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试论如何讨论 里推迟了“试论如何形成科研品味”,最近小有所感,想着是时候试着写写了。但在此之前,还是有个话题要插队。

  这便是标题中的“试论如何凝聚数学的motive”。motive可以理解成动机,但取这个标题旨在响应某位仁兄提出的科研生活三大标语:幸福生活、凝聚数学的motive、玉碎数学。虽然我对指向的想法有所认同,但为了避免落入海德格尔 指出的“断言、重复、渲染”的“常人”困境,我还是有必要具体给出自己的阐释。前段时间已对“幸福生活”产生了自己的理解 ,即“受周围环境刺激产生新的欲望,并能够及时地实现它”,而对于“玉碎数学”,我并未完全认同但也没有深入的思考,所以这篇文章的核心还是从务实有效的角度尝试发觉“凝聚数学的motive”的手段。方便起见,下面用“动机”代替“motive”。

  在探讨具体方案之前,让我来先试着给出这个口号自己的理解与辨析。“凝聚”而非“产生”、“发掘”,意味着在讨论之前,预先假定(被)讨论者的数学的动机是已然存在的,只是处于一种散落而需要被积聚与凝结的状态。这些散落的碎片,可能来自于某个绝妙证明及其背后精彩的数学故事,可能来自于某次与大数学家的会面及对数学圈的惊鸿一瞥,可能来自于同龄人的鼓动与共同向前的志向。这些经历与感受,让讨论者期待进入数学的世界并一展拳脚,而将想法变为做数学的具体现实活动之间,隔着一段准备期。此处讨论的并不局限于初入数学的博士生,而是指向每一次因假期、事务等原因短暂或长期离开数学后重新着手数学工作的时刻。

  就我个人而言,博士正式开始前凝聚了大量的动机,能让我在博士初期高强度全神贯注的开展科研。两个月后这种全力冲刺的状态便需要额外的凝聚过程来保持,并对要求逐渐提升。如今的假期几日彻底从身体到心灵离开了数学,在重拾起时便需要认真考虑最佳有效的凝聚手段。
  
  由于是“试论”,不妨抛出点充分不必要条件,或者对有人来说甚至是不充分不必要的凝聚条件。于我而言,凝聚背后本质是优先级理论。生活由一个个接连摆到面前的当下构成,科研作为重要而不紧急的活动,容易被不断往后排。而且科研还有施法前摇和后摇,即工作一段过程后才会进入最佳状态,进入状态后倾向于自然结束而非被打断。这使得科研的启动给人带来一定的畏难情绪。

  与此对应的则是两方面的方案,一是扫清优先级更高的活动,二是营造放松的科研环境。优先级更高,指当下想立马做且恰好不太费力可以完成的事,即受周围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新的欲望,此时按照幸福生活的宗旨,所做的并非是压抑而是及时的去实现它。这是因为当下的想要往往是最热切的需求,而科研作为需要创造力的活动,在强行压抑想法放置于后台运行后,不经意的分心会使得精力无法有效集中。不过此处的新欲望不包括无聊这种对欲望的欲望,或者包装成放松的杀时间的活动,典型的如一把把地打游戏和看被推荐的视频这类生造欲望的活动。我一般地操作是特想打游戏就去打,赢了很开心,输了就自叹还是搞数学适合自己。

  长期效益上,压抑想法还会使得搞科研与痛苦挂上勾,这对我而言是与科研精神背道而驰的。科研常有做不出的煎熬与写文章琐碎的烦恼,但其本质是需要探索的好奇心与实现想法的成就感驱动的。并且科研不是生活与人生的全部,那些顺手实现的新产生的欲望,往往也标定了生活的重要时刻。此处辨清真切的欲望和生造的欲望的核心准则便是是否希望当下立马就去做,如果只是瞎想想作为拖延的理由,那不如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作为待办事项,告诉自己未来会处理此事,便可以借以扫清事务着眼于科研。

  随着科研事业的前进,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也相伴而生并逐渐占据更大的位置,借用事业与工作 中的区分,工作指的是为了获得酬劳(不得不)去进行的活动,有一定的即时性和短期性,而事业是为了某个长远的目标(这个目标当然可以是获得一份更高酬劳的工作)而开展的活动,有一定的自发性和长效性。数学的动机指向的是事业,而工作往往也会占据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务列表,而且不会像上述欲望那般实现了就停止而是指向另一类的无穷无尽。一个数学从业者可以工作到地老天荒而不做一丁点数学,而从工作中凝聚出回到事业的动力则更难,因为它可以占据时间与大脑,让人无暇思考与改变。

