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摆四个字:强烈推荐!

  这是一本探讨心理学方法论的书,致力于澄清大众眼中对心理学的误解。而话题不仅仅止步于此,我在这本书中发现了对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叙述,这是让我喜出望外的,因为它为我此前希望探明的一些话题给出了不错的解答。

Read More


  这一次算是重读《浮士德》,起因是我某日我忽然想到的“寒假共读计划”,我的一位同学提及希望一同重读这本书,获得新的理解。而这本书(分两部)一直拖到开学两周才读完,本着增进理解的想法,我从图书馆借了我能搜到的所有研究《浮士德》的书(其实只有四本),快速翻阅了一下,补充了一下背景知识和各方的观点。

Read More


注:本篇涉及多部电影、小说等作品的剧透,请谨慎阅读!

  假期里看了许多模糊虚幻与现实边界的作品,加之以前的观赏经验,在《禁闭岛》看到一半时,便猜出了主角是精分,一切都只是幻想。顿失兴趣,虽然还是把这部电影看完了,但也没再细究电影的细节。当时忽然有种对这类作品审美疲劳的感觉,感觉不是精神分裂就是多重人格,然后就是做梦,有种见怪不怪的感觉,以至于对之前想看的《穆赫兰道》都有点提不起兴趣,怕又是那种意义不明与看不懂,然后结尾来个简单的一切皆虚幻来搪塞。不过《穆赫兰道》虽然在过程中真的就是意料之中的意义不明,但看了一下剧情的大致解析,又觉得这部电影在题材上很有意思。觉得相似的作品看得多了,需要做一个小结来整理一下思路了。

Read More

Part A: By Clothes

  高中时候每个假期都会要求读某本书,虽然推荐的书目不一定有趣,但这个形式感觉非常不错,大家都看同一本书然后愉快地交流(or吐槽?)所以【寒假共读计划】就诞生了(不要吐槽名字 随便取的)
  以下是书目:

1.歌德《浮士德》

Read More


  假期适合啃大部头,因为有大段连在一起的时间,只要保持一定的耐性与毅力,便能在受到较少干扰的情况下读完篇幅令人生畏的大部头。

  这部《全球通史》上下册共120万字,去除中间断档的天数,确实在读的时间也就三四天。我不敢说我看得多么仔细,但我敢说我算是达到了我想要的阅读效果。通史在我眼中本就是梳理性的,《中国人史纲》以百年百年来梳理,而《全球通史》则是按不同地区的关键性事件梳理。不过即使如此,因为对世界史没像中国史那样熟悉,粗粗读下一遍依旧有许多历史事件无法对号入座。而且这本书按不同地区梳理的结果之一就是,同一年代的事情会在不同的章节重复出现,所以时间感也变得模糊,对我个人而言似乎还是《中国人史纲》的效果更好一些。

Read More


  这本书在半年前便翻开了,看了前三章,当时兴致一般,遇见了其他好书就暂且放下了。如今再度拾起,从头开始看。此次依旧兴趣不算太大,有种能扫多少扫多少的感觉,看得也比较快,所以其实无法给出一个整体的评价。但书中一些段落还是让我想到了一些值得一说的东西的。

Read More


写在前面:写完了五千多字的长文,觉得应该再回到文初说点话,方便读者阅读。因为前段时间自己对读书随感的反思,所以写这篇随感时简单地根据拍的书本内容照片对想写的东西做了一个整理,最后大多涉及,算是把心中想说的话都一一说出来了。想法之间联系可能不甚紧密,但都是读书时或者写的时候想到的,觉得有必要记录。这篇仍不能算是一篇精巧的文字,甚至有些臃肿,但已经相对能让自己满意了,算是对这本书的一些纪念吧。

Read More


  好吧其实我有点畏难情绪,怕这篇预告已久的文章写得像之前几篇书评一样不能令自己满意。不过观察了一下以前的书评发现令我自己满意、写得也比较顺畅的大多是边写我边看原文里我觉得不错的段落的,行文的方式也是一段书中话,一段我的随想与评论。而那些凭记忆写出的部分,比较会容易流于碎碎念。不过这本书我没有做多少笔记,所以可能仍旧是那种碎碎念,想到什么说什么状态,望见谅。

Read More


写在前面:这篇大约是一年前写的,偶然翻到,读来依旧心潮澎湃,觉得近来写的几篇书评甚至都不如这篇写得令自己满意,便贴出与大家共享。文中的观点有一部分我仍旧保持,有一部分(如对辩论的“偏见”)我已在这一年的经历中有所改观,在此并未做修改,就当让一年前的我与大家见面吧。

以下是正文:

Read More


  这是一本讲解多种理论下的平行宇宙的科普书,书中提到了九种平行宇宙的构型。

  其中一些是我以前就接触过的,比如最简单的由“宇宙无限而粒子组合方式有限”导出的“百衲被多重宇宙”,由“量子力学中的概率波蕴含各种可能性”导出的“量子多重宇宙”,由“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多重宇宙”。这些平行宇宙类型此前我都稍有了解,在这本书里我得到了较为系统地阐述。

  而如“暴涨多重宇宙”、由弦论引发的“膜的多重宇宙”、“循环多重宇宙”、“景观多重宇宙”,以及“全息多重宇宙”,这些类型有的是我此前在科普书籍中略有涉猎的,有的则是我从未见过的,经由这本书得到大致了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