。

  最后提一个最为冷酷的观点,也是这部书故事发生的原因:人类向外传输的信息在不需要自我意识的外星生物看来毫无意义,只是成了浪费时间与资源的病毒,被认为是攻击手段。“当语言本身等同于挑起战争,你该如何告诉对方我们为和平而来?”这段话可以从上文否定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不理解”来理解。许多冲突与战争无法用言语去化解,因为双方根本不相信对方所说的话,只信任自己能够确切得到的东西。这种信任缺失的悲哀与无奈,以及由此而来的无止尽的纷争,同样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本书的故事,第二遍看完之后,我仍旧觉得不算特别吸引人,但在文中各种奇思妙想、角度新颖的观点,则足以让这本书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第一次阅读时我还没有特别大的感受,而这一次的阅读,终于让我体会到这部作品的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