  我本人没有找到应对这个问题的彻底手段,只能靠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来微调与改善。一是上述提及的设定具体未来时间强制推迟,且往往推迟到截止日期前,使得自带积聚最多的动机,这对过往的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更强的临场应对能力,不过随着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与自信的提升,我对一些事务选择了这种方式。二是对用时短暂的杂事在收到的时刻便立马着手解决,因为往后重新启动对此的思考,或者在优先级中犹豫所消耗的时间可能已经大于完成事件本身。往往这种解决所需的时间是五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大于这个时段的事务我便会采取前一种方案。第三种则是推到一个预估启动并完成当下这段科研周期的时间之后,一般是一下午后,或者三天后,或者某次会议后,并在心中设定为在那个时刻重新判断重要程度并选择前两种方案之一。总体而言一般是三转二,因为于我而言,科研属于可以投入无穷时间与精力的活动,越少的待办事项则越有助于全身心的投入。

  随着人生的前进,事业、工作之外,还会出现许多可投入无穷时间与精力的活动,过往对我而言会是对物理与哲学的探索,其中物理在深入了解后做结,哲学则在博士末尾迎来了第二春(详见这篇 及以前的书后闲想),而后则又处于难以“凝聚哲学的动机”的状态。另一条新诞生的人生或生活的副线是亲密关系的前进 ,我在文末便提出“坠入温柔乡”的可能性。

  数学、哲学、亲密关系,三项已有足够动机且能投入无穷的时间与精力的活动,再加上曾经关注过但未产生与发觉出足够动机的探索世界与改善社会等梦想,将哪一项作为当下生活的主线,是凝聚“数学”的动机中必须需要回答的。或者与此同时,也需要更为辨明数学的“动机”。这篇文章当然无法涵盖这么多内容,这也是我一开始限定讨论范围的原因。另一方面,在这方面的探索会更趋向于个人的经历与特质,也会使得讨论的范围变得更为狭窄。对于我如何(重新)看待这两个问题,或许在初心与理想 与打的补丁初心的重整化 中能找到一些解答。目前哲学在数学面前成为副线,而亲密关系与数学的中路对狙还未见分晓。

  然后让我回到此前提出的第二块,即营造放松的科研环境,它的重要性在初心与理想 提及,但未在具体的手段层面加以阐释。近来在构想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中心时这个问题也被摆上了台面。我在过往的周游中也探索了若干数学中心,目前还是最为推崇博士期间所待的未名湖畔,所以下文的阐述背后隐藏的模板便是它,当然关注的问题来源也往往是它。

  此外,这部分的讨论实际上应该归属于文初三句口号中“幸福生活”,因为三句口号的递进关系则是在幸福生活中凝聚数学的motive后玉碎数学。此处的幸福生活有些手段的含义,因为是达成数学实践的途径,这和我此前提及的幸福要诀略有矛盾,因为那指的是将幸福作为目的后的方案。

  回到科研环境的构建,如某位好友所言,基本要素是吃喝的保障,食堂当然是国内大学实践这一点的重要方式,但在大学之外实现这一点的方式有待思考,山顶的MSRI提前一天预订,听闻的IAS包中饭不包晚饭,都有些不尽如人意,所以我将这一要素细化为三餐在固定时段内随时可获取,有适当选择但不至于踩雷。当然完全满足这种理想化的例子还未出现,以至于有些条件可能被忽视或过分强调。

  第二要素是设备与生活便利。设备对数学从业者来说指的仅仅是有舒服的桌椅,适用的电脑平板或纸张黑板,或者再加上咖啡机与茶壶。生活便利指通勤方便与实现日用品自由,进一步地或许要着眼于安全与医疗。

  第三要素是有散心的环境。优雅静谧的山水园林,灵动多彩的鸟兽花木,能让人在散步中在潜意识继续保持数学思考,重新展开搞数学的状态便更为容易。各数学系和中心常有的茶歇除了有社交的作用,还能让人吃着东西发呆,也能起到休息而不与数学断开链接的效果。

  第四要素是来去自由,这点为配合“及时”实现欲望而提,因为有时周围环境新激起的欲望便是能去某处看看或者换换环境,即使是理想的科研环境有时候也是会待腻的,数学从业者的生活中不止有数学,还有其他的动机。数学的意义也更在于与其他动机共同前进而非互相压抑与干扰,如数学思想与内容便能作为趋于抽象的哲学思考的重要素材与例子。

  顺便一提,我已为构想的科研环境取了个名字:夜西湖中心。不加数学,因为不止为数学。

22:01 2023年8月24日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