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焦虑
由于英国学期很短,一转眼又到了最后一周了,然后便会有长达半年的假期。虽然对博士而言假期和学期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我也会把学期结束作为一个时间点来看待。两周后便是半年整,博士生活将会过去六分之一。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近几日的心情日记始终低位运行,它作为个人状态的间接反映,如果始终表现糟糕,那么我需要做些什么去改善的。换个角度而言,心情日记是一种预警系统,而写作或者思考是解除警报的较好方式。
由于英国学期很短,一转眼又到了最后一周了,然后便会有长达半年的假期。虽然对博士而言假期和学期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我也会把学期结束作为一个时间点来看待。两周后便是半年整,博士生活将会过去六分之一。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近几日的心情日记始终低位运行,它作为个人状态的间接反映,如果始终表现糟糕,那么我需要做些什么去改善的。换个角度而言,心情日记是一种预警系统,而写作或者思考是解除警报的较好方式。
最近几周连续工作,休息时段大多为半天,并不彻底。科研带来的成就感短时间覆盖了疲劳,但却像泡沫经济一样,迟早会走向破裂。
这几个月来,沿着我眼中理论物理的技能树一路向前,量子场论√标准模型√宇宙学√弦论√量子计算√超对称√,有着数学的基础,加上只把目标定在听故事、形而上地接受,速度可谓是开飞车。剩下铺在我面前的是超弦的无限大饼,我却忽然觉得,物理好像并不是我曾想象的那样。理论的现实在几周前被我列为一个议题,现在似乎是一个合适的时候去解决了。
九一零二年结束了,年终总结其实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写过了,而近几天我却觉得生活中缺少了某种东西,思来想去没有一个答案,而生活却在自顾自地向前。这件事像一朵乌云飘在天空,不至于下雨却会遮挡阳光。于是还是写一篇文章作为探索吧。
我曾今说过,生活是有惯性的,如果没有外在的重大转折,或者从来不在某一时刻回顾反思,生活是会一直保持现状不断向前的,即使正在步入深渊。
数月间,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东北、华北、中部、东南、西南、西北,一个个省份上的迷雾渐渐散开,一个国家的版图在我心中渐渐拼成。故土的概念,从海岸边的那座东方小城,延伸到了数百万平方公里。
在一个类似的时间开始,继续谈谈自我与他人这个话题吧,或许这一次能够得到一个阶段性的解决。
这一篇是接着上次的大话题而谈的,但时过境迁,看事物的角度也早已大不相同。六月底的时候曾对“与朋友相处”这一点更为系统化的理解,但由于忙碌没有写下,好在留下了一些简要的提纲。目前复述必然不及此前,但也稍作叙述吧。
最近参加了一场和自己没有特别关系的婚礼,有一种从客观角度得到一次观察素材的感觉。加之此前参加的院毕业典礼和未参加的校毕业典礼,觉得似乎可以谈谈“仪式感”这个话题。这算是“认识自己”计划的一部分,所以已不再寻求普遍的理解,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刻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种行为模式。