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读周国平呢,虽然发现这本书的背景是搜《人生的智慧》和周国平的关系时(因为感觉好多话语似曾相识,觉得周国平也说过类似的话)。

  一个帖子里,《人生的智慧》的译者韦启昌批周国平《岁月的性情》哪里不好哪里不好,然而文章太长不看,我反倒是忽然发现了周国平还有这本书,一查原来是自传,以前就对他的作品很有兴趣,遇见自传怎能放过?马上去图书馆借来,马不停蹄地阅读完毕,不同的内容,同样的酸爽。这算是机缘巧合吧,韦启昌的批反倒让我主动去看了这本书,我该是恨他还是爱他呢?

  P.s.以下的话有周国平脑残粉的嫌疑,我深知一脑残粉顶十黑,所以大家谨慎阅读。

  周国平的文字,一直以来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说出心中所想。然后他是在为自己写作,每次写作必须首先让自己有所收获(书中也有类似的话)。序的题就是,我判决自己诚实。这是一种很诚恳的态度,有种读者和作者坐下来,听他(算得上一个老人了)将人生的经历娓娓道来的感觉。联想一下,如果这个老人是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更老的一辈,又有别样的滋味。而周国平能更加自然地表达出来,不像我们的长辈可能在叙述中还有一些碎碎念。

  闲话不多谈,还是讲讲内容吧。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儿时记忆,北大岁月,农村十年,走在路上。第一部分有种我之前看萧红《呼兰河传》的感觉(虽然很抱歉那本书我没看完就弃了),虽然还算有意思吧,但是毕竟和我们的生活相差太远,我的兴趣也不算太大吧。直接谈第二部分。

  北大岁月,看到这个小标题就有浓重的共鸣感,因为我现在正感受着北大啊。而且我还特地去查了一下,那时候是院系改革之后,所以周国平所在的北大应该就是现在的北大,他是哲学系的,住在38楼120室,虽然不知道现在楼有没有变更(我想这是必然的吧,我指的是楼的地址,是不是就是现在的38楼,这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还是一股浓浓地代入感扑面而来,想象着几十年前周国平就生活在这个校园里,然后再联系到他后面提到的武斗、文革等场景,和眼前和平的北大校园一对比,感觉自己和历史是那么的近。以前也看过一些有关北大人的文字,《穆斯林的葬礼》告诉了北大有未名湖,还有德才均备斋,让我在一个小说中的北大里寻找真实。我记得还有其他例子的,不过一下子想不起来了。这次周国平的这本书又是我对北大过去的一个了解。尤其是文革那段时间吧。

  从上本书开始,我偷懒用拍照代替摘录(虽然以前几乎没摘录,也没有代替一说)。这次没统计拍了几张,就一张张翻过去,谈谈感想吧。

  一开始一张是周国平初入北大看了很多书,一个个书名号牵动着我的心,我产生了将这些书都看一遍的冲动。周国平当时的哲学系上课比较无趣(马列嘛,政治课嘛),他大多的时间都用来看书,而且可能也不是那种精读吧,一本书半天就看完了,感觉和我现在的状态有些类似。 不过呢,我是数院的,还得兼顾专业课,可不像他那时都是不听课、逃课看书的。周国平不但读小说还读诗,不过这是我欠缺的一部分,感觉我还是少一些诗情。他感到遗憾的是没有系统地阅读西方哲学著作,我觉得我可以考虑去读一读。他的阅读经历印证了大学不只是上课,更多需要的是自己主动地学习,然后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去学习生活。我忍不住用他的原话:“我认识到,学问不是第一位的,生活本身高于学问,做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比做一个学问家更有意义。世英(郭世英,郭沫若之子,周国平的挚友)经常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内心的充实。这句话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但其实周国平在大学时候还是有所迷茫的,他曾希望融入大环境,却发现仅仅做一个螺丝钉的人生太苍白了。当然,虽然这么想,他的行动也时常是思想和现实的折中,直到他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可能看得就更开一些了。对于此,我想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吧(这才是我的座右铭)。我始终希望保持着内心的自由,不甘屈从于现实,而我在周国平这儿找到了相同的声音,这也是我喜欢他的文字的原因吧。

  然后便述说到了文革那段时期,此前我对文革的了解大多是间接的,这次能够从周国平眼中看到一个真实的文革,可以说是“大饱眼福”了吧,然而我看到的果不其然是非常令人堵心的。在北大,仍会有宵小之辈,或者说被革命洪流冲昏了头脑,或者是借着革命浪潮公报私仇,在文革这个不去惩罚人性之恶的年代,尽情地展现了丑恶的嘴脸。不过,同纳粹相似,我是不主张将罪过完全归咎于那些人的,最应该受批判的是那种贬低学术,践踏常识的环境,但作为象牙塔尖的北大学子,没有辨别能力,没有心灵的自由,只是盲从,在环境的怂恿之下还干出令人痛心之事,实在也无法脱责。我相信,今日的北大,这样的人仍然会有。来北大之后,觉得北大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但也可能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可怖缺陷,如果再有一个类似文革的环境,当革命小将像现在的三好学生一样是一个优秀荣誉,当红卫兵像现在的各类委员一样拥有一定的权力时,谁能保证文革时的现象不会再次发生?作为北大的学生,陷入如此的洪流是可悲的。不过,在洪流之中辨别出洪流所向也是十分困难的,法轮功自焚者谁会觉得自己是邪教徒呢?说不定我现在的一些所作所为在未来的某时也被证明是被环境可笑地利用了呢?我想首要的,是要保证心灵的自由,这说得很抽象,比较难以表达。用书中的话说,是“拥有天真的、单纯的、敏感的心,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在文学上或学术上展露才华的机会。”

  (补充一个书中提到的让我十分痛心的事情:一名女学生受不了批斗在未名湖畔服毒自尽,而对立一派的女生在宿舍走廊里幸灾乐祸的尖叫:“307的伙计们,那个贱货断气啦!”我想到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想到了很多被嫉妒的美丽。)

  再摘录书中一句话:文革中一个个具体的悲剧都是由一只只具体的手促成的,大背景是它们得逞的条件,但不是赦免他们的理由。文革只是暴露了人性中的恶,恶恶存在却不能用文革本身来解释和辩护。

  再下一部分是农村十年,故事依旧在文革的背景下进行,但主人公的年龄已经超越了我,我明白自己可能不再会跟他有相同的经历,但我觉得,一些环境的情况也是相同的,那便是一个庸俗化的推动力,让你“成为现实主义者,唾弃一切理想,成天谈论和思虑的唯一大事是娶妻生子”。我想,现在在我的周围,恐怕就有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互相嘲笑对方的可笑,可究竟哪种才是正确呢?我是在思修课上看这一部分的,而那节课的主题正是“理想信念”,我想书中的这段话可以很好的回答:理想虽不能变成现实,但仍有作用,就是赋予现实一种方向和品格。原谅我摘录那么多的话代替我自己说话,因为我觉得书中的表达比我更加的精练与富有内涵。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我想到未来某个节点,我必然会遇到(除非是遇到像叔本华那样收获遗产之类的事)。而书中作者对虚度岁月感到的心灵空虚,恐怕也会遇到吧,他的十年已经结束,而我的十年,或者下半生还未开始,能做的只有做好心理准备吧。为此,我想我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心灵。

  后面有关爱情、专业方面的内容,我还未有经历,但结合之前《人生哲思录》里的一些话,还是有一些体会的,在此便不细谈了。在最后一部分“走在路上”时,我大致了解了周国平写作的顺序和当时的状态,我想对串联我以前看的他的书十分有帮助,毕竟高中语文有句话“知人论世”,一部作品,放到一个人的人生中,会有更多的意义吧。(包括郭沫若丧儿子后写的《李白与杜甫》,我想在了解背景之后,也会有更深的解读)。

  最后是一些偏总结性的文字,对我来说,有种句句不肯舍下的感觉。摘录几段吧。

  “对于一个既懂得世事无常又珍惜生命经历的人来说,任何美好的事物只要存在过,便永远存在了。”

  “理想的婚姻应该是两人在生死与共的意义上只爱对方,同时各人保持与其他异性之间交往的自由,包括性交往的自由。”

  “我的写作必须同时是我的精神生活,两者必须合一,否则其价值就要受到怀疑。好的作者在写作上一定是自私的,他决不肯仅仅付出,他要求每一次付出同时也是收获。”

  “自救是任何一种方式的救世的前提,如果没有自救的觉悟,救世的雄心就只能是虚荣心、功名心和野心。中国知识分子历来热衷于做君王或民众的导师,实际上往往只是做了君王的臣僚和民众的优伶,部分的原因也许在这里。”

  “对我来说,不存在正业副业之分,凡是处于内心需要而做的事情都是我的正业。”

  “也许,人是很难真正改变的,内核的东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场景的变化反而证明了内核的坚固。”

  “我相信,凡创造者必定都是热爱工作、养成了工作习惯的人,这工作是他自己选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发动的,所以他乐此不疲,欲罢不能。那些无此体验的人从外面看他,觉得不可理解,便勉强给了一个解释,叫做勤奋。”此句深表赞同,因为在高中结束时我为某中学做的演讲中,我对勤奋的定义便是如此。

  以上只是我拍的照片里的一些精选句子,我想每句都包含了我想说的东西,不过是借作者之口说出来罢了。每句话本还能展开,但我也写得有些多了,最想写的(文革和心灵自由)也已经都写了,剩下的就让读者自己联想,或者,在我的书评影响下去读读这本书,再有所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